敦煌本《開蒙要訓》三農具解析

2017-01-27 17:40鄧文寬
敦煌吐鲁番研究 2017年0期
关键词:文獻敦煌

鄧文寬

《開蒙要訓》是我國中古時代的童蒙讀物,與《千字文》當屬一類。但歷代均無著録,原著亦久失傳,唯賴敦煌石室之庋藏,方得重見天日。經學者們搜尋整理,現共發現67號,綴合後得43件,其中首尾完整者5件〔1〕張涌泉、張新朋整理本《開蒙要訓》,見《敦煌經部文獻合集》第八册,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4019頁。。對於該童蒙讀物的文字含義,經學者們的不懈努力,也已多獲正解;但個别文字仍有待進一步詮釋,以便加深認識。我這篇小文將要索解的“杈杷挑撥,杴策聚散”便是一例。

由於寫本俗字流行,加之偏旁“手”、“木”不分,這八個字在寫本中的字形或有差異。但經過張涌泉、張新朋二位先生的考辨,已將這八個字校爲“杈杷挑撥,扻策聚散”〔2〕同上書,4042頁。。其中除“扻”字仍需再校外,其餘均可認同。

至於其意義,二張云:“‘杈杷’是兩種農具名,‘挑撥’則是使用這兩種農具所做的動作。”〔3〕同上書,4084頁。這無疑是正確的認識。但“杈”如何“挑”,“杷”又如何“撥”?對於現代人,尤其是生活在都市里的年輕人,就又如墜五里雲霧中了。由於我少年時代在農村生活,有些農事活動或親自參加過,或親眼看見過,故而對相關農具的各自形狀及其功用有所瞭解,現在即結合文獻試作解析。

先説“杈”。我所見過的“杈”是一種場院用農具。此農具全爲木製,頭部向前並列五齒,也就是説它類似於人的手,只是頭部相對平齊,另有一個三四尺長的木把。其主要功能是在碾場時使用。農家將剛從田裏收回但尚未脱粒的稻禾(北方主要是小麥、穀子、高粱、大豆、黍子等),攤在場院裏晾曬,然後進行碾打。在未有農機具前,主要是使用牲口(牛、馬、驢、騾)拉著碌碡(長圓形石頭滾子)進行碾壓。由一個人站在場中間,一手拉一條拴牲口的繩子,另一手提一條鞭子,指揮牲口在稻禾上進行碾壓。但這樣的活動,只是將上面的一層顆粒壓下來了,下面的卻壓不著。於是,需要衆人用“杈”把已壓過的禾稈“挑”起來,上下翻一下,再接著碾壓。如此幾遍下來,脱粒工作就基本完成了。“杈”偶爾也用於其他場合,但碾場時使用卻是其主要功能。

次説“杷”。“杷”字的含義,《説文》曰:“收麥器,從木,巴聲。”我所見者,也是一種場院用農具,通體木製。它的頭部用一塊長條形木板,再用八到九根製作好的小木條,並排嵌在木板上,與木板成垂直狀。然後再給木板安一個木把,“杷”便做成了。它是曬糧食時用的。糧食碾下並經過揚場(詳下)弄乾淨後,在收儲之前,要選晴天進行晾曬,使之乾燥,方可保存,否則會産生霉變。糧食曬在場院地上,也需不時地翻一翻。這就用上“杷”了。曬上個把小時,便需“撥”一下,即用“杷”挨個推一遍,以便使糧食都能被太陽照射到。這個工作,小孩子都能幹,只要按序推一遍即可。“撥”字的意思雖有多種,但這裏的意思即“開”。《釋名·釋言語》:“撥,使開也。”今有“撥開”一詞,當是同義複詞,亦可洞見其義。“撥”過的糧食攤在場院很好看,痕跡是一排排的,頗有詩意。

以上是“杈”“挑”、“杷”“撥”之含義,下面再解釋“扻策聚散”之意義,並對文字進行校訂。

首先説“扻”字。二張在校記中説:“‘扻’,伯三一〇二號同,乙、丙、丁等九卷作‘杴’,疑當以‘杴’字爲是。《廣韻·嚴韻》虚嚴切:‘杴’鍬屬。”既“疑”之,説明尚未敢定,亦見其態度之謹慎。其實,這個字就當作“杴”,因其是木製農具也。它也是一件場院用農具。頭部雖説也是長方形,但長、寬差别極小。我印象中,頭部寬約一尺二寸左右,長約一尺五寸左右,順著長邊的方向,中間安一個三四尺長的木把。因其爲木製品,故在我的家鄉(山西省稷山縣)稱作“木杴”,以别於鐵製農具“鐵鍁”(即“鍬”)。

至於“策”字,其後起的增旁字就是“㩍”,“策”則是該字的原型。這個“㩍”字,有兩種含義。一爲攙扶(用力較大,不是一般地扶)。《集韻·麥韻》:“㩍,測革切,音策,扶也。”比如扶一個老人或重病人走路,便可以説成是“㩍著他(她)走”。另一種意思是指用木杴幹活的動作。前面説“杈”時已知,經過碾打,顆粒從稻禾上脱落下來了。但即便將稻稈或麥稈挑去,剩下的糧食也還不乾淨,需經過“揚場”,使糧食變得乾淨。這就用得上“木杴”了。由於必須保持場院地面堅硬光滑,避免破壞,所以不能用鐵製農具,而只能用木杴來“㩍”,亦即將碾下的顆粒及渣滓“聚攏”,也就是“攢”在一堆,其動作被叫作“㩍”。接著要進行“揚場”。人們站在已經“聚”在一起的糧食堆旁邊,看準風向,又將糧食一杴一杴地揚起來(也有的使用手摇風車,我們那裏叫“扇車”),這個動作也叫“㩍”,糧食自然便“散”開了,借助風力,將顆粒和皮殼等加以分离。所以,無論是“聚”還是“散”,都是要用“木杴”來“㩍”的。當然,曬糧食時,無論是曬前攤開(散),還是曬後再攢成堆(聚),也都離不開木杴。

上言“㩍”字的這兩種含義,至今在我家鄉仍舊保留並使用著,而且使用範圍還較大。比如,用鐵鍁將泥土或煤炭裝進筐裏或車上,可説成是“㩍土”或“㩍炭”;若地上有一堆狗屎或豬糞,用鐵鍁把它弄走,其動作也叫“㩍”。《漢語大字典》在解釋“㩍”字的意義時,給了兩個義項:一曰:“扶持。《集韻·麥韻》:‘㩍,扶也,或省。’”二曰:“取。《農政全書·農器·圖譜一》:‘剡木爲首,謂之木杴,可㩍穀物。’石聲漢校注:‘㩍,王禎原書有旁注初則反,從手,策音。意爲以杴取物,如㩍土、㩍穀等。’”〔1〕徐中舒主編《漢語大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聯合出版,1993年,823頁。這無疑是對“㩍”字含義的精確概括。

在既往對《開蒙要訓》中涉及上述三種農具的解釋中,就我所見,高天霞《敦煌寫本〈開蒙要訓〉補校三則》最貼近其義。作者説,“‘策’當讀作‘㩍’,應當是用‘杴’類農具抄取”;“杴”與上文之“杈”“杷”等對應,皆屬農具,“㩍”“聚”“散”乃其使用杴的動作〔2〕轉引自楊小平《敦煌文獻詞語考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242—243頁。。不過,這個認識也需稍作修正:可以説“㩍”是使用“杴”的動作,但“聚”和“散”只是“㩍”的目的和結果,而非動作。

上述三種農具,元人王禎在《農書》中均有論及,並畫有圖譜。他在其書卷一四“杷朳門”説:“自田家築場納禾之間,所用非一器,今特列次。雖有巨細之分,然其趨功便事,各有所效,無得而間也。”由“築場納禾之間”,知其用於場院内外。在講到“穀杷”時則云:“或謂透齒杷,用攤曬穀。”此即《開蒙要訓》中用於“撥”穀的“杷”。當然,杷有多種,《農書》所列便有大杷、小杷、耘杷、竹杷,但均與本文所討論的“穀杷”略别,這裏從略,以免辭費。講到“杈”時,王禎説:“箝禾具也。揉木爲之。通長五尺,上作三股,長可二尺。上一股微短,皆形如彎角,以箝取禾秿也。”末句的“禾秿”就是禾捆。他所説的“箝禾”之“杈”,也是木製,但同我前面所説者有别。他説的這種杈有三齒者,也有二齒者。莊稼最初割下來,爲搬運方便,要先捆成單捆(即禾捆),裝車時要用“杈”去“挑”;進場之後,若非立即碾打,也需用杈挑起,加以堆積。這樣的杈,在我家鄉多爲二齒鐵釵,安上木把來使用。我所説的翻場用五齒木杈,《農書》未加述説。由於我國土地廣袤,各地農作物有一定差别,做農具的物資條件也有不同,故而各地所用農具存在差異,亦在情理之中,我們不必過分拘泥於一地之用也。至於説到木杴,王禎雖未將其歸入場院用農具,而是歸在卷十三的“臿門”,但其所述爲我們理解《開蒙要訓》中的木杴及其功用幫助實巨。他説:“杴(虚嚴切),臿屬。但其首方闊,柄無短拐,此與鍬臿異也。鍛鐵爲首,謂之鐵杴,惟宜土功;剡木爲首,謂之木杴,可㩍(初責切)穀物……《木杴詩》云:‘柄頭掌木盡寬平,穀實抄來忌滿盈。苗夏耰鋤方用事,幾回高閣待秋成。’”由最末一句詩,亦知木杴平時被束之高閣,到收穫(秋成)時纔派上用場,作爲場院用農具來使用。自然,其所用木杴“㩍”穀物之動作,更爲我們理解寫本“策”字之準确含义,提供了堅實依據。

根據以上解析,我們可將敦煌本《開蒙要訓》中的這八個字校訂爲“杈杷挑撥,杴策聚散”。

猜你喜欢
文獻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新見王國維手鈔詞籍文獻三種考論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敦煌之行
亮丽的敦煌
敦煌,跨越千年的美
绝世敦煌
憍賞彌國法滅故事在于闐和吐蕃的傳播(文獻篇)
憍賞彌國法滅故事在于闐和吐蕃的傳播(文獻篇)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