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三重一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2017-01-27 17:47任津瑶陈丽霞张俊民马敬研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7年4期
关键词:医学影像师资队伍技能

任津瑶,葛 超,陈丽霞,张俊民,马敬研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疗技术系,天津 300222

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三重一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任津瑶,葛 超,陈丽霞,张俊民,马敬研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疗技术系,天津 300222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发展的人力支撑和智力保障,师资队伍建设也是学校发展、专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针对我国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发展的现状以及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进行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三重一强”的师资队伍建设,以便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

医学影像技术;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影像已成为集数字X线摄影(DR)、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等一系列大型医学影像设备进行诊疗的现代临床医学影像学科[1],医学影像检查也成为临床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检查更加人性化的发展,医学影像设备更新不断加快,图像质量更清晰、辐射剂量更小、技术更全面、诊断更便捷,这对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提出的了新要求。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业配套、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教师梯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2]。教师作为知识与技能直接的传授者,是人才培养重要的载体,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专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随着高职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师资队伍建设必然会从转变观念、提高学历、调整结构等表层转向更为深层的特色建设问题上[3]。针对我国医学影像技术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发展的现状以及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进行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三重一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在于:重点培养具有“前瞻、开拓、管理”能力的双带头人;重点培养一支“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的专任教师队伍;重点培养一支“高素质、强技能、精理论”的兼职教师队伍;强化临床带教教师规范化带教能力,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

1 当前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1.1 人员结构不完善

我国多数高职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师资队伍结构框架不完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建立、校内外双带头人的聘任情况,很多学校没有落实,无法实现追随行业发展提高专业建设。由于课程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学科型的教研室设置已不能满足课程改革和建设的需求。专兼职教师的比例、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等一系列人员结构和设置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1.2 专任教师培养机制不健全

一些学校注重专业教师的授课量,而不注重专业教师的长期发展,没有形成专任教师的培养机制。存在着专任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储备量不足,国际化教学水平欠缺、信息化教学能力不强,专业科研能力薄弱等问题。

1.3 兼职教师管理制度不健全

多数院校在教师管理上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兼职教师的管理,这也是很多院校想要突破的瓶颈。对于兼职教师而言,学校能给予的经济效益有限,也不存在学校与兼职教师工作医院上层的合作管理,因此形成了兼职教师流动性大、稳定性差、教学质量难以保障的难题。

1.4 临床带教教师教学不规范

多数学校学生在医院临床岗位顶岗实习的时间是一年,这一年的时间对学生非常关键,如何把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规范的临床岗位技能,是顶岗实习阶段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由于实习医院较多,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严格的带教规范,因此不同医院实习的学生操作习惯不一、规范流程不一、技能水平不一,没有统一的培养标准。

2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改革

2.1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师资队伍组织的构建

可建立由校内专任教师和医学影像技术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并由校内外专业带头人担任主任委员。具体职责包括:每年开展一次专业调研,了解专业人才需求现状,依据调研结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每年专业发展规划,涵盖课程建设与改革计划、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校外实训基地的遴选与管理等建设内容。根据课程特色设置教研室与课程组,校内专业带头人承担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研室的整体管理,根据专业课程改革特色设置7个课程组,包括《X线检查技术》《CT检查技术》《MRI检查技术》《超声检查技术》《影像核医学检查技术》5个项目核心课程组,既是专业课程管理的重点,又是学生应掌握的核心技能,同时还有专业基础及专业综合2个课程组。实施“课程负责人”制,建立管理制度,由课程负责人负责专业课程教材的编写、教学设计、课程的资源建设及教学研讨等相关职责,并负责课程组教师的培养。

2.2 “三重一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2.2.1 重点培养具有“前瞻、开拓、管理”能力的双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决定了专业的发展方向,“双带头人”制的实施可以有效融合校内外的资源与优势进行专业发展。应聘请行业知名医学影像技术专家担任校外专业带头人,负责指导专业的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宏观工作。校内专业带头人承担专业负责人的职责,负责专业的建设、发展与管理。通过加强对外交流,包括国际交流和国内交流,掌握医学影像技术教育发展现状,强化现代高职教育理念,进一步明确专业建设发展方向,引领专业发展,负责师资队伍的整体建设。

2.2.2 重点培养一支“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的专任教师队伍 形成“专业基础—发展前沿—科研服务”的专业能力。专业教师与基础课教师截然不同,专业教师更应突出教学的专业性,因此要把专任教师临床实践形成制度,每年不少于3个月到教学医院进修学习,并纳入职称晋升必备条件。每年开展1次专业教师临床规范化技能比武,考核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专业教师要开展专业领域课题研究,并纳入职称评定要求。每位专业教师每年开展1次专业新技术讲座,促进专业教师新技术掌握能力。专任教师要熟练掌握临床操作规范,了解行业发展前沿,开展专业技术横向课题,使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基础—发展前沿—科研服务”融会贯通,形成教学智慧的有力支撑。

形成“英语授课—国际标准—互通交流”的国际化教学能力。我国职业教育正逐步迈向国际化进程,国际化是高职教育步入“新常态”后立长远、打基础的内生需求[4],一些院校已开展国际合作,教师的国际化教学水平能够体现专业的整体水平。教师英语能力是专业国际化发展重点,尤其是专业英语能力。学校建立国际化合作模式,为专业教师创造境外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学习国际化影像技术操作标准,学习国外课程教学新模式。专业教师每月开展一次专业英语讲座交流,每位教师每学期开展2次双语教学,提高教师专业口语水平,形成“英语授课—国际标准—互通交流”国际化的教学能力。

形成“新颖化—多元化—灵活化”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随着人类社会迈向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已经改变我们原有的生活,也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应紧随社会发展,必须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要紧贴专业特色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包括制作教学视频、微课、动画等教学资源,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要求教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行动学习教学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方式,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使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灵活、新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2.3 重点培养一支“高素质、强技能、精理论”的兼职教师队伍 聘请行业能工巧匠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在管理,通过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形成“互惠、互利、互赢”的兼职教师管理机制和选拔任用机制,使兼职教师队伍有储备、有流动。与教学医院合作将兼职教师授课量及教学质量作为兼职教师评聘指标,为兼职教师搭建专业教学发展平台,邀请其全程参与课程建设,共同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加强职业教育理论与教学能力的培训,建立联合教研制度,兼职教师定期与校内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任务,参与课程实训内容的制定,并对学生的教学实习、毕业实习进行相应的指导。

2.2.4 强化临床带教教师规范化带教能力 由于实习带教各医院之间存在差距,加上各医院布局分散,对临床带教教师管理形成一定难度。我们每年开展2次临床带教教师规范化教学培训,要求所有实习医院至少有2位带教教师参加培训,培训结束时对教师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每年开展一次由每家实习医院推荐一位实习学生参赛的技能比武,以考察实习医院的带教效果。应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由专业带头人、专业教师、辅导员、医院实习带教管理人员组成的微信管理平台,进行交流和实习反馈。定期到医院检查实习情况,了解临床带教教师的实际带教情况,形成“理论性强、技能精湛”的临床带教师资队伍,为实习学生掌握规范的岗位操作技能提供有利保障。

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师资队伍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必须进行不断的建设和提高。师资队伍建设除了要突出职教性、彰显高教性、凸显行业性,还要满足专业性、开放性、终身性、国际性等时代诉求[5-6],这样才能进一步培养出素质优良、综合能力强、具有国际标准的医学影像技术人才。

[1]陈文.医学影像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6(3):254-257

[2]费云生.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J].职教论坛,2012(35):97-99

[3]丁金昌.高职院校“三能”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2(7):90-92

[4]唐祥金.“新常态”下高职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132-137

[5]林宇.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5(1):79-82

[6]周建松.提高质量: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着力点[J].教育研究,2012(1):138-140,157

Reform and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teachers'team of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w ith"three focuses p lus one strength"at vocational colleges

Ren Jinyao,Ge Chao,Chen Lixia,Zhang Junmin,Ma Jingyan
Depart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Tianjin Medical College,Tianjin 300222,China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team is the human resources supportand intellectual guarantee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and also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for a college's development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teachers at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imaging personnel training,we have developed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teachers'team with"three focuses plus one strength"at vocational colleges so as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and talented personnel training.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teachers'team;construction

G642.0

:A

:1004-5287(2017)04-0396-03

:10.13566/j.cnki.cmet.cn61-1317/g4.201704010

2017-02-24

任津瑶(1983-),女,黑龙江海林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医学影像。

猜你喜欢
医学影像师资队伍技能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2022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在临床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