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解职校校长们的尴尬(一)
——走向基础的中职教育功能调整

2017-01-28 09:20臧志军
职教通讯 2017年19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办学校长

臧志军

卷首微言

消解职校校长们的尴尬(一)
——走向基础的中职教育功能调整

臧志军

在江苏,有一些中职学校在招生市场上颇受欢迎,学校的就业率数据也很好看,校长、教师们为了学校的发展也十分努力,但其成绩却难以得到领导的认可,这些学校的校长们往往难以获得机会甚至不敢公开宣扬自己的办学成果。这类学校一般有两个特点,一是不遗余力地开展对口升学考试的备考工作,甚至不惜全盘引进普通高中备考全国统一高考的经验;二是这类学校一般处于苏中、苏北,或苏南地区相对边缘化的县(市)或镇。前一个特点让人感觉其办学失去了职业教育应有的特点,落入了应试教育的陷阱,后一个特点让人感觉其办学经验来自相对落后地区,并不代表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这两方面的因素使这些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尴尬地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实践上迫不得已但在理论上错误百出的事情,他们实际上陷入了犬儒主义者的困境——自己做的从来不说,自己说的从来不信。

对口单招考试以及职业学校的应对之策所带来的尴尬并不只限于校长们和老师们。在江苏,许多冠以“职业技术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之名的中职学校就业班的学生只占在校生总数的20%-30%,其余的学生要么在准备参加对口单招考试而不考虑三年中职学习结束后直接就业,要么参加五年制高职的学习,要么属于中高衔接的3+3项目或中本衔接的3+4项目,甚至还有一些班级直接面向普通高考而与一般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毫无关系。这些现象其实是对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的巨大挑战:在职业学校中发生的学术化倾向的应试教育是否还属于职业教育范畴?不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形式是否还属于职业教育范畴?除了就业导向职业教育是否应该有其他导向?如果现实就是如此,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到底在何处?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似乎仍处于酝酿状态,尚未形成有强大说服力或导向性的讨论。

其实,已经有专家或领导在试图用一个新的关于中职教育的定义来解释以上现象,许多人根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需要和中职学生较大比例升学而不是就业的现实,把中等职业教育定位成“基础职业教育”。他们相信,在高中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逐步普及、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不断增长的今天,中等职业教育应该弱化“就业导向”,而在“培养合格的基层劳动者的同时,向高等职业院校输出合格的生源”,也就是说,从促进就业的单一功能逐步演化为具有促进就业和促进升学的双功能。但许多讨论往往集中于如此定位的必要性,对这一定位将会如何具体影响职业教育发展则很少提及,因而许多回答显得有些漫不经心或浅尝辄止。

在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的背景下,相信不会有人反对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至于有人呼吁取消中等职业教育或强化中等职业教育,其实都没有现实急迫性,从来没有任何一地的政府试图取消中等职业教育或重新恢复中职的辉煌,中职教育的功能调整是唯一的选择),但如何调整、以何等名义调整、调整后职业教育如何发展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很多人都知道美国人不再使用职业教育这一概念,而换了一个新的名词——生涯技术教育(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很多人也对这一名词的出现不以为然:换汤不换药,本质还是职业教育嘛!其实美国人所做的正遵循了中国人的古训——名不正则言不顺,他们正是认识到所开展的生涯技术教育已不再以就业为目的,而传统的职业(vocation)强调工作是人的天职,职业教育就是工作准备教育。澳大利亚则保留了职业教育与培训(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的概念,不过它的外延主要覆盖中学后层次的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直译为“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和大量的以社会培训机构为代表的RTOs(Registered Training Organizations,直译为“注册培训机构”),中学层次的职业教育在这个体系中已显得不再重要。以上两个国家情况并非表明中等职业教育会走向消亡,而是说明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在发生变化,因而产生了更新概念或重新定义旧概念的需要。

中国人所创新出来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和把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归口管理的行政实践都是相同逻辑的产物,至少在理论上中国人已经放弃了职业教育是中学阶段教育的旧传统,而使职业教育这一概念更具现代意涵。但职业教育内涵的演变与职业教育办学哲学的演变并不同步,比如目前主导职业教育办学的主流理念仍然是“就业导向”——这显然是本文开头所说的校长们的“尴尬”产生的根本原因。

所以,要想让校长们不再尴尬,在理念层面可以像美国人一样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重新定义中等职业教育,也可以像澳大利亚人一样提出一个新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从而使职业教育具有新的内涵。很明显后者在中国情境中的难度要远小于前者,而“基础职业教育”这一概念已经具有相当的理论基础和解释能力,职业教育的实践者和研究者应该多多宣传、研究这一概念,以化解职业教育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巨大落差。

(作者系江苏理工学院职教研究院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办学校长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