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落实音乐核心素养

2017-01-28 11:16谢国刚
黄河之声 2017年2期
关键词:旋律核心素养

谢国刚

(广东省江门市江华小学,广东 江门 529000)

以人为本,落实音乐核心素养

谢国刚

(广东省江门市江华小学,广东 江门 529000)

自从“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础地位以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积极探索凸显音乐学科特点,充分发挥艺术在素质教育中重要作用的高效课堂。以达到陶冶学生高尚情操,锤炼意志品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核心素养;音乐学科

2014年随着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础地位。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不单纯是音乐知识与实践能力,还要有对于音乐较高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优美的音乐可以净化心灵、美化情操,促使人健康向上,使我们生活充实、愉快,轻松。基于核心素养的音乐教学,旨在通过音乐教育培养鉴赏力、审美力、想象力、创造力,在遵循音乐教育的规律下,陶冶学生高尚情操,锤炼意志品质,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培养出具有时代性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一、歌声——打开心灵之窗的“魔法棒”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用优美的歌声来表达心情,抒发心中的情感,是从古至今人民表达情感的重要方法之一。歌唱能力是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我们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唱歌教学中,可以增长学生音乐知识,掌握基本唱歌技巧,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发现音乐之美,建立对音乐世界的憧憬和喜爱之情。作为占了教材“半壁江山”的唱歌教学,是学生直接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表达情感的理想途径。

例如,在教学生学唱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时,教师戴上一顶新疆帽,手拿一个冬不拉,加上滑音、上倚音等充满新疆韵味的范唱,孩子们深深被老师的范唱吸引住了。在接下来的学唱过程中,孩子们兴趣高涨,特别是在演唱倚音的这些地方特别认真,像模像样的用优美、风趣、诙谐的歌声去表现少年阿凡提的形象。在整个歌唱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现,培养学生学会读谱、主动表现艺术以及赏析音乐,逐渐从单一的演唱歌曲旋律变成有音乐素养的学习。

二、聆听——敲开音乐之门的“金钥匙”

通过聆听,学会欣赏美、感知美、创作美,是音乐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课堂“聆听”教学,不同于专业音乐院校欣赏教学,教师需要更多的关注学生在音乐情绪与情感,旋律进行方式等音乐元素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发展体验音乐的能力,感悟音乐情感的能力,是音乐体验中必不可少的教学重点。通过培养学生音乐听力,从而使人富有感情、有洞察力、有创造力、并给人以满足。良好的“聆听”,犹如有了一把敲开音乐之门的“金钥匙”,可以畅游在音乐世界。

在教学《在钟表店里》这课时,由于这是一首管弦乐曲,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想要完整掌握乐器内涵还是非常有难度的。于是,老师通过图谱发,情境故事创设发,让孩子们通过聆听乐曲中各乐器音色变化,说出故事情节、找出主人翁的人物形象。通过有规律的乐器演奏,分段聆听,让学生熟悉旋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再通过让学生反复聆听主题旋律、对比、和模唱,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学生在感知中去探索音乐,在培养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要“用心”倾听音乐,有目标,有任务的去“聆听”,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三、识谱——通向音乐殿堂的“基石”

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识谱能力的高低,是小学音乐核心素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识谱,是学生获得音乐表现手段和掌握音乐语言的基本知识及能力,对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和表现音乐起到重要作用,也是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提升的必由之路。然而,新课程改革实施十几年来,识谱教学被很多一线老师解读为“淡化”和“不重要”的误区。认为淡化知识技能教学就是“轻视识谱独崇人文情感”、“摈弃技能训练”。新课标提出的淡化双基,并不是要抛弃双基。音乐教学并非不需要识谱、唱谱,而是要将识谱唱谱教学“活化”、“细化”地渗透于目标理念中,深入浅出的融汇于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曲谱的感受、体验和滋养,实现音乐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低年级《你的名字叫什么》、《其多列》、《小星星》等歌曲识谱教学中,由于歌曲都是朗朗上口,短小易记的作品,首先让孩子们熟记duo、rui、mi、fa、sol这五个唱名,然后对歌曲的乐谱采用“背唱”的形式,等学生较熟悉的歌曲,就进行歌谱的接龙演出游戏。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听音填补音符”和“找朋友”等多种教学手法,不断强化学生对乐谱的认知能力。而到了中年级,就可进行识谱的视觉反应练习,逐步增加视唱教学。在视唱内容选择上,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可先从节奏简单,音程较小的旋律入手,让学生跟琴视唱,如只唱《让我们一起来唱》的前两句,而最后两句较难的旋律则可采用听唱法。到了高年级,随着视唱能力的逐渐增强,就可以加入较为完成的视唱教学,在日积月累中,孩子们的音乐素养慢慢提升了。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是致力于为学生践行核心素养和学习音乐的奠定基础。从优化教学过程入手,注重学生情感态度、音乐技能、歌唱习惯等方面的培养,有效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构建快乐的音乐课堂。作为一线音乐教师,为学生搭建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通过举办“小歌手”、“小小舞蹈家”、“我是器乐之王”等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让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走出课堂,多渠道、全方位的渗透。学生在展示自身才华的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习动力,通过不断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音乐素养,从而为今后可持续学习音乐,奠定坚实了基础。■

猜你喜欢
旋律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