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有效实施

2017-01-28 11:16朱峻逸
黄河之声 2017年2期
关键词:儿童音乐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

朱峻逸

(丽水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多元智能理论”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有效实施

朱峻逸

(丽水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学前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学前教育不仅能为孩子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音乐作为学前教育的重点内容,对于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学前教育;音乐;有效措施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学前教育将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影响,所以,应该对学前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音乐教学一直是学前教育的重点,但是,当前的学前音乐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对于学前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如果能在学前教育中很好的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

一、学前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理念错误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各个阶段的教学都以应试教育为主,这种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也波及到了学前教育。应试观念不强调孩子个性的发挥和天性的释放,单纯的以应试成绩作为优秀与否的衡量标准,在学前教育阶段就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殊不知这种教育方式根本不适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如果得不到及时改进,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孩子的成长,影响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家长的攀比心理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为了让孩子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加之家长之间的攀比心理,几乎所有家长都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过早的对幼儿阶段的孩子进行小学教育,并且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应试成绩,并以此作为人前炫耀的资本,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心理,几乎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认为越早教育对孩子的发展就会越有利,所以过早地让孩子承受学习的压力,完全忽视了孩子的成长特点。

(三)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学科性质的原因,学前音乐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升学考试压力也在不断的加大,由于音乐学科并非传统的考试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很多家长和学生对音乐学科都缺乏足够的重视,音乐学科在教学时间等方面都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很多音乐教师也由于受到外界观念的影响,对音乐教学也缺乏足够的重视,缺乏创新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了学前音乐教学质量较低,教学质量的提升更是无从谈起。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学前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音乐潜能

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好转和家长教育理念的转变,现在学生家长越来越重视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因此,很多学生在课堂之外就掌握了很多文体特长。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并激发学生的个人特长。音乐学科不单单是歌唱教学的学科,而是一个具有很强复合性的人文学科。在开展学前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创新教学方式,将歌曲、舞蹈、曲艺、乐器演奏等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有机融合,丰富教学内容和模式的同时,也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己的平台。通过歌伴舞、音乐话剧等教学形式,丰富音乐鉴赏课的内容,让学生更深层次的融入课堂,并利用课堂强化自己的艺术特长,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能够实现取长补短的目的,共同实现艺术素养和艺术能力的提升。因此,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同时也能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审美能力。

(二)丰富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对审美的认知

在学前音乐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不是教会学生歌曲演唱,而是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音乐认知体系,提升音乐认知能力,培养审美能力,进而培养正确、积极、健康、高雅的艺术欣赏体系。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要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真正打开音乐欣赏的艺术之窗。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活化教学资源,提升课堂参与度和代入感。要想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采取多样化的审美教育模式,无疑是最佳选择,要想实现音乐教学和审美教育的融合,就要从音乐审美的角度出发,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载体形式,让学生体会音乐的魅力和内涵,进而实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目标。

(三)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传统的学前音乐课堂上,存在着课堂内容枯燥、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过程当中,要通过创设音乐教学情境,提升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提升音乐教学实效。随着多媒体设备的发展,现代教学设备被广泛应用在音乐课堂之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制多媒体课件,或者上网下载相关视频,为学生播放动画视频,在动画音乐的氛围之下,开展课堂教学,这样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通过多样化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的运用,也可以强化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提升对于音乐知识感知能力,进而实现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从而达到使学前音乐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前音乐教学实践中,多元智能理论的有效应用,对于提升学前音乐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老师应该不断的探索和应用多元智能理论,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有效提升学前音乐教育的整体质量。■

[1] 陈萍.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运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58:174.

[2] 马方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多元智能理论整合教学实践模式探索[J].艺术科技,2014,05:36-36.

[3] 郝建宇.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整合研究[J],新校园, 2015,08:62.

[4] 肖园园,巫苏宁.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当代儿童音乐教育研究[J].北方音乐,2014,14:73-73,83.

[5] 杨晶.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运用[J].新课程, 2013,02:114.

猜你喜欢
儿童音乐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
新媒体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影响
中学英语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让音乐学习“生命在场”——大众文化语境下儿童音乐审美体验再探
美国学前儿童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培育及启示——以弗吉尼亚州为例
体育教学中多元智能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