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滇晋《绣荷包》

2017-01-28 11:16王雪雪
黄河之声 2017年2期
关键词:荷包民歌歌唱

王雪雪

(运城学院音乐系,山西 运城 044000)

简析滇晋《绣荷包》

王雪雪

(运城学院音乐系,山西 运城 044000)

说到民歌《绣荷包》,那在我国的各个省份都有自己独特的、不同韵味的《绣荷包》。如由朱逢博演唱成经典的山西民歌《绣荷包》和云南民歌《绣荷包》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人文风情有着较大的差异,还有作者的生活遭遇、感受和情趣不同,演唱者的艺术处理也有高低之分。因而,产生了很多不同的歌词内容、不同的旋律、不同的速度、不同调式调性、不同节奏和不同表情的《绣荷包》,也有不少数量的《绣荷包》是由母体繁衍成很多大同小异的子曲,形成各种变体。

本文笔者将选取云南和山西两省的《绣荷包》,将两首歌曲的音乐要素、区域文化、演唱风格的对比分析,归纳其差异性、多样性,为民歌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一、山西云南《绣荷包》音乐要素之分析

1.节拍、速度分析

在节拍方面,南北两地《绣荷包》较为类似。山西《绣荷包》是四二拍子,速度较慢;而云南《绣荷包》是四四拍子,曲调较为婉转轻快。两首歌曲节奏高度相似,多用平八、前十六、后十六、切分节奏等较为简单的节奏。山西《绣荷包》采用的短音在强拍的先短后长的节奏型,具有典型的切分特点,这样会形成不平衡、不稳定的动感,以此来表达女性在对外打工的情人的思念,以及内心较早的情绪,生动的描述了北方女子外在温和、含蓄、内心情感丰富、热烈的心情。云南的《绣荷包》虽然也是频繁的使用切分节奏,但与前者有一点差别,云南《绣荷包》多数使用的是后十六节奏型,还在一部分强拍音中加入了前倚音,使切分节奏的不平衡、不稳定的动感情绪更加强烈。如果说山西《绣荷包》是在家妻子急切思念丈夫的焦躁心情,那么云南的《绣荷包》就生动形象的刻画了待嫁闺中的少数民族姑娘追求自己心目中的情哥哥的不好意思开口又想让男方知道自己心思的纠结心理。

2.调式与旋律分析

山西《绣荷包》采用带偏音的六声徵调式,偏音清角在作品中多次出现有些处在强拍强位,调式地位强,主要音组是5 1 2、2 5 1,其音节是123456,体现北绣六声音阶丰富多彩。音乐起源于徵5,半终止于宫音1,全终止于徵音5,为D徵调式。徵调式的色彩比较中性,既没有宫调式的明亮,又没有羽调式的黯淡,而是体现优美的中性色彩,同样与山西女子内在含蓄,情感丰富的特性相吻合。这首作品中没有装饰音,旋律现代自然平和也符合了山西女子含蓄的内在形象。

云南《绣荷包》为五声羽调式,音阶为12356,以级进为特点,有完整的调式骨架音曲式结构上句含有两句分句,下句一气呵成的呼应形式的两句体。这首作品由四句唱词组成,形成了“a b b a b b的曲式结构。羽调式一般色彩较为黯淡较适于悲伤、忧郁的情感。而这首《绣荷包》在节拍节奏速度的调整下打破羽调式的常规,表现得极为开朗和活跃。这首作品的旋律多在音域不宽的四度之内环绕,偶尔的四度音程跳进都出现在弱拍,似微波之中的浪花突起后,又回到了平稳的级进。它是两句型乐段,其音调有浓厚的抒情性和鲜明的歌唱性,但它又属于花灯调,经常在各种民俗节气里歌唱,又唱又表演,切分的多次应用富于变化的节奏,使音乐具有动感,演唱场合和艺术功能的变化,使它的音调融入某些明朗、活泼的成分,与山西的《绣荷包》形成了对比。

3.歌词的分析

这两首《绣荷包》的歌词,都是描写故事情节,女性们在绣荷包的同时歌唱对美满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爱情的渴望,这就与绣荷包的民歌题材相吻合。

山西《绣荷包》歌词中运用叠词的表现手法,“捎书带信”叠加成“捎书书带信信”,“你依我靠”叠加成“你依依我靠靠”之类的。即为语言上增加了韵律之美,还有增加强调情感的作用。这首作品字多腔少,字腔呼应紧凑。按照歌词格式划分,整首作品分为四句,每句为五言句式,一个字对应一、两个音,字与腔的节奏处理简单、稳定、协调,以此表现出质朴的感情意境。

云南的《绣荷包》以描绘少女情感为主,“小是小情歌,等是等等着,不等情妹嘛还等哪一个?”歌词中少女对情哥哥产生爱慕之意,但又比较娇羞,所以就通过绣荷包和问句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这首作品歌唱时要带着云南当地的方言、腔调,歌唱出云南妹子害羞又想让对方明白自己心思的复杂心情。

二、演唱风格之分析

通过上述两首《绣荷包》的分析与概述,显而易见,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民族特色与风格、所形成不同的艺术特点与艺术氛围,但是它所升华的艺术情趣和艺术标准不止局限在同一地区、同一民族,而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形成民族艺术的大家庭。笔者就这两首《绣荷包》提点演唱方面的建议:

1.以情带声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战国时期公孙尼子的《乐记》中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以情带声的重要性,情感表达还是引起听众情感共鸣的基础。要想唱好《绣荷包》首先要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情,这两首歌曲都是歌颂美好爱情、描绘思慕情郎的少女形象。因此在演唱上,甜美、欢喜的情感是基础。而这两首又有各自不同的情感偏向。山西的《绣荷包》质朴含蓄,云南的《绣荷包》委婉清秀,在歌曲感情处理上,会有所不同。

2.声情并茂

声情并茂是声与情的完美统一,是歌唱的最高典范,是歌唱达到的最高境界。在充分把握歌曲情感的基础上,声音的传达成了重中之重,笔者认为这两首《绣荷包》都是描述爱慕情郎的女性形象,在音色上偏于圆润、甜美。在咬字上,特色的地方性歌词对歌曲的表达增添了新的风味。因此,演唱者在演唱前应该反复朗诵方言歌词,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是我们现代民歌演唱者的根基,是我们不可脱离的财富及源泉,一方面我们用现代学院派科学唱法更好的诠释民族音乐,另一方面我们不能丢掉民族音乐独特的音色及语言,我们要探寻各地民歌的异同借鉴其精华维护音乐的多元化,让我们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指导教师:冯晓玲)

猜你喜欢
荷包民歌歌唱
剪下个荷包样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戴荷包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歌唱十月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