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情感体验式公共音乐教学模式探究*

2017-01-29 17:10
黄河之声 2017年6期
关键词:音乐课体验式教学内容

于 玲

(烟台职业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高职院校情感体验式公共音乐教学模式探究*

于 玲

(烟台职业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公共音乐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院校,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将公共音乐教育摆上重要位置。本人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尝试情感体验式公共音乐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增加学生情感体验,开发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运用先进多媒体设施和网络资源,探索公共音乐教育新模式,提高公共音乐教育实效性。

高职院校;情感体验;公共音乐;教学模式

公共音乐教育是指针对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教育,主要目的是丰富大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能力及创造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能养成终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提高生活质量的良好习惯。随着改革的深入,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正在由前些年的“生存式技能教育”向“发展式素质教育”转变,这种转变需要在教育中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但我国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公共音乐课程游离于职业素质教育体系之外,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上没有明确的定位,公共音乐教育流于形式、教育实效性差。本文对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育模式进行有效探索。

一、高职院校学生音乐学习背景及心理分析

由于音乐不是高考科目,所以从小学到中学音乐课都作为副课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在初高中,音乐课基本属于从属课程,课时经常会被主要科目所占用。即使上课,音乐教师也只是选取一些简单的欣赏、评论等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对学生发展音乐技能所起的作用微乎甚微。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缺乏音乐的基本知识,这些学生多数因为偏科或学习成绩较差而形成相对自卑的心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于传统的以音乐欣赏为主的公共音乐课不感兴趣,大部分学生喜欢音乐但只喜欢流行音乐。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对待音乐学习的态度和兴趣大体有三个倾向。一部分学生因爱好和兴趣而有着良好的音乐学习动机,非常渴望学习音乐相关知识;一部分学生仅仅对流行音乐有非常大的兴趣,对于学习其他音乐知识表现出迷茫和不十分感兴趣;还有一部分学生多年来形成对学习的恐惧及自卑心理,学习态度散漫,有厌学情绪,对于任何学习包括音乐学习没有兴趣。

二、目前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公共音乐课不够重视。许多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时,片面注重学科的专业性和实用性,而忽视了音乐教育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在进行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时,缩减音乐教育课程的课时,甚至干脆不开设音乐课程。部分高职院校虽设有艺术系或艺术学院,但音乐教育只局限为少数有特长的人。

2.公共音乐课教学内容单一。部分院校虽开设相关音乐课程,但缺乏完整统一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多数公共音乐课实为音乐欣赏课,学生因音乐基础差,导致听课效果不佳。

3.师资队伍配备不合理。许多高职院校缺乏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公共音乐教育师资队伍,或将音乐专业的老师安排到其他岗位,师资得不到充分发挥。

4.公共音乐课的实践性与体验性较低。一些高职院校的公共音乐课依然停留在普通授课程度上,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授课方式,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学生难以进行亲身的实践与体验,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学效果不好。

三、高职院校情感体验式公共音乐教学模式探究

1.将公共音乐课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把音乐欣赏课改名为音乐素养课,直接列入教学计划,设置为每周2课时,在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设。

2.以学生情感体验为出发点,改革公共音乐课教学内容。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动手能力强的特点,重新编写教材,着重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在教学内容上,创新公共音乐课程教学内容,在音乐欣赏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增加了技能训练等实践性内容。如歌唱能力训练、合唱训练、通俗歌曲演唱、电子音乐制作、视频短片制作、(外语)短剧表演、乐器学习、实用舞蹈、手语歌曲、如何选择背景音乐……针对90后最爱,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B-BOX的学习和训练。

3.围绕学生情感体验,创新教学手段。改革传统音乐欣赏你讲我听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分组讨论、查阅背景资料、角色模拟等多种手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兴趣,引起共鸣。利用多媒体、网络、应用软件等高科技手段,运用微信平台、各类手机APP软件(如全民K歌软件),整合各类资源,调动学生身体多个器官参与音乐活动中,全方位进行音乐教育。

4.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备师资。采取主讲和助讲相结合的形式,主讲是音乐专业的老师,助讲由在某个方面有突出特长的老师、学生或社会人员担任,在某些技能课上请这些有特长的助讲人员来到课堂进行讲授,既解决了因“全能型音乐老师稀缺”的现实情况,又能让更多有特长的人员参与到公共音乐教育中来,增加了音乐教育形式的丰富性。

四、情感体验式公共音乐教学模式探究初步效果

本人以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为依据,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和社团活动为辅,分别在烟台职业学院商务英语、报关与国际货运、国际商务等专业中开展公共音乐教育实验研究,尝试情感体验式公共音乐教学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1.打破以往“老师讲的不亦乐乎、学生听的昏昏欲睡”的尴尬局面。教学内容上,除了传统的音乐欣赏内容,增加技能训练内容:如每节课5分钟的表演秀,歌唱发声训练、合唱训练、通俗歌曲演唱方法训练、电子音乐制作、视频短片制作、英语短剧表演、乐器学习、实用舞蹈、手语歌曲、如何选择背景音乐等,甚至请有特长的同学教大家学习最感兴趣的B-BOX,这些技能训练让学生动起来,上课不再是老师讲学生被动地听,学生亲自参与进来,因而这样的上课方式深受学生喜欢。

2.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体验到各种情感,比如有的同学第一次当众演唱体验到紧张的感觉;在多次登台积累经验后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表演过程中体验到主人公或兴奋或悲伤的情感;在合唱训练中体验到合作的愉快、和声的美感;在电子音乐制作课上体验到小小的成就感…………种种情感的体验,让学生把抽象的音乐感知与具体的情感体验相结合,使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增加,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3.为学生建立良好品格打下坚实基础。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身上的潜能,对于培养学生自信、坚强的品格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个学生对我讲,他从小学习不好,多年来让家长老师对他指责有加,造成他谈学色变,对学习充满恐惧,不自信,认为自己什么也不是,感觉生活无聊无趣,刚来的时候甚至连当众讲话都紧张得语不成句,而音乐课上实践内容恰恰让他有了锻炼自己的机会,在演唱能力、表演技能等方面得到大大提高,继而有勇气参加院系各类活动,如歌唱比赛、啦啦操比赛,成绩都还不错。一次次的锻炼,一次次地掌声,使得他自信心大大增强,成为学院小有名气的明星。和刚入校相比,老师同学都说他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变得阳光自信,如今他已经到社会上实习,带着这份自信开朗开拓自己美好的未来。

五、结语

音乐素质教育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公共音乐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院校,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将公共音乐教育摆上重要位置。本人也将研究成果与音乐教育实践对接和互动,不断检验和提升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开发运用先进多媒体设施和网络资源,探索公共音乐教育新模式,提高公共音乐教育实效性。■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情感体验式”公共音乐教学模式探究》研究成果(1506167)

于玲,烟台职业学院讲师,在读艺术硕士。

猜你喜欢
音乐课体验式教学内容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生体验式写作教学策略探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