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舞蹈大众化的发展趋势*

2017-01-30 03:48郝丽娜张雅飞苏立宁
山西青年 2017年21期
关键词:交谊舞舞蹈体育

张 曼 郝丽娜 张雅飞 苏立宁 路 佳

河北医科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浅析体育舞蹈大众化的发展趋势*

张 曼 郝丽娜 张雅飞 苏立宁 路 佳

河北医科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在我国如今的新的社会形态和时代背景下,全民健身广泛开展,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而体育舞蹈这项集音乐、舞蹈、体育于一身的新兴运动项目,由最初的社交舞蹈过渡到竞技舞蹈,竞技舞蹈积极开展的同时其社交舞蹈依旧以崭新、多样的面貌广泛活跃于人们的生活中,呈现大众化的发展态势。

体育舞蹈;大众化;发展趋势

国际标准交际舞又称“国际标准舞”和“国标”,在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称为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起源于英国,是风靡世界的一种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音乐与舞蹈于一体的,以男女为伴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的体育竞技舞蹈项目。体育舞蹈按照舞蹈的风格和技术结构可分为摩登舞和拉丁舞,摩登舞包括华尔兹、探戈、快步、狐步和维也纳华尔兹5个舞种,拉丁舞包括伦巴、恰恰恰、桑巴、斗牛和牛仔5个舞种,每支舞蹈都有各自的起源和风格特点。体育舞蹈在我国近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坚持着竞技项目的标准,在社会普及水平上也有很大的突破。

一、体育舞蹈的发展概况

(一)国外的起源与发展

体育舞蹈起源于民间舞(即原始舞或土风舞),11-12世纪,欧洲各国宫廷吸收民间交谊舞特点,对民间交谊舞进行系统的规范、精炼的组织构成宫廷舞。宫廷舞经历了几个世纪后,随着宫廷解体,使宫廷交谊舞进入平民社会,变成普通大众的交谊舞,此时的交谊舞逐渐流行于欧洲各国,人们称之为社交舞。1924年由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发起,欧美舞蹈界人士参与,对当时流行的社交舞的一部分进行了规范整理和美化加工,称之为“国际标准舞”。1929年,英国成立了“舞会舞蹈委员会”,该委员会制定了国际标准舞的比赛规则,每年举行全英锦标赛和国际锦标赛等比赛。尽管当时的比赛并不能代表真正的世界水平,但推动了国际标准交谊舞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整理了国际标准舞的范畴。1947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第一届交谊舞标准赛。1960年,拉丁舞正式列入世界锦标赛比赛项目。至此,现代国际标准交谊舞已经成为人们进行交往、建立友谊、陶冶情操、健身、健美、健心的极好形式。基于它本身富含的娱乐性、艺术性、竞技性的特点,在欧美的舞蹈界称它为“体育舞蹈”。

国标舞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形成于60年代初,发展普及于70年代以后,80年代后进入体育舞蹈时代。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的视野逐渐开阔,在思想上也倾向于稳定、和谐,反映在艺术上便开始推崇经典,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体育舞蹈逐渐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二)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概况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交谊舞在20世纪初率先进入上海,30年代后,北京、天津、广州等大城市开始流行。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相继加入了世界体育舞蹈职业总会(WDDSC)和业余总会(IDSF),并成为正式成员。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体育舞蹈协会和中国国际标准舞学会每年聘请英、日等国及港台地区的专家、教师前来讲学,传授技艺,并考核国家级、省级的教师和裁判员,提高我国体育舞蹈教练员、裁判员队伍的水平,有力地推动着体育舞蹈的开展。

二、体育舞蹈的特点及发展对象

(一)体育舞蹈的特点

1.规范性

体育舞蹈的规范性首先表现在它隶属于一个完整的舞蹈系统,如同中国的古典舞和西方的芭蕾舞,经过岁月长河的千锤百炼,逐步加工形成一套独特的舞蹈体系;其次是表现在对技术的要求上,无论是摩登舞还是拉丁舞都从不同的风格特点加以规范。

2.观赏性和娱乐性

人的思想、情感内容借助着人的身体,将体育舞蹈这种舞蹈形式有节奏、有韵律的表现而形成出一种空间与时间的艺术,融音乐、舞蹈、服装、风度、体态美于一体,舞者肢体的表现力以及精湛的技艺,让观众不仅仅只停留在视觉体验上,也能勾起肢体展示的表现欲望,在赏心悦目的同时愉悦身心,这才体现真正意义上的艺术表达。

3.健身性和竞技性

体育舞蹈的竞技性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取得竞赛成绩,提升竞技技术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健身性则主要表现在锻炼价值上,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许多科研人员对体育舞蹈的生理和心理作用做过研究,通过对人体能量代谢、能量消耗和心率变化的测定,参与体育舞蹈项目的锻炼更能引起人身体的生理变化,是陶冶情操、锻炼身体的一种极好的方式。

4.群众性

我国“十三五”时期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主要发展指标预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亿人)由2015年的3.64增长到2020年的4.35(指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的人数)。数据表明全民健身意识将不断升高,不同的运动项目都在丰富着人们的业余生活,体育舞蹈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舞厅的娱乐形式,广场、公园、健身房的锻炼形式,学校的学习形式,比赛的竞赛形式等,体育舞蹈运动的广泛开展也真实的反映出了人们的生活写照。

(二)体育舞蹈的发展对象

1.青少年

从体育舞蹈的竞技性来看,青少年在这项运动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舞蹈带给青少年的不仅是身体力与美的表现,更有利于促进其心理发展。在全国各地市各类级别的体育舞蹈赛事、培训、考级中,青少年人群是中坚力量,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培训,获得诸多荣誉的同时身心得到共同发展。而且现如今很多中小学也开始逐渐实行体育课学分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体育项目,体育舞蹈也就成为了学生们偏重选择的活动内容。

2.中老年

人的身体在有氧供能的条件下,持续较长时间、中低强度的练习,在很大程度上能增强肺的通气量和容量,进而提升整个呼吸循环系统的换氧供能。体育舞蹈作为一项中强度运动负荷的有氧运动项目,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能促使人体释放令人心情愉悦的多肽物质,达到身心平衡的

状态。体育舞蹈的健身性在中老年群体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有效减缓体质衰弱,增强心肺功能,现如今在广场、公园、健身房等场所都能看到中老年人的身影。

三、体育舞蹈的发展特征

泰德·肖恩曾经说过:“艺术是经验,生命的经验,而没有什么地方能像在舞蹈中这样强烈地感受到艺术真实存在。”体育舞蹈由最初的原始舞蹈逐渐演变为现在的艺术性高、技术性强并且健身性和竞技性并存的舞蹈,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它高雅的舞蹈形式是其他运动项目所无法比拟的。而其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也需要移植和借鉴其他运动项目的特点,使自身得到更好地发展,逐渐形成一项既具有多项体育运动的特点,又区别于其他运动的体育项目。

(一)体育舞蹈被赋予的特殊属性

体育舞蹈源于人们的生活,从其产生的那一刻就被赋予了娱乐性的色彩,在发展的过程中经过提炼、组织、规范、美化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竞技形式与健身形式相伴随的体育舞蹈,强调的是身心的和谐发展。

(二)人的和谐统一贯穿体育舞蹈的发展进程

体育舞蹈的发展过程响应着构建和谐社会这项基本国策,社会调查结果表明,人们通过体育舞蹈可以结识不同年龄、性别、工作环境的人,实现着广泛的交往、不同社会分工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彼此之间舞技的互相切磋,配合中的和谐等,增进着彼此之间的感情交流,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直接的互动交流环境中,人们愉悦身心的同时享受着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交际平台。

(三)体育舞蹈同全民健身意识共发展

国务院发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将体育舞蹈列为推广项目之一,其主要原因是体育舞蹈这项运动融合了运动学、生理学、舞蹈学、心理学、美学、社会教育价值很高的健身运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提出让更多的人了解体育舞蹈这项新的运动项目,通过不同的运动形式带来愉悦的身心和强健的体魄,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体育舞蹈这项“贵族”运动以其基本的发展概况、自身的内部特点以及大众化的发展特征在不断适应着大众的需求,健身性与竞技性、娱乐性与观赏性相结合,不仅符合现代人的心理特点,且更能满足现代人的机体需求,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将会大力推广,以促进现代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1]齐星.国外体育产业发展概况[J].当代体育科技,2014(11).

[2]刘诚香.民间体育舞蹈的特点及作用[J].大舞台,2013(5).

[3]林磊.浅谈体育舞蹈风格[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4).

[4]朱萍玉.浅谈我国民族舞蹈与体育舞蹈的文化[J].当代体育科技,2013(18).

J

A

1006-0049-(2017)21-0029-02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Q171044),项目名称:对顶层设计有效反馈的高校基层教育改革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交谊舞舞蹈体育
纸筒里的“秘境”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试论交谊舞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体育舞蹈与交谊舞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浅析
我们的“体育梦”
浅谈交谊舞对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影响①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