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基础探究

2017-01-30 03:48杨秋莲
山西青年 2017年21期
关键词:理政治国基础

杨秋莲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8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基础探究

杨秋莲*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8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正确的指导思想,党和国家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是在历史文化、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以及现实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具有科学性。文章主要对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基础进行探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为加深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认识提供一定的帮助。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基础

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国家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包括经济建设,军事建设,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究其原因,既离不开人民的支持和帮助,也离不开正确的指导方针。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方针具有科学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法治与德治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思想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因此只有深入的了解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基础,才能加强自身的理解,从而在生活以及工作中更好的践行各项指导方针。

一、历史文化基础

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史为鉴,避免同样错误的出现,因此治国理政思想必须立足于历史。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认为统治者只有爱民,亲民,才能受到人民的支持,更好的维护统治地位。以人为本,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在工作开展中从人民的需求出发,走群众路线,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的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提升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法家认为国家的发展需要法律的支持和保障,通过法律能够规范群众的行为。因此法家倡导法制,反对人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全面依法治国,这是国家治理领域内广泛而深刻的革命,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因此对于违反国家法律的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坚决的处理,同时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对政府人员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加大了对腐败的打击力度,对贪污受贿的工作人员进行严肃处理,苍蝇老虎一起打,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受到了人民群众赞扬。道家的治国思想为:无为而治,要在遵守“道”的基础上治理国家,其中道指的就是自然规律,即国家活动的开展需要遵守客观规律,不得违背自然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党内工作人员学习唯物主义辩证法,从实际情况出发,保证政府行为的合理性。政府工作人员在工作开展中不能大包大揽,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才能充分的发挥市场看不见手的作用,这样才能使生产者以及经营者根据供需关系进行调整。同时减少政府看得见手的作用,政府需要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等,这是无为而治的重要体现。

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以及融合越来越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不断的弘扬国家自身的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更好的实现国家的发展。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丰富,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民群众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不仅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使更多的群众了解传统文化,而且对于群众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建立了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评价标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群众的行为,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正是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上,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唯物主义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国际上树立了一个负责任良好大国的形象。但是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期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习近平总书记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措施,对于国家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会议中反复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改革开放的事业离不开人民的支持和参与。因此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尊重和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推进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从而实现人民群众的自身价值。

唯物主义基础还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充分利用社会矛盾分析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是国家发展的目标,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的矛盾,只有采用矛盾分析法,正确的认识这些矛盾,才能针对具体的矛盾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方案。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因此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使之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如此需要对上层建筑进行完善,加快国家经济的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

政府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改善政府的管理结构。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完善政府治理结构,采用多元化的治理结构,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参与到国家的治理中,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三、哲学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治国理政的思想需要遵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的,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政府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做到从人民的需求出发,为人民服务。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脱离了社会关系,对于人的认识势必会出现误差。劳动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方式,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剥削劳动人员的情况,势必会受到人民的反抗。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虽然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差距在不断的扩大,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因此近些年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提出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以及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现代化农业,确保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现实基础

任何思想的提出都需要从实际国情出发,这样才能保证指导思想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我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但是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付出了一些代价,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情况越来越严重,近些年来,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到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因此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思想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中认为生态环境也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环境以及资源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能以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思想中倡导绿色消费以及生态价值观。绿色消费指的是群众在日常的生活中在购买商品时选择绿色无公害的商品。倡导绿色消费需要环保部门的努力,环保部门在开展工作时需要加强绿色消费的宣传,提升人民群众的认识水平,改变人民群众的消费观念。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理论价值方面以及实践价值两个方面,在理论价值方面,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丰富了党的执政理念,是对党的执政理念的完善和补充。在实践价值方面,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能够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实现国家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治国理政思想的提出为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基础包括历史文化基础、唯物主义基础、哲学思想基础以及现实基础,正是在这些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科学性的治国理政思想,为国家各项活动的进行指明了方向,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韩庆祥.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四大基础[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02:5-9.

[2]郭建宁.从多维视角看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哲学基础、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J].党建,2016,05:32-34.

[3]张希中.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形成的历史文化基础[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6,1807:10-13.

[4]任福全,薄利惠,白晓帅.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哲学基础探索[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2:22-24.

[5]辛向阳.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4:4-9.

D

A

1006-0049-(2017)21-0168-02

杨秋莲(1977-),女,陕西富平人,硕士研究生,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思政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理政治国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整式”基础巩固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신시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提升党的治国理政能力
略论古齐国的治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