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分析成人教育的特点及教学策略

2017-01-30 03:48郭雅丹
山西青年 2017年21期
关键词:教学资料受教育者因材施教

郭雅丹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天津 300350

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分析成人教育的特点及教学策略

郭雅丹*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天津 300350

成人教育的服务人群广泛,因此成人教育的规模和影响力在不断的扩大,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人员进行成人教育。成人教育在教学时需要采用合理的策略,提升教学效果。文章主要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分析了成人教育的特点,并提出了成人教育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成人教育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高等教育心理学;成人教育;特点;策略

成人教育与全日制教育一样,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成人教育与全日制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区别,成人教育的受教育者不受年龄以及性别的限制。成人教育的形式丰富,包括成考、自考、网教以及远程教育。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从业人员只有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因此近些年来,成人教育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如何更好的开展教学成为成人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成人教育与全日制教育不同,因此在开展教学时也不能盲目的照搬照抄高等院校的教学策略。只有深入的了解成人教育的特点,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才能提升成人教育的效果。在分析成人教育的特点时,为了保证特点分析的合理性以及真实性,需要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一、成人教育的特点

(一)广泛性

成人教育具有广泛性,以成教为例,成教包括三种形式:高起专、专升本以及高起本,即只要受教育者曾经获取过高中学历,就可以提升自身的学历,并且成人教育对于受教育者的年龄没有太大的限制,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进行成人教育。广泛性导致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可以进行成人教育,广泛性是成人教育的显著特点。

(二)受教育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对于就业人员的要求也是逐渐提升,很多就业人员需要继续接受教育,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加入到成人教育中。庞大的群体导致受教育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从业人员的年龄、性别、工作岗位以及受教育水平等。受教育者之间差异性的存在为成人教育工作的开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三)学习时间自由

全日制的受教育者主要是应届高中生,全日制教育的教学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固定,并且由高校统一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成人教育的主要参与群体为社会从业人员,社会从业人员出于各种动机想要提升自身的学历水平,动机主要包括:职称评定、岗位提升、个人理想等。这些从业人员具有稳定的工作,为了满足受教育者的个人需求,成人教育的学习时间自由。受教育者可以结合自身的工作以及生活情况,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提升了受教育者的学习效率。

(四)社会性与非正规性

最后,成人教育还具有社会性以及非正规性。成人教育虽然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成人教育的主要参与力量为社会大众,而不是国家政府。成人教育本质上是社会力量在遵守国家相应法律基础上开展的教育活动,这是成人教育社会性的体现。同时正是由于成员教育的实施主体不是政府,因此成人教育还具有非正规性。非正规性对于成人教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各教育结构可以及时对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针进行调整,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二、成人教育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成人教育教学中需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是由成人教育的特点决定的。成人教育受教育者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在进行成人进行教育时只有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提升教育的效果。成人教育开展教学时,教育者需要密切观察受教育人员,了解受教育人员的学习特点和思维方式,这样能够在教学中更具有针对性和侧重点。人都具有一定的自尊心,心理学中认为自我意识对于个体的成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成人教育教学时,需要鼓励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取得的进步进行表扬,提升受教育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教育者的精力有限,无法有效的了解每个受教育者,因材施教不仅需要教育者的努力,还需要受教育人员的配合。受教育人员应与教育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将自身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告之教育人员,这样可以加强教育人员对受教育者的了解。最后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需要教育人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样有助于根据受教育者的语音以及动作更好的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以及性格。

(二)建立评价机制

成人教育工作的开展时为了提升成人的教育水平,帮助受教育者更好的生活以及工作。成人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具备一定的效果,高等教育心理学中有单独的一章讲述教学成效的测量及评价,因此需要在教学中需要建立起评价机制。通过评价机制的建立了解成人教育中的不足。在进行评价时需要采用多种评价指标,这样能够消除单一评价指标造成的结果片面性的问题,增强评价结果的说服力。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受教育者的学习能力是否得到增强,学习热情是否得到提升等。社会形势在不断的变化,对成人教育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对评价机制进行完善。在完善时,需要了解受教育者对评价机制的建议和意见,对于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应积极的采纳。在对评价机制进行完善时还可以采用问卷的形式,教育机构利用网络对受教育者发放问卷,并对问卷进行回收整理,通过对受教育的答案进行参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评价机制中的问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中认为学习动机是影响受教育者学习的重要因素,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时需要具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只有具备明确的学习动机,制定学习目标,才能提升受教育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保证受教育者能够按时完成教学的计划。

(三)提升教育人员的能力素质

高等教育心理学中有一节专门讲述教师的能力素质,认为教师的能力素质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在成人教育在教学时需要提升教育人员的能力素质。

提升教育人员的能力素质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第一发挥现有教育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教育人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教育人员在业余时间需要不断的进行知识的积累和补充,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好的开展成人教育;第二,开展培训活动。教育机构在开展成人教育业务时需要对现有的教育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增强教育人员的能力。在培训中可以传授教育人员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将这些教学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能够提升教学的效果,保证成人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最后,提升教育人员的能力素质,可以开展招聘活动。招聘对象应该以应届毕业生为主,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师范类院校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毕业生进入社会,这些毕业生在高校内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建立了完善的教育理念,通过招聘活动的开展,为毕业生施展自身的抱负提供了平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就业压力。在进行招聘时不仅需要考虑到教育人员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对教育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考察,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在教学中尽职尽责,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

(四)增强受教育者的学习迁移能力

高等教育心理学中认为学习迁移是学习获取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学习迁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根据学习迁移的效果可以分为正迁移以及负迁移;根据时间可以分为顺向以及逆向迁移;根据迁移的层次可以分为水平迁移以及垂直迁移。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很多:学习对象、已有经验以及定势作用等。学习迁移对受教育者具有重要的影响,学习迁移能够完善认知结构,帮助受教育者更好的解决问题。

在提升受教育者的学习迁移能力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结合机构以及受教育者两者的情况,从整体考虑,这样能够使教学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其次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料。教学资料是受教育者的学习对象,在选择教学资料时需要结合教学具体的教学内容,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只有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料,才能使受教育者通过教学资料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在选择教学资料时还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的对教学资料进行调整。最后增强受教育者的学习迁移能力需要培养受教育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任何教育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因此必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帮助受教育者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受教育者在日常的生活以及工作中,虚心向他人请教,不断的提升自我,这样对于受教育者个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总结

成人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补充和完善,成人教育对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分析了解到成人教育具有以下的特点:广泛性、受教育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学习时间自由以及社会性与非正规性。成人教育在开展教学时需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完善评价机制、提升教育人员的能力素质以及增强受教育者的学习迁移能力,这样能够保证成人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任何活动的开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势必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成人教育同样如此。因此在进行成人教育时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解决成人教育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为成人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1]虎治勤.浅析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特点与策略[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2:48-49.

[2]俞启定.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5:155-163.

[3]王振跃,施艳.提高成人教育教学效果的实践与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3,01:109-110.

[4]杨桂仙.互联网技术在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效率及教学质量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119.

[5]朱为民.论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03,05:60-63.

[6]王柱国.论成人教育改革的途径与方法[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02:3-8.

G642;F

A

1006-0049-(2017)21-0180-02

郭雅丹(1989-),蒙古族,河北沧州人,硕士研究生,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成人教育。

猜你喜欢
教学资料受教育者因材施教
将“减负增效”与“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教学与作业改革实践
高校教师队伍教学资料规范化问题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高校教学资料规范化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