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居民意识形态引领工作的思考

2017-01-30 03:48
山西青年 2017年21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中华农民

张 帆

中共铁岭市委党校,辽宁 铁岭 112000

对农村居民意识形态引领工作的思考

张 帆

中共铁岭市委党校,辽宁 铁岭 112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必须将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就意识形态的引领工作而言,我国农村地区意识形态的引领工作是其中最为薄弱的一环,而对于如何对农村居民意识形态进行引领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因此,有必要就如何开展对农村居民意识形态的引领工作加以研究。文章试图通过分析得出在我国农村居民中进行意识形态引领的有效路径。

农村;意识形态;引领

意识形态是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标准,它是人们的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的总和。意识形态是可以通过有效的引领工作渗透到大众的内心当中,使之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意识形态的危机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演变为政治上的危机。意识形态工作是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执政党的执政根基,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苏共亡党亡国的教训告诉我们必须要筑牢理想信念、意识形态的铜墙铁壁。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截止到2015年我国仍有农村人口60346万人。对于农村居民的意识形态的引领工作关乎到社会的稳定,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农村居民意识形态的特点

农村居民意识形态的开放性。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多农村居民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而选择外出务工。当农民工们步入城市融入城市生活的同时也接触到了更多的新鲜事物、新的观念、新的理念,这些与农民固有的旧观念之间不断撞击。由于多数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对事物的辨别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偏差,很多农民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思潮,认识不够清晰,不能积极的进行抵御和反击。

农村居民意识形态的复杂性。客观来看,西方世界对我国的意识形态输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西方国家利用宗教作为自己的宣传手段,不断的对我国农村居民进行意识形态的输出。虽然我国宗教的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但是由于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对农村居民意识形态引领工作的缺位,给农村居民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困难。

农村居民意识形态的敏感性。农民阶级是一个既单纯又敏感的阶层。近些年来,政府把大量的财力和精力投入到发展农村经济上而相对忽视了对农民阶级的思想引领。对财富的渴望和对提升社会地位的迫切要求使得部分农民精神高度敏感,一旦触及到其利益就有可能爆发影响恶劣的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的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二、农村居民意识形态引领的载体

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作为对农村居民意识形态引领的主要载体。毛泽东时期提出从阶级分析视角来看待一切问题,这种做法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观念已经与社会发展脱轨。在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处理好日常管理性事务,要和人民群众维系良好的关系就不能盲目采取强制手段和措施,而是要结合意识形态领域自身特点实现引领手段的多样性和可行性。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可以最大程度上凝聚力量,在思想价值上形成巨大的合力,实现党的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对于农村居民的意识形态引领,更要借助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这一重要载体,在农民阶级中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统一思想,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对农村居民意识形态引领的辅助手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的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传承,是中华文明史中各种思想和精神观念的总和。对农村居民意识形态的引领不仅要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也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辅助作用。经济的发展极大的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但是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农民阶级的生活方式在不断发生着变革,这些都使农村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在加速流失。当前,在农村居民中践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就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的精神力量,用它来纯洁人们的心灵,形成巨大的引领力量。

三、对农村居民进行意识形态引领的途径

集聚各方力量,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是实现对农村居民意识形态引领的关键一环。只有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提高了,他们才能自觉的接受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才能真正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农村教育水平的提升,让农村的孩子可以得到与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针对当前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留守儿童现象要加以重视,留守儿童是农民的未来,要增强对这一群体的教化关爱。

守住宣传阵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当前,西方势力之所以可以在农村借助宗教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原因之一就是基层党组织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广大农民阶级的宣传工作不到位。基层党组织可以定期开展各类针对农民阶级的弘扬正能量的讲堂、文艺汇演。借助各类新兴的网络载体宣传,充实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深入人心。

[1]陈锡喜.当前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矛盾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思路的探索[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5).

[2]陈锡喜,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构[J].理论探讨,2007(1).

[3]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4]习近平谈国家文化软实力[EB/OL].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c/2015-06-25/104831986904.shtml,2015-06-25.

[5]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EB/OL].中国文明网.http://www.wenming.cn/specials/zxdj/hxjz/hxjz_ls/201403/t20140305_1780335.shtml,2014-03-20.

[6]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方付建.论网络时代的社会思潮[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1).

[8]邹东涛.如何释放多元社会思潮的正能量[J].人民论坛,2014(10).

[9]朱文婷,陈锡喜.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中的社会思潮辨析与引领[J].湖北社会科学,2015(6).

[10]王晓升.强化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主导地位的几个策略问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6).

D

A

1006-0049-(2017)21-0227-01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中华农民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云南富民县农村居民高血压的变化趋势及与肥胖指标的关系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