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中外段粉碎性骨折的对比研究

2017-02-01 10:24曾金才
大医生 2017年7期
关键词:钛板骨板粉碎性

陈 练 曾金才

(江苏省昆山市宗仁卿纪念医院,江苏昆山 215300)

锁骨骨折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壮年群体中。肿胀、淤血、压痛是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非手术治疗,但对于出现明显移位的锁骨骨折患者,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是确保患者康复的主要手段[1]。本文选择我院在2011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58例锁骨中外段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锁定接骨板内固定与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1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58例锁骨中外段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各29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各有18例、11例,年龄在21~65岁之间,平均年龄(43.8±4.1)岁,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各有16例、13例,年龄在20~67岁之间,平均年龄(43.0±3.5)岁,上述资料两组间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重建钛板内固定进行治疗,麻醉后,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垫高肩部,以骨折处为中心,做一横行切口,显露出骨折端,复位移位的骨折端,并暂时用复位钳进行固定,测量骨折固定长度,按锁骨的自然曲度,采用钢板折弯器将锁骨的重建钛板进行预弯,打孔,并经螺钉固定,清洗创腔并缝合。

观察组患者采取锁定接骨板内固定进行治疗,麻醉后,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垫高肩部,以骨折处为中心,做一横行切口,显露出骨折端,置锁定接骨板于锁骨近前段上方,远近端各采用3或4枚锁定螺钉进行固定,活动肩关节确保骨折端是否固定牢固,清洗创腔并缝合。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对比:患者肩部疼痛感消失,活动度正常,无自觉力量减弱即为优;患者肩部疼痛有所减轻,活动度受限,自觉力量减弱即为良;患者疼痛明显、自觉力量弱、活动受限即为差。(2)手术情况对比: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愈合时间[2]。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经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经t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结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 1。

表1 治疗效果对比(例)

2.2 手术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见表 2。

表2 手术情况对比(x±s)

3 讨论与结论

锁骨呈“S”形架于胸骨柄与肩峰之间,是连接上肢与躯干之间的唯一骨性支架。多数情况下的锁骨骨折为间接暴力导致,常见的情形为跌倒后上肢撑地,暴力上传冲击锁骨形成骨折,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皮下瘀血、压痛或有畸形[3]。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锁骨骨折的方式为重建钛板内固定法,该方法可根据患者骨折程度选择适宜的钛板长度,同时钛板形态塑性与患者锁骨一致,贴服度更好,且可长期固定,但该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等缺点,随着患者对锁骨骨折治疗要求的不断提高,锁骨骨折内固定技术也在不断更新。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法无需对骨膜进行大范围的剥离,可对骨折周围的软组织起到保护作用,对促进伤口愈合、骨关节康复等均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相比于重建钛板内固定法,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段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1] 李国东.锁骨干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1/3段粉碎性骨折[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5):7198.

[2] 朱刚,徐明杰,张立贵.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临床效果评价 [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7,15(4):446-448.

[3] 曾浪清,陈云丰,张长青,等.重建钢板与钛制弹性钉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有限元分析[J].医用生物力学,2013,28(4):441-447.

猜你喜欢
钛板骨板粉碎性
双钢板技术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接骨板内固定参数对骨愈合过程的影响分析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肩峰下外侧经三角肌入路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技术结合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L型解剖接骨板治疗Pilon骨折的应用体会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接骨板四点弯曲测定中屈服载荷的获取方法
重建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32例失败的临床分析
解剖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