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贴敷对骨折肿胀肢体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7-02-01 10:24王海珍孙荣瑾吴冬梅
大医生 2017年7期
关键词:消肿肢体中药

王海珍 孙荣瑾 吴冬梅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江苏淮安 223300)

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无论是传统保守治疗还是受伤治疗,患者多会出现肢体肿胀的并发症,从而对患者的肢体血液循环以及恢复等造成损害。本文旨在探讨中药贴敷对骨折肿胀肢体的护理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进行骨折后肢体肿胀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74例,女性26例,随机分为各50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2.7±1.5)岁,观察组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3.1±1.8)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施加必要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贴敷治疗,具体药方与使用方法如下:选用当归、白芷、骨碎补、土鳖虫、川乌各20 g,羌活、红花、制乳香、血竭、木瓜、透骨草各30 g研磨成粉后放入酒精中浸泡24 h后装入布袋中。将药包放在骨折后肢体肿胀部位贴敷,2次/d,每次持续约30 min。

1.3 评估标准

(1)临床治疗效果:痊愈,是指患者的肢体肿胀消失;Ⅰ级,是指患者的肢体肿胀病症有了较大的改善;Ⅱ级,是指患者的肢体肿胀病症得到了一定地改善;Ⅲ级,是指患者的肢体肿胀病症未减轻或出现恶化现象。(2)VAS:基本的方法是使用一条长约10 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与对照组82.00%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98.00%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3与7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例(%)]

表2 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分,x±s)

3 讨论与结论

机体遭受创伤之后,全身或局部都会释放出许多炎症因子,这是机体的保护性反应,但是,这些因子一方面刺激神经发布疼痛信号,由于疼痛反射性造成肌肉痉挛,导致静脉及淋巴管瘀滞,回流障碍,造成管壁扩张,通透性增加,从而发生组织间水肿;另一方面炎症因子导致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失调,造成过多的液体渗入组织间隙,最终导致肢体肿胀[2]。

中药贴敷则是我国传统的外治伤病法,提高药物的外敷使得药效能够直达病灶,从而实现活血化瘀、舒筋缓急、祛风除湿的效果[3]。本研究治疗后观察组98.00%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的总有效率,由此可知,观察组采用中药贴敷方式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所取得的整体消肿效果较好。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1、3、7天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由此可知,在骨折后肢体肿胀的消肿治疗中观察组采用中药贴敷方式能够更好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此外,也建议在进行消肿治疗中骨折患者由于受到长期的疼痛以及较长的住院时间的影响,其精神状况会出现明显下降;因此,有必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针对性护理治疗。

综上所述,在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的消肿护理治疗中中药贴敷法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消肿治疗有效率,同时,还能够更好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1] 龙巧仙.中药烫疗用于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34):7589.

[2] 覃樱,陈燕丽,赵江,等.中药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注射预防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14,20(1):112-113.

[3] 翟炳生,王朝鲁.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6):110-112.

猜你喜欢
消肿肢体中药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肢体语言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HPLC法同时测定妇康消肿丸中4种成分
肢体写作漫谈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赤小豆鲫鱼汤日常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