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阶梯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2017-02-01 10:24李晋岗吕萤康
大医生 2017年7期
关键词:阶梯呼吸机成功率

李晋岗 吕萤康 陈 原

(西安电力中心医院,陕西西安 710032)

急危重症为急诊科常见疾病,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因此,在抢救时出现呼吸功能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早期选择合适的呼吸支持法,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极为重要。呼吸支持是一种综合抢救技术,与患者的病情、救治方法与急救场所均有关。本研究对本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急危重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53.26±3.95)岁;其中创伤患者18例,非创伤患者7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52.68±3.14)岁;其中创伤患者16例,非创伤患者9例,两组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呼吸支持方法进行治疗,具体为接诊医生依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复苏体位,并依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呼吸机呼吸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呼吸阶梯性进行治疗,依据患者不同的呼吸功能给予不同的呼吸支持方法。第一阶段徒手呼吸支持:取仰卧位,上肢放于身体两侧,使头与躯干在同一轴面,进行心肺复苏;第二阶段为氧疗支持法:给予鼻塞、鼻导管吸氧,其具有快捷、方便及时给氧的优点,而面罩吸氧可减少氧气的耗损,给氧较充分;若患者无自主呼吸,需行经口的气管插管;第三阶段为创伤气道治疗:采用环加膜穿刺或气管穿刺法,行气管切口,建立气道;第四阶段为呼吸机治疗:待患者建立气道后,使用呼吸机进行吸氧支持治疗,可改善通气,抢救呼吸衰竭的作用。呼吸机使用指征[1]:呼吸不规则,呼吸困难,呼吸预停或呼吸停止,意识障碍,呼吸频率大于25次每分钟,氧分压小于40 mmHg,二氧化碳分压大于80 mmHg。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呼吸稳定时间与复苏成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患者复苏成功率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患者呼吸稳定时间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呼吸稳定时间与复苏成功率

研究组的呼吸稳定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复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呼吸稳定时间与复苏成功率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传统的呼吸治疗主要是临床医师依据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与经验进行呼吸方式的选择,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降低死亡率的发生,但缺乏呼吸管理的全面的认识,严重影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2]。而呼吸阶梯性治疗主要是临床医师依据急危重症患者的具体病情与呼吸功能障碍的情况,并对于呼吸管理系统全面认识的基础上,选择呼吸支持方式。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应先选择无创、低阶梯的呼吸支持方式,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做好下一阶梯的准备工作。若抢救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可进行跨阶梯组织的方式进行呼吸方式的选择。对于呼吸道损伤患者,若发生烧伤患者,应首选气管插管的方式进行呼吸支持[3]。有研究显示[4],呼吸阶梯性治疗急危重危患者,可提高抢救成功率与缩短呼吸稳定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呼吸稳定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复苏率高于对照组;可知,与传统的呼吸支持相比,呼吸阶梯性在治疗急危重危患方面,可提高患者复苏率,缩短呼吸稳定时间。

[1] 朱元记,罗伟冰,彭迎.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9):35-36.

[2] 兰明娥.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估[J].医学综述,2013,19(17):3248-3250.

[3] 杨远义.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4(4):137-137.

[4] 张明媚.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估[J].医药卫生:引文版,2015,1(12):46.

猜你喜欢
阶梯呼吸机成功率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良师·阶梯·加油站
时光阶梯
艺术创意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