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血液透析患者药品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体会

2017-02-01 10:24许军梅
大医生 2017年7期
关键词:差错率本班冰箱

许军梅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安徽合肥 230022)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及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病率的增加,我国尿毒症患者约200万例,年增长率高达20%[1],其中 90%患者采取血液透析治疗方式延长生命[2],其管理也迎来新的挑战[3]。血液透析多采用门诊治疗方式,大部分透析药品根据保管要求需冰箱冷藏,为保证药品的治疗效果,便于工作的顺利进行,我科为门诊透析患者提供了代管药物。

1 临床资料

我院门诊血液透析患者195例,患者透析频次 2~3次/w,每次 4 h,平均每次使用药物 1~4 种。

2 管理方法

2.1 规范取药、收药流程

每天专人药疗班,医生登入系统录入本班患者医嘱后,药班护士再登入信息管理系统,点击“今日药物”本班查询并透前刷新便可打印本班患者名单及药物明细表,患者的床号、姓名、通路类型、透析器、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等均可体现。药班护士根据明细汇总表从冰箱内取出本班所有药物交于各治疗组使用,每班结束后点击透后刷新,根据每位患者今日用药情况在系统中扣除。点击本班次托管药物汇总表并选择数量小于2,本班次所有患者所有托管药物库存小于2的明细表即可打印,医生便可下医嘱开药。患者从药房取药后,护士核对发票及药物,口服药物核对后交由患者或家属自行保管,需冷藏药物现场开封检查药物名称、数量、有效期并在收药本上登记收药日期及患者姓名、药物名称、数量,患者及收药者均在收药本上签名,以便有据可查。药班护士根据收药本及所收药物在系统中登记入库。

2.2 药物查询

通过系统可以随时进行药物查询,每位患者所有药物现有库存量及以往药物何时入库何时出库均有明细。

2.3 专职人员管理

安排专职人员管理门诊血液透析患者的药物库存。发放药品时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摆放药品时应注意观察药品的有效期,并将药品分到具体责任人,由责任人对药品进行管理[4],每周由双人检查核对托管药物冰箱内的所有药物种类、数量、有效期与系统中托管药物库存汇总表比对。

3 效果讨论

通过血液净化中心信息智能管理系统对门诊透析患者药物管理与以前存放于每人专用的药物收纳盒内药物管理方法比较,减少了药品差错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增大了托管药物冰箱利用空间,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3.1 资料统计

对照组与观察组设置:2013年5月—2015年5月为实施前组,2015年6月—2017年6月为实施组。分析对比信息智能管理前后的库存冰箱利用率和药班护士工作量。

3.2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保证药品的治疗效果。患者取药后交于护士由系统入库,每次用药后由系统出库,药品根据保管要求置于冰箱冷藏层内,不定期对药品实施盘点,对外包装发生损坏,外观发生改变的药品及时进行处理[5]。使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减少了药品差错率,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保证我科药品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表1

4 评价与总结

血液透析多采用门诊治疗方式,透析中使用的各种药物需低温保存,在患者往返医院治疗的途中存在携带、保管不方便问题,我科为方便门诊血液透析患者提供了代管药物,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负担,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

[1] 金莉莉,赵世晶.舒适护理在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现代养生,2017 (4),28(9):33-34.

[2] 刘燕,邢筝,董亚芬.门诊血液透析患者针剂药品使用管理方法探讨 [J].医学信息,2013,26:5.

[3] 王静,杨婉花,杨莉,等.我院门诊麻醉药品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实践 .中国药房,2017,28 (1) :95-98.

[4] 张艳娟.门诊药房常见药品调配差错类型及防范措施[J].天津药学,2010,22(6):38-40.

[5] 吴国平.数字化管理模式对门诊药品管理中发生差错率的影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 (13) :170-171.

猜你喜欢
差错率本班冰箱
冰箱里的夺命派对
PDCA循环法在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中的作用观察
肩上冰箱
冰箱除异味
没考100分就是有知识没掌握?
“生导制”在教学中的奇效
——在教学中转化学困生之行动研究
我刊在2013年度编校质量检查中被评定为“优秀”
合力营销“八步法”
校园漫画
揭秘本班五大花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