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高考化学复习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7-02-05 18:53袁志明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考化学复习培养策略

袁志明

摘 要:化学作为高中学生要学习的重点科目,其教学方法值得教师去好好探究,尤其是在高三化学总复习的阶段,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不仅仅要对考点知识有着细致的掌握,还要在此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发散性思维,提高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本文主要围绕“在高考化学复习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一问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考化学 复习 发散思维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43-01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所表达出的多元性、多向性,对待问题不死板,能够运用各种思路合理解决问题。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其知识结构较为复杂,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所以教师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使其在面对较难问题时不忙不慌,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

1 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

高考化学复习是一个将高中化学知识重新细化,对知识点进行重新整理的过程,对那些在平时学习中存在问题较多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不能走原来的老路,要积极探索新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考化学复习过程对于学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若教师能够有效地在这一阶段引导学生学习,那么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就会着有成效,为其高考加分。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就首先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往往只会思考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也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的主观感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学的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多元化,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只是会考试的机器。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或反证法的思维去解决实际化学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化学难题,久而久之,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养成这种多向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高中化学初学阶段,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到硫酸钡、碳酸钙等不溶于水的沉淀,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喜欢在反应式中凑沉淀,这是一种错误的学习思想。如很多学生都会认为碳酸和氯化钙反应会有沉淀产生,教师可以假设此命题成立,那么两者反应会生成碳酸钙和盐酸,则此反应式就可以写作H2CO3+Cacl2=CaCO3+2HCL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可以进行反应,所以假设就会不攻自破。这种教学方式推翻了传统顺向思维的方式,用另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学生在教师进行讲课时也会在思想中接受这种思维模式,使得学生将这种思维方式应用到别的地方上,方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探究和养成良好的发散性思维。

2 进行类比训练,提升学生的系统化思维

发散性的学习思维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在面对相似题目时,可以清楚地辨别其中的区别,这时类比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考化学复习的过程中,学生一般对溶液共存、除杂和酯化反应这这些问题存在很多疑惑,因为这些知识点容易混淆学生思维,难以掌握。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类比的教学方式,将一些相似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化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重难点章节的教学内容。这种“类比教学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得学生能够精确掌握知识点,在解决问题时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例如教师在除杂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何除去溴苯中的溴和如何除去苯中的溴?”在学生表达完意见之后,教师进行类比讲解。“先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除去溴,再分液,除去溴化钠;直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洗涤。”再比如要出去稀盐酸中的少量硫酸或硝酸,再除去少量硫酸时可以加入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后生成沉淀和盐酸,没有引入新的离子,除杂实验成功。在除去少量硝酸时,可加入硝酸银溶液进行除杂,可与盐酸反应生成Agcl沉淀,解决此问题。学生通过类比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开发自己的思维,提高记忆的准确性,使其不易在重点问题上出错,加速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养成,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效率。

3 重视实验探究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可以说化学就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往往将化学实验环节省略,这是非常不可取的一种做法,所以造成学生只能在二维课本中学习实验知识,对很多实验注意事项和反应现象都不了解,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实验自主操作环节,在操作中学生才能够对实验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学生通过感受实验操作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使得学生可以在回答问题时思维更加地流畅,使得回答更加科学性、精确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高考化学复习。例如在《盐酸和二氧化锰制氯气》这个重要的化学反应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MnO2+4HCl(浓)=MnCl2+Cl2+2H2O),首先在圆底烧瓶中装入二氧化锰,再将浓盐酸加入分液漏斗中,左边第一个瓶子用来装饱和食盐水,用来排除HCL气体,第二个瓶子装浓硫酸,干燥氯气,第三个瓶子收集氯气。MnO2在反应过程中做氧化剂,学生要知道稀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是生不成氯气的,因为二氧化锰是金属氧化物,难溶于酸,所以不能和稀盐酸发生反应,这也是学生需要在试验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化学实验的奇妙,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地思考,帮助学生发散型思维的养成。

4 结语

在高考化学复习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进行思考,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优化自己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学习到课本中的知识,还能优化自己的学习思维,提高高考化学复习实效。

参考文献:

[1] 程绍钦.知彼知己,决战不殆——加强研究,科学规划,提高效率,赢战高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02).

[2] 黄海军.让复习在高效中起航——关于高考化学复习策略的几点研究[J].中学课程资源,2014(01).

[3] 柳楠,李中华.高考和奥赛中同类化学试题的分析与启示[J]. 教育教学论坛,2013(06).

猜你喜欢
高考化学复习培养策略
基于高考化学分析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理念
基于高考化学分析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理念
从高考化学分析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理念的研究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