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变脸黄牛党,立法必须先行

2017-02-06 17:44朱丹
瞭望东方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火车票有偿购票

朱丹

“我们不生产火车票,我们只做火车票的搬运工”。开通有偿抢票服务的平台把自己当成旅客的“上帝”,打着帮助更多人实现回家心愿的幌子营销自己。

回家心切的广大民众本身就是“弱势群体”,再加上现行法规对“网络黄牛”的纵容姑息,让抢票软件有了生存发展的土壤。

如果说往年的“免费抢票”是“网络黄牛”们在灰色地带中韬光养晦,那么今年各大互联网平台的“有偿服务”就是对社会公众权益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公开挑衅。

春运期间的火车票是商品,又不同于普通商品,与生俱来的公益属性为其带来了高额的隐性价值。各大平台春运期间开通“有偿抢票服务”,就是想榨取其中的差额利润。此举不仅扰乱市场秩序,也损害了正常购票旅客的合法权益,更践踏了火车票让利于民的公益属性。

打击“网络黄牛”,立法必须先行。

事实上,利用“黑科技”免费刷票变相作弊,加重12306网站的拥堵程度,扰乱正常购票秩序的抢票软件,早在2013年就曾被工信部下令封杀。此一轮这些软件借助旅游平台卷土重来,却反而有越演越烈之势。我认为,相关互联网平台已经不止于违规,甚至涉嫌违法犯罪。严厉打击涉嫌非法牟利的倒票行为,需要更严格的执法,但前提是立法的完整和权威。

有关部门应尽早对“有偿抢票”这类经营活动的性质给予准确的界定,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净化春运火车票的购票环境,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猜你喜欢
火车票有偿购票
火车票的“家人们”
直击痛点的“候补购票”可多来一些
抢不到票?铁路候补购票服务扩大到全部旅客列车
军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任务 基本完成
网络购票时代 莫让农民工掉队
对教师有偿补课要分而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