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县方格簇具推广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7-02-07 02:08刘勋勃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22期
关键词:改进措施存在问题

[摘 要] 针对千阳县方格簇具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强宣传引导增强蚕农使用方格簇意识,强化技术培训提高蚕农规范化使用方格簇具,加大价格导向促进方格簇具使用率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 方格簇具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079-01

近年来,千阳县围绕蚕桑主导产业,立足“轻简高效、增产增收”全力推广蚕茧生产先进技术,全方位培育蚕茧生产“强村大户”,连续五年集成推广桑园微耕机、省力桑枝剪、喷雾机、施肥器、太阳能杀虫灯等桑园管理先进设备小和蚕共育室养蚕大棚、省力化蚕架、方格簇、采桑器、温湿度控制仪、消毒机、蚕室消毒喷雾器等养蚕设施,实现了桑园管理机械化,养蚕作务轻简化,提升了蚕桑生产科技含量,达到了省力省工、省事省时、轻简高效,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投入,增加了蚕农收入。2015年全年养蚕18715张,生产鲜茧673.6吨,实现产值2528.41万元。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蚕农在蚕茧生产最后一道环节方格簇使用上重视不够,技术落实不到位,只重视蚕茧产量,却忽视了蚕茧质量,严重影响了蚕农收入和缫丝企业效益。笔者通过多年生产实践经验,就方格簇具推广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小结如下:

1 存在问题

上蔟是养蚕的最后一道工序,使用优良的簇具是提高桑蚕鲜茧质量、增加效益的关键措施,我县在新优簇具推广与使用中依然存在呢认识不统一、技术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方格簇具使用率不高,成为制约我县蚕桑产业提质增效的瓶颈。

1.1 质量意识淡化。目前鲜茧价格受茧丝市场供需矛盾的影响,收购价格波动性较大,为了保护蚕农利益,巩固蚕桑基地,在鲜茧收购中,采取保护政策收购,方格簇茧与普通簇具茧茧价差距太小,加之鲜茧价级差较小(每公斤0.4元),在实际收购中一般只执行6-7个级,在蚕农心中产生一个误区,蚕农算账表明方格簇茧与普通簇茧茧价差距小,甚至还没有普通簇茧高,从而使蚕农对方格簇使用失去信心。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化大气力使用方格簇具,因此加大了方格簇具推广应用难度。

1.2 技术落实不到位

1.2.1簇具绑扎不当。目前使用的方格簇一般为156孔,簇具长55cm,宽41cm,正确地绑扎方法将长边(55cm)左右绑扎,而个别蚕农长边上下绑扎,营茧左右面窄小,使蚕在方格簇框内营竖形茧,从而导致薄头茧增多、上车茧率低,同时增加了茧丝间胶着面茧质量受到影响,解舒差缫折大。

1.2.2脱皮激素使用不当。在养蚕5龄3天后,蚕儿食桑量越来越大,劳动强度随之倍增,部分蚕农片面追求省力、省工,或因桑叶不足,在上蔟前随意加大脱皮激素使用量,目前推广使用的是山东滨阳蚕用(露水草)蚕用脱皮激素溶液,使用量为每张蚕1支,而有些户每张蚕使用4-6支,加快了蚕儿成熟速度,导致蚕儿食桑不足,茧层薄,由于成熟快缩短了蚕儿寻找营茧合适位置的时间,双宫茧、畸形茧、柴印茧增多,降低了蚕茧质量,缩短了方格簇使用年限。

1.2.3方格簇使用不规范。个别蚕农在上蔟前正确地使用了脱皮激素后,将方格簇平铺于蚕座上,然后用报纸一盖让蚕儿结茧,3天后才在簇室搁挂清场,导致双宫茧、畸形茧、柴印茧、黄斑茧等下茧增多,降低了养蚕效益。

1.2.4忽视簇中管理。有些蚕农由于簇室较小,簇片搁挂间距过小,使簇具之间相互串着营茧,在簇片之间营茧,使方格簇具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失去方格簇营茧的意义。一般搁挂簇片间距应在10-15cm。

1.3 簇具保管不当。方格簇使用后保管不当是影响方格簇具持续使用的最大隐患,由于部分蚕农蚕室条件太差,有的将簇具随意乱堆乱放,有的在方格簇使用后不进行合理处理、整理造成簇具遗失,有的贮存离地面较近,通风排湿差,簇具受潮,有的保管不妥,鼠害严重,簇具受损,这些现象降低了方格簇具使用寿命,影响再次使用效果。

2 改进措施

2.1 加强宣传引导。多年蚕桑生产实践证明,使用方格簇上簇结茧具有减少畸形茧、柴印茧、黄斑茧和双宫茧,且为横营茧,茧形大小均匀,茧层薄厚均匀,体内残存丝量少,茧层量高,粒茧解舒丝长平均长度增加180-260m,可节省用工30%以上,一次投多年使用的诸多优点,深受广大蚕农偏爱。加大宣传提高蚕茧质量的重要性,宣讲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茧丝绸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商运发〔2013〕358号)精神,增强蚕农发展蚕桑产业信心和决心,推广方格簇技术,生产优质蚕茧是提高蚕桑生产效益的关键,也是蚕农增收的有力保证。同时加强项目优惠政策、扶持蚕农积极推广使用方格簇。

2.2 强化技术培训。选择优良簇具和规范使用是提高蚕茧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充分发挥县蚕桑工作站、镇蚕技推广站、蚕桑专业合作社和蚕桑生产示范户四级服务网络为平台和 “专家指导、典型引导、利益诱导、蚕农互动”的蚕农培训模式,聘请省市蚕桑专家、示范户开展技术培训,在培训形式上坚持办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印发技术资料与蚕桑科教片相结合,典型示范与现身说法相结合,通过培训全面提高蚕农规范化使用方格簇具技术水平和使用效果,促进鲜蚕茧质量进一步提升。

2.3 加大价格导向。在鲜茧收购中,严格执行收茧政策,做到优质优价,劣质低价,充分发挥收购价格的导向作用,坚决杜绝优茧劣茧一个价的不规范行为,执行价格政策,拉大1-3元的价格级差。制定优惠政策,利用项目资金,本着扶优扶强的原则,加大方格簇推广扶持,并加强鲜茧收购人管理,向蚕农不断传递信息增强产品质量意识,让蚕农真正在推广使用方格簇具上尝到甜头,激发蚕农使用方格簇具的积极性,全面落实方格簇结茧先进技术,使蚕茧由“数量型”向“优质高效”转变,实现蚕农与蚕茧收购单位双赢。

作者简介:刘勋勃,男,(1967-),大专学历,农艺师,从事蚕桑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改进措施存在问题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主变冷却器全停跳闸事故分析及改进措施
压片机加料器充填叶轮的改进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