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2017-02-07 03:01李涛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22期
关键词:春小麦高产技术

李涛

[摘 要] 春小麦是我国新疆地区特有一种小麦种植模式,春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有其独特的种植要求,对小麦品种要求较高,在品种选择过程中应该选择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缩短小麦生育周期,保证小麦产量和品质。本文主要结合生产实际,以新春18号春小麦为例,就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关键词] 春小麦 品种 高产 栽培 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158-01

近年来,随着农资价格的大幅上涨,农民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耕种的收入不断减少,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受挫,为保障小麦种植效益,我镇一直以来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分析、发布国家政策、种植意向和主要农产品市场趋势预测,通过各种媒介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农民调整好种植结构。在技术上加大优良品种、成熟技术和栽培模式的推广,按照区域布局要求,通过建立百亩核心示范方、千亩示范区、万亩辐射区,发挥示范带动效益,实现春小麦优质、高产、高效。

1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1.1 选地整地

选择中上等土地作为种植地,深秋季节深翻土地,施入基肥。基肥施入应该结合测土配方结果科学施肥,一般情况下,结合犁地,每亩施入完全腐熟的农家肥2000kg左右,尿素8-10kg,均匀撒播到土壤表面,如果土壤是沙壤土或者壤土,每亩还应该施入硫酸钾3-5kg,随犁地深翻到土壤低下;整地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待播。对于田间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块,在播种前应该做好封闭除草工作。选择使用40%的燕麦畏180g兑水16kg在地面均匀喷雾。喷施后第二天既可以播种。

1.2 做好种子处理工作

科学选种。在播种前进行选种,要清除种子中的夹杂物、瘪粒和不饱满的种子,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做好药剂拌种。为有效地防止小麦腥黑穗病和散黑穗病发生,播前必须进行药剂拌种。每百公斤种子用15%粉锈宁或拌种双200g至300g进行拌种。可直接将粉剂加入种子中拌匀,使每粒种子均能粘上药剂。对于有条件的种植户我们推荐使用包衣种子。品种选择中早熟春小麦新春18号,大穗型,白粒,株高85cm左右,穗长9cm,穗纺锤形,每亩40万穗左右,每穗粒数30-32粒,千粒重50g左右。一般亩产440kg左右。蛋白质含量15.3%,湿面筋含量36.7%,沉降值33.1毫升,容重833克/升。中抗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耐干热风。

1.3 适时播种

土壤水分适宜,机具能够下地时就可进行播种。春小麦播种越早越好,因为早播春小麦生育期长,且早春气温较低,有利于分蘖的形成和次生根的增加,植株吸收的肥料多,麦苗生长健壮,在整地质量和播种质量较好的情况下,播种量控制在每亩22kg-25kg,亩保苗需达到35万株左右。春小麦的播种深度适当要浅,一般情况下播深3cm至4cm,播种方式以20cm等行距条播。同时,在播种时应每亩带种肥(磷酸二铵)12kg至15kg,尿素3kg至5kg。

1.4 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1.4.1做好灌溉工作

春小麦生育周期比较短,因此,要结合小麦品种特性,及时灌溉。一般在春小麦生长25天后,小麦苗生长到两叶一心时就要及时灌溉了。结合第一次灌溉每亩施入尿素10-13kg,促进小麦根系生长,保证小麦多分蘖,10-15天后,应该及时进行第二次灌溉,结合田间小麦苗生长情况,对于长势较弱的麦田应该每亩追施尿素8-10kg,后期结合小麦生长情况,对长势较弱的小麦苗进行第三次灌溉,同时施入适量尿素。对于生长旺盛的小麦田可以不进行第三次灌溉和施肥,避免小麦徒长而引起后期的倒伏。小麦进入抽穗期期后要结合田间墒情和气候环境,适时进行第四次灌溉,避免抽穗期遇到干旱而引起春小麦减产,同时,还要结合田间墒情,浇好麦黄水,采用大水快灌的方式,促进小麦结实,应该避免在高温干旱的中午和大风大雨解决灌溉,避免引起小麦倒伏。

1.4.2做好化学防控工作

做好小麦生长调节工作。春小麦播种量大,对于长势较好的春小麦进入拔节期之后要及时进行化学防控,避免引起春小麦徒长。一般情况下每亩使用矮壮素200-250g兑水16kg进行叶片喷施,在小麦拔节期开始使用,到孕穗期停止;做好化学除草工作。在小麦拔节期前后要及时进行化学除草,结合田间杂草类型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同时要确定合适的除草剂用量,避免药剂对小麦生长造成危害。

2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春小麦病虫害主要白粉病、锈病、蚜虫等几种。针对这些病虫害在做好农业防治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做好化学防治工作。对于白粉病在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10亿CFU枯草芽孢杆菌1000-1500倍液,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叶面均匀喷雾,或者使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100g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g,加磷酸二氢钾80-100克或壳聚糖50g,混匀后兑水30-45kg均匀喷雾,一般喷药1-2次;对于小麦锈病主要是叶锈病和条锈病。可以选择使用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可兼治条锈病、秆锈病和白粉病,隔10-20天1次,防治1-2次。小麦条锈病可以使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丙环唑乳油进行喷雾防治;再次,对于小麦蚜虫百株蚜量上升到500头时可以选择使用10%吡虫啉2000-2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1500倍液,或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0-30g进行防治。

猜你喜欢
春小麦高产技术
早春小麦田间管理抓哪些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西藏春小麦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春小麦复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冬小麦和春小麦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