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图像教学,提高综合能力

2017-02-13 16:14蔡泽群
师道·教研 2016年9期
关键词:物理量重力物理

蔡泽群

物理教学的主要问题是物理概念的教学和物理规律及研究方法的教学,初中学生要真正理解物理规律和各物理量的物理含义有一定难度。物理图像的方法就是运用函数图像来描述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直观地描述物理过程、形象地展示物理规律,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物理教学方法。图像法往往能把一个物理问题的多个相关因素同时展现出来,既有利于对相关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助于正确地把握相关物理量间的定性、定量关系,由此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用图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是众多的物理研究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引起学生注意,启迪学生思维,提高解题技能和运算速度上也都有很大帮助。图像题,因其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对信息收集、归纳、处理的能力成了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为此,教师有必要把物理课涉及到的图像问题加以归纳和总结。本文围绕物理教学分析图像法的教学和重要应用。

一、依据图像的物理含义,把握教材中物理图像的教学

函数图像已经在物理教科书中明确要求学生会用实验数据作出函数图像,并通过对图像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某一物理现象的变化过程及特征,或得出某一结论,或找出内在的规律等。教材中物理图像的内容主要有: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水的沸腾的特点、海波的熔化等。教师在教学分析函数图像时务必要教会学生读懂坐标图,理解图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力求做到讲清、讲全、讲透。清:首先必须搞清楚纵轴和横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图像中点、线的意义等,图像的物理意义要讲清;全:一个物理图像中所隐含的所有物理信息要分析全面,让学生对整个图像的物理意义有一个整体的理解;透:讲到一个图像时,应能举一反三把这个图像与前面学过的类似的图像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对图像有一个横向和纵向的把握。新课标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关于函数图像的教学可以简单归纳为两个方面。

1. 利用图像演示物理变化过程,把握变化规律

函数图像具有形象、直观、动态变化过程清晰等特点,能使物理问题简化明了,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变化过程,避免一些知识死记硬背,学会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 通过实验数据,利用函数图像分析数据得出准确的结论

很多时候单凭数据不能得出很准确的结论,通过描点作出图像,就很轻松了,而且能明确几个物理之间的关系。如教材第十三章第二节重力中“在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把质量不同的钩码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测量它们所受的重力,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然后将表格中每组数据作为点的坐标,在图像中标出表示这些坐标的点,用平滑的直线顺次连接这些点,就可得到一个重力与质量关系的一次函数图像,如下表所示。从本题图像中可以发现G与m成正比,G/m=10N/kg,在物理中可用表达式G=mg表示重力。根据图像得出的结论:物体所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利用图像法,提高了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对实验结论的理解感性化,一目了然。

二、解读图像, 升华知识, 提高综合能力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常地把对物理概念、定义、规律、定律等的教学图像化。对教材中物理图像进行归纳整理,详加分析,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物理原理、物理规律的理解。教会学生掌握解读图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全面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函数图像在初中物理中已经很明显地显示出它自身的重要性。图像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识图、建图、用图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通过长期训练,学生能正确利用图像解决问题,开拓思路,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一些由教材知识内容、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拓展的物理图像题目,有针对性让学生训练。如: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p—h)关系的图像。

通过物理图像多种题目类型的训练,数理结合,图像法和解析法有机结合,学生的综合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罗峰

猜你喜欢
物理量重力物理
疯狂过山车——重力是什么
只因是物理
巧用求差法判断电路中物理量大小
仰斜式重力挡土墙稳定计算复核
电场中六个常见物理量的大小比较
我不是教物理的
关于圆盘状物体的几个物理量的计算
重力异常向上延拓中Poisson积分离散化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