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贷联动:科技金融新模式

2017-02-15 20:01韩晓宇
银行家 2017年1期
关键词:投贷初创科创

韩晓宇

俗话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这或许是众多初创型科技企业面临的尴尬。CBInsights与KPMG联合发布的全球风投报告显示,2015年风投机构共向中国创业公司投资370亿美元,向美国投资680亿美元,我国创业公司融资体量已达到美国的54%,诉求非常強。但是,截至2016年9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境内企业贷款总余额比例仅19%。究其原因,传统商业银行授信审批是以企业过去盈利情况、历史信用记录、贷款抵押物是否充足等作为重要的评估依据。而创新型企业多缺乏不动产抵押,尚未实现盈利,时刻面临各种风险,破产失败的风险较高。商业银行在向这类企业贷款时,存在明显的收益与风险不匹配现象。

对于初创型科技企业而言,既没有可抵押的资产,也没有可信的信用记录,上市融资的路注定那么遥远,银行借款的门槛总是那么严苛,而“天使”的垂顾更需要等待运气。某种程度上,初创型科技企业融资之难甚于一般的小微企业。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日益受到高层的关注。

2016年3月,银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针对我国很多高科技创新企业在初创阶段没有资本金,银行贷款进入风险又较大的情况,银行也必须有所作为。2016年4月,银监会等联合发布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2016年年底,作为《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中试点的十家试点银行将有一批“投贷联动”案例会落地。目前,试点地区和试点银行已按要求报送了试点实施方案,国务院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复相关银行成立专业化投资公司,开展股权投资业务。

投贷联动通过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的融合,不仅能够相互激荡、互为补充,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充分激发创业创新活力源泉,而且将“裂变式”地激活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活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促进经济社会提质增效。

投贷联动同样也是多层次金融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质上是在政府、银行及科创企业三方之间的利益激励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对于科创企业来说,通过企业未来成长的预期增值为企业获取现时融资,可以满足企业在成长期的资金需求,同时债务融资又能间接提升企业的股权投资价值;对于银行来说,由于科创企业轻资产、高成长性以及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要建立属于科创金融独立的组织机构、运作流程、风控标准与技术方法,以避免与传统信贷文化产生剧烈冲突。因此,科创金融体系通过股权投资未来的预期收益,对债务性融资进行了风险补偿,拓展了金融产品的风险收益有效边界,提高了对于成长类客户的金融服务能力;对于政府来说,投贷联动作为政府推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重要选择,架起了商业银行与科创企业的桥梁,从实际层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推进,成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解除金融抑制的助推器,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投贷联动也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投贷联动模式的推动凸显了银行在科创企业融资过程中愈加重要的地位。

在投贷联动业务的发展上, 国家战略规划和基层实践探索已经开始良好互动,创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更好地促进了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为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动力机制。通过积极拓展创投类企业的投贷联动业务,可以帮助商业银行进入新的细分市场、拓展新的客户,实现信贷业务、投资业务的新机遇,实现分享新经济成长的成果与自身的经营转型,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助力供给侧改革取得更大成功。

猜你喜欢
投贷初创科创
“初创”杯喜剧大赛
科创走廊“乘风起”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初创企业的估值与融资问题
天津市设立投贷联动风险缓释资金池鼓励银行开展外部投贷联动业务
全球科创中心“上海方案”出炉
投贷联动模式分析
投贷联动模式分析
京沪初创企业领跑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