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探讨

2017-02-16 03:58安徽省合肥市庆平希望学校杨晓凡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14期
关键词:美的文本阅读教学

安徽省合肥市庆平希望学校 杨晓凡

小学语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探讨

安徽省合肥市庆平希望学校 杨晓凡

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体验美的本质,感受和追求、创造美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以审美的态度对待阅读教学,挖掘和提炼文本中蕴含着的深厚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创造令人愉悦的审美氛围,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最终达到语文阅读教学的完美教学状态,让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享受美和创造美的过程,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

小学语文;审美性阅读

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体验美的本质,感受和追求、创造美的过程。小学语文文本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富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种重要材料。因此,教师应当以审美的态度对待阅读教学,挖掘和提炼文本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创造令人愉悦的审美氛围,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在情趣盎然的审美过程中延伸审美想象力,诱发审美体验和感受,让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享受美和创造美的过程,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

一、饱蘸激情,激发审美情感

加强语文教学中的美教育,不仅能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陶冶学生情操,而且能迅速把学生带入文章特定的情景中,进入审美过程,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极富感情地朗读,忘我、醉心入情地讲解,不仅能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拨动学生心灵之琴弦,增强教学的感染力,而且能激起学生学习文本的内驱力,在了解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如《花瓣飘香》一课教学时,在背景音乐《爱的奉献》的衬托下,我深情地朗读着《母爱》这首洋溢着浓浓亲情的诗歌。优美抒情的音乐,深情的朗读,不仅深深地感染了学生,灵魂带来了触动和感染,也使得学生深深地沉浸在母爱的气氛中,与文中的小女孩产生共鸣,吸引着学生一如作者的视线,去走近文中那可爱的女孩,追寻她的行为、聆听她的解说、感受她的真情……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小女孩那热爱父母的高尚情操,感受着洋溢的浓浓亲情……这样,学生心中的爱被点亮,如花香般在心间弥漫开来……

二、创设情境,培养审美情趣

愉悦的审美情境对于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愉悦的审美环境,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积极参与,而且能激发、感染、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促进良好的审美情绪的形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精彩的画面、生动的表演和多媒体的使用,创建一个审美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形象和生动的气氛之中,使学生精神上产生共鸣, 激起学生学习文本的内驱力。

如《三亚落日》这篇散文,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创建了一个审美情境,让学生随着轻柔、抒情的轻音乐欣赏一幅幅美轮美奂的“三亚落日”的画卷。学生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仿佛来到了美丽的三亚,在审美愉悦中得到陶冶,产生强烈的精神享受,自然会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中,敞开心灵与作者、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文本的内驱力,激发、感染、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走进文本去进行审美鉴赏,使学生感受文本美的语言,接受文本美的浸润,从而达到语文学习审美化的目的。

三、渲染氛围,诱发审美体验

渲染气氛有利于学生情感、情绪的感染和调动,促进审美情趣和审美体验的生成,从而完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让学生享受审美快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生动、亲切、动人的语言,感兴趣的故事,形象的动作表演等,创造一种审美情境,呈现审美氛围。情境氛围让学生在情感感染的同时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诱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构建良好的审美心理结构。

如《西湖》一课的导入教学,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西湖的图画,在《西湖春晓》这首优美的乐曲伴奏下,我声情并茂地朗诵古代诗人赞美西湖的佳句,使学生内心击荡起水波不惊的涟漪,由此激发了学生亲近西湖、热爱生活、憧憬未来和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所以,借用音乐、图片等来烘托渲染,创造一种审美情境,学生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审美主体在情感共鸣中,在和谐愉悦的陶冶中得到美,产生了强烈的审美欲望,诱发了学生急于走进文本去进行审美鉴赏的欲望。

四、开拓空间,舒展审美想象

审美想象是审美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善于创造一个舒适、和谐、民主的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想象和联想的自由,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把内心的想象和情感深入参与到文本意义的重建和美的创造之中,在不断积淀的内化和外化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和扩大审美心理。

如《孔子游春》一课的教学后,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跟随孔子一起来到三千年前的泗水河边,像孔子那样深情地赞一赞心目中的水。“水滋润万物,孕育天地,它好像很无私。”“小可成滴,大可成洋,它好像很有气量。” “水滴穿岩石,它好像很有勇气。”……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在想象水的其他品性中,水的品行自然如汩汩甘泉流进了学生的心田,从而使文本的情感之美触及学生的心灵,对文本的理解也得以进一步深化。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文本中蕴含着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努力营造出一种愉悦的审美氛围,突出语文教育的审美特征,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美感。通过审美化教学,学生可以感受美,了解美,用热情创造美,引导他们在美的世界中行走,使语言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享受美和创造美的过程,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使他们在美的环境中成长,最终达到语文阅读教学的完美教学状态。

[1]黄芳.审美性阅读:让诗意与深刻美美共生[J].基础教育研究,2012(16).

[2]谢存合.创造审美情境搞好语文教学[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24).

[3]唐云霞.让语文教学催绽学生的审美花朵[J]语文学刊,2012(12).

[4]李晓民.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构建略谈[J]. 亚太教育,2015(4).

[5]吕元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8).

[6]李悦.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7).

猜你喜欢
美的文本阅读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