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对国学经典感兴趣
——浅谈家庭和学校的影响

2017-02-16 03:58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曾振虹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14期
关键词:国学人文家庭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 曾振虹

如何让孩子对国学经典感兴趣
——浅谈家庭和学校的影响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 曾振虹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这一条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明珠,这些明珠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学经典,这些国学经典对我们炎黄子孙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是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小学阶段,我们让小学生来诵读国学经典,可以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这些国学经典会影响学生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甚至是一辈子。在诵读国学经典的时候,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能够让学生对中华文化感兴趣,意义重大。

学生;家庭;学校;国学经典

良好的人文素养是现代公民应该具有的素质,但现实的情况却很糟糕。基于此,本人认为现代人文素养应该从小抓起,从学生时代抓起。那如何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呢?诵读国学经典对孩子文化底蕴的形成和人文素养的培养都有着极大的作用,但国学经典对于孩子来说显得有些生涩、枯燥。那如何提高孩子诵读国学经典的兴趣呢?这次我们简单地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来谈一谈。

一、家庭

家庭教育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特别是对于依赖家庭更多的小学生而言。

1.提升家长自身素养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每一位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道理,家长自身水平和孩子的国学水平息息相关,父母若在家打打麻将、玩玩游戏,相信其国学知识很难提高。作为家长,在家里更多的是要以身作则,多多学习经典国学,“打铁还要自声硬”,家长希望孩子成才,就需要有正确的教育方式,榜样的作用特别重要。

2.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家庭中,父母能够有一定的国学知识,在家中为孩子答疑解惑,相信孩子的国学知识会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这种良好的氛围会在家庭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不断地促使孩子学习国学知识,在这样的熏陶下,孩子的人文素养自然而然地就会慢慢提高。可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至关重要的。

3.家庭对学校要积极配合

对于孩子来说,他的成长都是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积极配合促进而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配合得好,才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就需要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若家长积极配合,相信学校开展的诵读国学经典活动能够顺利展开。

二、学校

1.创设国学氛围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开展诵读国学经典的活动中,本人就特别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国学经典给他们的印象是枯燥的、乏味的。作为教师,就要将学生的这种观念稍微扭转。如何做呢?有趣的故事是学生喜爱的,一个个故事可以抓住学生的心,能让学生积极思考,对接下来的故事充满期待。当我在教学“孟母三迁”的时候,给学生介绍了孟母为了孟子能够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三次搬家。为什么孟母会多次搬家?搬家的原因是什么呢?介绍了一点背景资料后,接下来让学生思考,让学生想想搬家的原因会有哪些。学生对这些就异常感兴趣,讨论热烈。

我们还办起了诵读国学经典的黑板报,不管是在校园内还是在教室中,都有着浓浓的学习国学的氛围。我们还让学生做手抄报等。这样的学习国学经典的氛围,使孩子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受到洗涤。

2.制定规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良好的规则、制度对于孩子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坚持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有利。在班级中,孩子学习国学经典都有一个伙伴,伙伴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每天早上都有相应的早读,每一个孩子都要读经典。此外,每一周都要反馈,组长记录组员的学习情况。这样的制定规则,对于孩子学习国学经典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树立榜样

教师的言行对于学生来说影响很大,自然也是学生心目中最大的榜样。作为教师,要想和自己的学生谈古论今,谈论经典国学,那自身必须要有深厚的国学素养。作为老师,也要从基础做起,踏踏实实地读书,自己做做读书笔记。学校也可以组织读书会,鼓励教师多多阅读国学经典,交流心得。老师和学生一起诵读国学经典,相信国学经典能走进每一个人的内心,孩子的人文素养将得到提升。

开展诵读国学经典活动以来,在家庭和学校的一起努力下,学生不仅掌握了丰富的国学知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加熟悉,名言名句信手拈来,语言也开始丰富起来,而且学习的积极性也开始提升了。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气质在不断地提升,如:在路上遇到老师都会主动问好,在写作文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引经据典,在与人交流时会不时地蹦出名言佳句。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国学经典确实能够感染和净化学生的心灵。国学经典增加了学生的国学知识,净化着学生的心灵,全面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1]赵欣.小学生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情感培养的思考[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02).

[2]刘守旗.“以孩子为本”.现代家庭教育的新理念[J].中国家庭教育,2003(02).

[3]刘旭坤.在古代诗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12).

猜你喜欢
国学人文家庭
“垂”改成“掉”,好不好?
家庭“煮”夫
人文绍兴
恋练有词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