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县鲜食葡萄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2017-02-16 11:40李靖军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7年1期
关键词:发生规律综合防治白粉病

摘要:本文描述了葡萄白粉病的症状。调查分析宾川县葡萄白粉病发生规律,4月上旬初花期,葡萄叶部开始发生白粉病,有两个发病盛期,第一个发病盛期是5月中旬至7月中旬,生育期处于幼果期五成成熟期,第二个发病期是8月中旬至9月中旬,生育期处于收获期至枝条老化期;4月中旬幼果期葡萄穗部白粉病开始发病,5月中旬至7月上旬即葡萄幼果期至5成成熟期为发病盛期。调查葡萄白粉病的发生危害情况,分析得出:葡萄白粉病的发生与干旱密切相关,干旱是引起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栽培管理差的果园发病会较重。研究出清除病残体、加强田间管理、做好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葡萄;白粉病;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63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02.018

葡萄是賓川县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水果产业,目前已成为宾川县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重要水果产业,2016年种植面积达18.6万亩、挂果面积17.2万亩,总产50.36万吨,实现产值40.56亿元,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县级鲜食葡萄产区。但是由于葡萄白粉病的普遍发生,严重影响葡萄植株的生长发育和葡萄产量的提高。通过几年的研究,分析出葡萄白粉病危害情况及发病条件,研究出葡萄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应用于葡萄生产,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

1 葡萄白粉病症状及病原

叶片染病时,开始在表面上长出灰白色病斑,逐步形成面粉状的霉,严重时叶片焦枯。果实受害后表面出现褐色网状花纹并覆盖一层白色粉末;果实停止生长,染病较重时果粒变畸形,果小而味酸。果实长大后,在多雨时感病,病处纵向裂开后易被腐生菌感染而腐烂。葡萄白粉病菌属于子囊菌亚门真菌、葡萄钩丝壳菌(UncinuLanecatr(Schw)Burr)。

2 葡萄白粉病发生规律调查

2.1葡萄叶部白粉病调查结果

发病初期在4月中旬,生育期处于盛花期,病叶率2.00%、病情指数0.22;发病盛期有两个,一是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生育期处于幼果期至着色期,发病高峰期是5月26日,生育期处于硬核期,病叶率16.00%、病情指数4.28。二是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生育期处于枝条老化期,病叶率18.00%、病情指数3.46。

2.2葡萄穗部白粉病调查结果

发病初期4月中旬,生育期处于幼果期,病穗率10.00%、病情指数0.11,病粒率0.87%;发病盛期5月下旬至7月初,生育期处于硬核期至5~6月成熟期,发病高峰期是7月下旬,生育期处于果粒6成成熟期,病穗率40%、病情指数8.68、病粒率13.46%。7月10日后病情指数没有增长,7月22日后病粒率没有增长。

2.3葡萄白粉病发生规律

根据调查结果,葡萄叶部白粉病在4月上旬,初花期开始发病,出现两个发病盛期,第一个是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生育期处于幼果期至5成成熟期,第二个是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生育期处于收获期至枝条老化期;葡萄穗部白粉病在4月中旬幼果期开始发病,5月中旬至7月上旬,葡萄幼果期至6成成熟期为发病盛期。

3 葡萄白粉病发生危害情况及发病条件

3.1葡萄白粉病发生危害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葡萄白粉病菌侵染所有的绿色幼嫩组织,嫩叶、新梢及幼果易感病,老熟叶片和果实着色后很少发病。病害可影响葡萄生长和果实发育,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植株抗寒性下降。

3.2 发病条件

3.2.1 气候条件 葡萄白粉病的发生与降雨密切相关,如果雨水来得早、发病就推迟,进入雨季早,降水多,发病就较轻。进入雨季后,空气湿度低病害就轻,是一种较为耐旱的病害。所以,葡萄生长季节干旱的种植区,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对于雨水中等的葡萄种植区,遇到干旱年份,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机会就大;生长季节雨水多的地区,白粉病流行的机会就小。干旱或雨后干旱或干湿交替有利于白粉病的流行。

3.2.2 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与白粉病发生的轻重密切相关,如种植密度高、蔓叶徒长和通风透光条件差均有利于发病,偏施氮肥,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和树势衰退有利于发病,干旱的葡萄园发病重。

4 葡萄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

4.1适时清园

秋季采收后,及时清园,彻底清除果园中落叶、病枝、病果等并喷洒石硫合剂;生长期发病季节,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带出果园集中烧毁;春季葡萄树液流动时喷洒石硫合剂;生长期发病季节,及时摘除病叶、病果、病梢等。

4.2加强栽培管理

田间多施有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严格控制氮肥的使用,提高树体抗病能力;科学利用修剪技术,生长期适时预防白粉病,并合理留枝留果,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干旱的果园及时灌水。

4.3科学使用药剂防治

注重前期预防,重点是抓好2~3次清园,在采果后、修剪后、萌芽绒球期各喷雾1次石硫合剂。发病初期用50%硫磺悬浮剂300~500倍液或醚菌酯水分散剂3000~4000倍液或12.5%烯唑醇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或2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000~50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每10~15天一次,连防3~4次。

参考文献

[1]赵奎华.葡萄病虫害原色图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吕佩珂.中国果树病虫害原色图谱[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李靖军,白族,本科学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学。

猜你喜欢
发生规律综合防治白粉病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
小麦蚜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
黄瓜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