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考察研究

2017-02-17 17:17叶尔肯古丽·木哈林木
青年时代 2017年3期
关键词: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叶尔肯古丽·木哈林木

摘 要:哈萨克族人民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独特的民族文化。近年来,国家、新疆自治区对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的研究和保护表示出高度的重视和关心,对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的流失,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保护研究机构需要培养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深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关键词: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引言

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位于甘肃酒泉地区,是甘肃省唯一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截止2014年,哈萨克族人3700人,占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34.8%。在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承担着一定的使命,有责任做好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的研究和保护,继续发扬和传承哈萨克族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民族的血脉。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作为甘肃唯一一个哈萨克族自治县,由县文化馆为主研究保护机构,努力做好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保护。民族风情园、民俗博物馆,常态化赛马会、周周乐、文化下乡、第九届哈萨克式摔跤亚洲锦标赛、哈萨克美食文化节,全国三个哈萨克族自治县阿肯阿依特斯,阿克塞哈萨克族文学奖评选等文化活动的举行,让民众对哈萨克族民族文化有深刻地认识,也让哈萨克族的孩子能够耳濡目染,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一)阿克塞县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情况

阿克塞县自2008年正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以来,已有故事、长诗、谚语、谎歌、民歌、铁尔麦、呼麦、劳动舞、黑走马、狗熊舞、阿依特斯、图案等民族文化;折刀、刺绣、乐器、服饰、奶制品、风干羊肉、毡房、接骨、雕刻等民族技艺;狩猎、婚礼、葬礼、部落系谱、念经、祷告(巴塔)、那吾热孜节、赛马、叼羊、姑娘追、沃尔铁克等民族习俗,共32项被列入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孕育着一个独具特色的民族,也是哈萨克族的非物质文化丰富多彩,其体现了哈萨克族独特的民族性,也体现了其历史文化发展的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是哈萨克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和认可,国家、新疆、甘肃等研究保护机构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做好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

(二)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1.制定完善的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不断要做好其保护工作,还需要做好继承发展工作,并且创造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因此,全国各地在努力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且给予一定的财政经费。国家和各地政府要适宜地制定完善的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努力做好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2.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随着互联网信息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加速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进程。全国各地也在努力地做好哈萨克族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普查工作,并系统地整理。例如纪录片的摄影、广播电台的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都有效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进程。互联网技术可以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保护工作的效率,扩大哈萨克族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传播和继承。

3.提高人才队伍的职业素养

哈萨克族人民在全国人口中相对较少,并且各地区也相对分散,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出现了队伍老化、专业人才匮乏等情况,不利于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建设。国家和各地方要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傳播建设。2011年6月,阿克塞文化馆按照文化部及省文化厅相关要求,组织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工作。确定阿肯阿依特斯传承人库莱木、沃尔斯汉2名,积极有效地推动了阿肯阿依特斯传承和发展。

4.建立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

哈萨克族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哈萨克族逐渐定居城市,各县市的哈萨克族传统文化也成了当地的特色旅游发展项目。这是保护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一个很好的契机。各县市根据当地经济情况和民俗风情建立独特的哈萨克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阿克塞县通过阿克塞哈萨克族民族博物馆、常态化赛马会和水上乐园项目的建立,成功申报了库姆塔克国家级沙漠公园,充分发挥哈萨克族独特的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这极好地保护了哈萨克族传统文化,也促进了当地民众和外来旅游人员对哈萨克族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了解认识。

5.开发生产性地保护工作

例如阿克塞县申遗成功的奶制品、风干羊肉、雕刻等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开发利用进行保护,并运用到社会各个民族各个阶层民众中,是可以极大地推动哈萨克族文化传播利用的。既可以起到文化保护的作用,还可以创造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哈萨克族传统文化是哈萨克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哈萨克族人民和全国各研究保护人员的努力下,哈萨克族文化得以完整地传承发展。要做好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哈萨克族人民做好老师,既要教好家族的孩子,让他们从小耳濡目染,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还需要做好社会民众的教师,乐于分享哈萨克族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让社会民众对哈萨克族文化深入了解和认识。

猜你喜欢
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动述论
哈萨克族谚语在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中应用及实践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56个民族56枝花 哈萨克族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民俗文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