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去无痕,尘埃遍地
——星星访谈(星星V陈茂慧)

2017-02-18 09:26星星,陈茂慧
星星·散文诗 2017年27期
关键词:边缘性诗性体裁

风去无痕,尘埃遍地
——星星访谈(星星V陈茂慧)

星星:请问,您为什么要写散文诗?您的写作以哪种体裁为主?

陈茂慧:我家老房子有个木板阁楼。小时候,我经常一个人偷偷爬楼梯上阁楼,躲在里面翻看。我深深地被那些故事所吸引,并在自己的脑子里充满了各种幻想,种种幻想让我有一种想要表达的欲望。我用笔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有时是几句话,有时是一大段。至今还有好几本上学时记录的本子。这大概就是我文学的启蒙。我从未想过自己将来能走上文学道路。那时也不知道自己所写的也许就是散文诗。我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参加工作的,因为工作单位宣传报道的需要,也因为自己的爱好,我写了一些短章,那时更多的是一些励志性的短文,发在内刊上,后来渐渐地往外面的刊物上投稿。在《黄河诗报》《山东文学》等刊物陆续发表了一些诗歌、散文诗作品。那时,便渐渐地觉得散文诗更能表达我的所想所悟,它比诗歌更灵活,更灵动。我没有想更多,只是觉得散文诗更适合我,写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这些年来,各种文学体裁我都尝试过,我还是比较喜欢散文诗,并以写散文诗为主、为乐。

星星:散文诗是一种边缘性的文学体裁,很多人并不看好散文诗的发展,您怎么看?

陈茂慧:是的,散文诗的边缘性,决定了它的尴尬性。我曾以散文诗集参加省里的一个奖项评比,本是申报的诗歌类,后来却把它归到了散文类。有次参加一个诗歌活动,听诗友在相互调侃:“你是写散文诗的吧?”“你才是写散文诗的呢!”仿佛写散文诗是件丢人的事情。其实散文诗这种文体,世界上很多著名的诗人比如泰戈尔、纪伯伦等都写过,并有著作存世,鲁讯也有《野草》。为什么散文诗并不为大多数人看好呢?我想大概原因有二:一是有影响的散文诗作品和作家还是太少;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散文诗人尽管也使出浑身解数对散文诗这种文体变革进行探索,但这种探索还是不够大胆。

星星:您认为散文诗的路子需要进行怎样的探索?

陈茂慧:我坚持写了二十多年的散文诗了,我开始几年的散文诗,有朋友称赞:你的散文诗真实、自然、质朴、有激情。后来我的散文诗有评论家说:你的语言精美,玲珑婉转,音韵铿锵,节奏循环往复,有节奏美。再后来说“在庸常的时光中思考人生本质”“能够避开那些毫无诗意的苍白写作,并以诗意投映内心,完成在现实里的精神自洁,还原诗性灵魂对于生命的感知”。现在,有评论者说我的散文诗“具有禅宗式诗性智慧”。我想这些都是不够的,我正在试图拓宽自己的题材领域。精神有精神的高蹈,然,精神只有附着于现实之上,才能让诗意得到完美的呈现与抵达。

星星:您认为散文诗的未来会怎样?

陈茂慧:近几年,通过一些散文诗人与作家的努力,写作散文诗的诗人越来越多了,散文诗作品也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繁荣景象,散文诗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了,但是从根本上还是没有改变它从属的地位。我不会盲目地认为它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或即将到来,散文诗的发展尚需我们这代人或几代人不懈的努力。

猜你喜欢
边缘性诗性体裁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相爱相杀的人们,都得了“一种病”
诗性想象:英国当代女性小说之超验叙事
体裁融合音乐探析
诗性的叩响——罗周剧作中“诗”的重塑与探寻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论《黑暗的心》中的帝国叙事
从自信到自卑:《甜蜜蜜》和《亲爱的》的比较分析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匠心与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