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不是小问题

2017-02-18 13:54■李
教书育人 2017年25期
关键词:口算错误题目

■李 超

粗心不是小问题

■李 超

关于计算错误,相关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自己的问题只是粗心而已,然而事实并非这么简单,教师们应当深层剖析,改变这一现状。

一、学生粗心问题成因的复杂性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出现错误的原因很复杂,有多个方面的因素。首先,小学生还不够成熟,感知能力比较弱,在计算的过程中常常一眼晃过,产生一些视觉错误,会把数字、运算符号看错。其次,小学生容易受到强信息的感染,强信息很容易就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影响,当学生们吸收了与脑海中的强信息相反的信息时就会受到干扰,强信息的痕迹在心中被激活,干扰了小学生们正常的思维活动。再次,思维模式的禁锢。虽然固定的思维模式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消极方面的影响也是有的。小学生在学习了新的数学知识后,常常做知识点的迁移,用类似的旧知识帮助自己强化新定义、新概念。最后,小学生没有掌握好基础的数学概念、性质、定理或者公式等。

二、端正对于粗心问题的态度

虽然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是较为正常的,但是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教师要教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首先,要做到认真审题。审题,要求学生仔仔细细地看好题目要求,在题目中简单地标记出来,在计算过后进一步地进行检查,与题目给出的信息进行对比,经过系统的筛查之后再进行下一道题目的计算。其次,要规范书写。学生很容易就因为自己的书写潦草、看不清而在誊抄接下来的一步时就看错了数据、写错了运算符号,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当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展现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板书,为学生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示范。最后,由于学生难免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不能做到一步到位解题,教师要让学生培养好打草稿的习惯,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可以留有空白写草稿,这样也能够方便学生和老师在后来的检查中找到错误的根本,便于验算。

二、采取纠正粗心问题的策略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从正确的角度感知数学材料,要在脑海中保持清晰的认知,这一点对于记忆的长期保存和再现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在第一次接触知识点时没有摆正看待问题的角度,条理不清晰,在运用这一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错误,一旦养成习惯,即使花很大力气纠正,往往对局面改善也只是杯水车薪。因此,不论是对于数学概念的教学还是定理、法则的教学,教师都必须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们集中注意力,创造更丰富的条件让学生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其次,教师要在多个知识点中进行合理的对比,排除强信息的干扰,这样的训练更具有针对性。教师可以在作业中加入一些口算练习,进而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准确性。当然,教师应该和家长一起监督,一旦发现学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应该第一时间纠正,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日后一错再错局面的出现。一旦学生习惯于这样的错误,就很难再进行纠正,并且学生们在口算过程中与动笔计算的过程中思路是大致相同的,如果能够在口算方面进行有效地矫正,可以从整体上减少学生出错的概率。

总之,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粗心的毛病,必须要从端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做起,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并且采取加强对计算方面的监督等有效的改进措施,培养好学生仔细认真的心态,有效地提高数学计算能力,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邗江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口算错误题目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在错误中成长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
追根求源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