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创指津

2017-02-20 18:41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2017年2期
关键词:竖画弓形宝塔

张耀婷同学的作品《早梅》颜味十足。瞧瞧《勤礼碑》中的“萬、南、处”,颜字最显著的特点是横细竖粗。小作者写的这三个字同样特点鲜明,横画瘦劲有力,竖画圆润饱满,显现出颜字的魅力。

《勤礼碑》中,弓形笔画刚中有柔,是一大特色。《早梅》中的“有、聞”等字,弓形笔画明显,都是左右向内簇拥、呈内收之势,显得浑圆厚重,给人端庄之感。

同时,这幅作品笔画灵活,富于变化。小作者在把握“横细竖粗”的基础上,注意到笔画的变化,即使在同一字中,竖画的粗细也有不同。比如“萬”字下部的“冂”,左竖略细,右边的折画略粗,错落有致,富于美感。

由此可見,整幅作品既把握了颜体的特点,又融入了小作者自己的创作,是真正在“写”字,而不是描字或画字。

其实,要写好字,光揣摩字形还不够;还有一个小诀窍,就是去了解书法家。古人都说“字如其人”,颜真卿的字,就因为他的年龄、经历、心态等有变化,风格也随之产生了变化。

颜真卿的楷书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四十多岁时,他完成了传世之作《多宝塔碑》,当时是“安史之乱”前期,颜真卿坚守平原(今属山东陵县),在安禄山初露谋反苗头时,颜真卿就有了提防,暗中高筑城墙,并在墙边深挖战沟,招募壮丁,积储粮草,这叫“防患于未然”;但为了避免被察觉,他自己却做出每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不问世事的假象,这叫“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有了这些充足的准备,当叛乱爆发时,颜真卿又联络各地起兵反抗,带领兵马数十万人,致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缓解了叛军的攻势。

此时的颜真卿,作为军事统帅,意气风发,因而《多宝塔碑》笔触险峻,字的末尾像刀斧般锋利,尤其是捺画,更有“笔笔如刀”的感觉,如“外、散、大”。从这里可以看出,军旅生涯对颜真卿书法风格的直接影响。

第二个阶段大约是50-65岁,《麻姑仙坛记》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它和《多宝塔碑》比起来,笔画明显温和了许多,少了凌厉之感。此时的颜真卿在抚州刺史任上,正是仕途失意之时,因而常常生出“问道向禅”之心,不能兼济天下,他就修炼自身,在一次游览麻姑山时写下了这幅字。作品内敛含蓄、拙朴古雅,能见他当时的心境。

六十五岁以后,颜真卿的书法创作迎来了新的高峰。他创作出了《勤礼碑》,这时的颜字宽舒圆满,雍容大度,非常“平衡”。宽博而不松散,实在令人叫绝,好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含蓄圆融;但并不老态龙钟,而是以拙为巧,大智若愚。这其中容纳了他对人生、对岁月的感悟;既有一份入世的热情,也有一份出世的超脱。

看来颜真卿真是“字如其人”。有了这样的了解,你对书法学习有什么新的体会吗?

猜你喜欢
竖画弓形宝塔
红船开新宇,宝塔耀中华
降低弓形换位线圈换位尺寸偏差研究
《颜勤礼碑》名迹赏析(二)
文化宝塔 魅力绽放
是谁找回了玲珑宝塔
一次由“弓形回波”所引发的冰雹天气过程雷达特征分析
宝塔加高
行书章法浅析(五)相邻字竖画的变化
猪弓形体病的诊治
一例猪弓形体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