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尧斯的“期待视野”

2017-02-20 19:08周业兵
文学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期待视野读者

内容摘要:“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尧斯也把它作为自己文章方法论的顶梁柱。理解掌握这一概念,对于我们理解尧斯的接受理论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读者在文学史中的决定作用。

关键词:接受理论 期待视野 读者 审美距离

汉斯·罗伯特·尧斯(Hans Robert Jauss,1920—)是二十世纪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批评家,他和伊瑟尔等人共同创立了接受美学理论。1967年,他的《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这篇演说被认为是接受美学诞生的宣言。在这篇演说中,他对当时联邦德国文学理论研究中风行的“本文批评学派”进行了严谨而猛烈地批评,进而架构了接受美学的最初轮廓以及接受美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对象、目的和方法。他认为历史的文学理论研究都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文学理论研究不应该以作者或文本本身为中心,应确立读者的中心地位,这种新的理论研究的方法。这种新观点一经提出,就在联邦德国的文艺理论界掀起了一场风暴,这种理论和研究方法因其新颖、独树一帜而轰动欧洲,并迅速席卷整个世界,美国的一位著名文学评论家霍拉勃先生说:“从马克思主义者到传统批评家,从古典学者、中世纪学者到现代专家,每一种方法论,每一个文学领域,无不响应了接受美学理论提出的挑战”。[1]正因为此,文学理论界普遍认为尧斯接受美学创始人和代表。尧斯的一生都在他的接受美学理论研究领域耕耘不辍,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接受理论中,他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概念,而“期待视野”是最重要的一个,也被看作是尧斯接受美学理论的脊梁和核心。

一.“期待视野”概念的发展演变

其实“期待视野”这个概念本身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变和发展的过程,所以严格意义上讲,不能把它看作是尧斯的独创。现代哲学解释学的著名代表人物伽达默尔在其理论中就曾使用过“视野”一词。不过,“视野”这一概念在哲学解释学的理论中被用来阐述理解的形成过程,它的含义非常宽泛且不确定的。伽达默尔还用“地平线”这一非常形象的词汇,来比喻理解的起点。在他的理论中认为,形成理解的视野或者角度,理解向那些未知领域开放的前景,和隐藏于理解起点后面的历史以及传统文化背景,都是理解的必要的前提条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海德格尔又提出了“前理解”、“前识”、“前设”、“前结构”等一组与“视野”相对应的概念。英国著名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是第一个把“期待视野”合起来用的人,他曾经在《自然律令与理论体系》一书中写道:在科学发生前后的发展进程中,人们都会产生一种可叫做‘期待视野的意识,……这种意识对新的认识活动具有参考框架的意义。如果没有它的存在和参与,新的实验与观察就无法显示出任何价值。在接受美学中,尧斯直接把卡尔·波普尔“期待视野”的概念拿了过来,使其成为自己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核心概念。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期待视野”是德国哲学从现象学到当代哲学解释学发展而来的,而不能说是尧斯的创造。

“视野”、“前理解”、“前结构”等这些有关认识、理解的概念到了尧斯这里,就演变成了“审美经验的期待视野”。可是,不得不说尧斯对“期待视野”的认识也是模糊的,因为他一直都没能给它下一个科学的定义,更别说精确地去解释它了。不过,尧斯也没有把“期待视野”照搬过来,生硬地安到自己的理论中,而是在这些原有概念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创新,在形式上、内容上都给予了“期待视野”很多新的内涵。尧斯在原有的概念上,提出了“物质条件视野”、“生命经验视野”“视野结合”“视野改变”和“经验视野”等一系列新的概念。尧斯的“期待视野”与卡尔·波普尔的“期待视野”还是有所区别的,它意指一个不确定的读者能够赋予某一种文本的思维定向,是指一个期待结构。这里的意思是指当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其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的高低是受到读者原先就具有的兴趣、自身素养、各种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某种审美标尺在欣赏的进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并显现出来。由此看来,尧斯的“期待视野”尽管是从现象学和解释学理论中不断演化而来的,但到了他这,意义才更加明确和完善。

二.尧斯“期待视野”的特点及作用

尧斯首先认为对于读者而言,“期待视野”预先存在于其头脑中,是客观现实。他说:“从类型的先在理解,从已经熟识作品的形式与主题,从诗歌语言和实践语言的对立中产生了期待系统。”[2]任何一部作品的,即使对于读者而言它是一部从未阅读过的的新作品,它的形式到内容都不可能是陌生的,因为读者对作品正式阅读、理解的时候,肯定会有一种欣赏和理解模式已经固定地存在于读者的认知结构中。他说:“一部文学作品,即使是最新发表的作品,也不是信息真空里出现的绝对的新事物,而是要通过预告、公开或隐蔽的信号、熟悉的特点或含蓄的暗示把它的读者引向一种特定的接受方式。”[3]这里所说的“公开或隐蔽的信号、熟悉的特点、或隐蔽的暗示”引起了读者的某种期待,这种期待会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存在于读者的脑子中,在读者欣赏一部作品時,它会作为一种先在的审美标准产生作用,影响读者。由此可知,“期待视野”作为一种先在经验而影响着读者阅读的方向也可说是引导着读者阅读的方向。因此,读者的接受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某种特殊指令在感知定向过程中得到实现,而不能认为是只凭主观印象的随意组织排列。期待视野对象化的可能性是普遍存在的,包括那些在历史发展中轮廓已经不甚清晰的作品,那么,对这些作品的期待视野如何建立呢?尧斯认为期待视野的建立可以通过一下三种途径来实现:“首先,通过熟悉的标准或类型的内在诗学;其次通过文学史背景中熟悉的作品之间的隐秘关系;第三,通过虚构和真实之间、语言的诗歌功能与实践功能之间的对立运动来实现。第三种途径对于那些把阅读作为比较的反思性读者尤为适用。”[4]

“期待视野”作为审美经验中一种特殊指令,实际上是一种感知定向,为读者的阅读确定了一定的方向。可以这么说,读者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审美经验的期待视野在某种程度上,已预先决定了他的阅读结果,即对这一文本的审美认识和理解的方向,当然也不排除,有时作家和作品本身也会影响到读者对文本的审美认识和理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读者的“期待视野”,对于会读谁的作品,读什么题材的作品,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正由于喜爱功夫、侠客的期待视野,我们才会自觉主动地去读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而对美好爱情的期待,你就可能喜欢读琼瑶等人的爱情小说。

在尧斯的眼中读者的接受好比是一个链条,第一个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会沿着这一链条一代一代地影响、继承,在这一过程中,那些作品的主题、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会不断地显现。这都是因为“期待视野”不是断裂的,而是连贯的。尧斯还认为,期待视野不只是对读者产生影响,它也深深影响着作家,影响着作家的创作。同时,不仅作家自己的期待视野影响着作家的创作,读者的期待视野也影响着作家的创作。作家的期待视野影响着自己的创作动机,创作过程等,而读者的期待视野对作品的取舍和接受程度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点上,文学作品就通过“期待视野”的作用,把作家和读者紧紧联系到了一起。“期待视野”的发展变化是文学作品动态生成的主要原因。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读者的积极参与,一部文学作品能自然地、历史地产生,由于读者的理解是不断传递着的,对于文学作品的经验视野才会连续不断地出现,也使读者对作品的接受从简单到批判,接受从被动到主动,阅读的审美标准的不断超越也在这一接受过程中永远不停地发生着。一部新作品会唤起读者的期待视野,也就是读者阅读过的同类作品的种种记忆,以及据此形成的固定的标准。当读者阅读新作品时,这种标准就会出现,不但影响着读者的阅读,而且在阅读过程中,还会与新作品产生碰撞、交流,也可能会受到影响产生改变,并形成新的审美标准。因此,某一作家作品与后代作家作品,特别是同一流派的作家作品之间的关系,也受到不断变化着的“期待视野”的影响。尧斯认为,读者有可能完整不变地接受某一作品展示的内容,也有可能部分甚至全部抛弃它,对于以后的读者而言认识理解的不同也是期待视野被感知的对象。

三.审美距离

“审美距离”是尧斯接受理论中又一重要概念,其与“期待视野”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因此要了解尧斯的“期待视野”就不得不说“审美距离”。那么什么是审美距离呢?审美距离就是读者原有的期待视野和新的作品之间产生的不一致。一部新的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否定-肯定-否定的过程,就是新的阅读经验对先在的经验的否定,从而产生新的接受意识的过程,也就是期待视野发生变化的过程。尧斯的接受理论认为读者在阅读一部新作品的过程,就是他原有的期待视野会和新文本间产生矛盾,继而统一,又产生新的矛盾,再次统一的过程。当一个读者在接触到一部新的作品时,他既有的审美期待与新作品有着一定的审美距离,这一审美距离让读者对新作品首先产生陌生感,继而新颖,惊奇。当读者想很好的阅读新作品时,就会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期待视野,努力地去适应作品。就在这一过程中,读者的期待视野隨着阅读的深入,而发生改变。读者的审美期待与作品的距离不断缩小,甚至消除。审美距离的消除,意味着新的期待视野的产生,这种新的期待视野又成为以后读者的既定视野,而其在阅读新的作品时,又会发生改变。因此,读者与文学作品间的审美距离的缩小-扩大-再缩小的过程就是文学的接受过程。当然读者的接受过程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审美距离的动态改变,也让文学的历史性得到显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的接受过程,既是读者的期待视野不断改变,审美距离不断被克服,不断融入到作品里,不断理解作品的潜在内涵的过程,也是作品的潜在意义和艺术性不断被揭示和体现的过程。“对深藏在作品中,并在其历史的接受阶段中得以实现的意义来说,当它向理解的判断(指读者)显示自身时,它是潜能的连续展开。”[5]

参考文献

[1]尧斯,霍拉勃著.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82.

[2]尧斯,霍拉勃著.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8.

[3]赵宪章.二十世纪外国美学文艺学名著精义[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461.

[4]尧斯,霍拉勃著.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1.

[5]转引自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61.

(作者介绍:周业兵,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

猜你喜欢
期待视野读者
接受美学视野下鲍勃?迪伦歌词试译
从接受理论看中国高校简介英译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观众学视阈下的国产公路电影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浅谈盲人无障碍电影的选择与出路
“《读者》光明行动”(33)
“《读者》光明行动”两周年特别公益活动(一)
“《读者》光明行动”(26)
“《读者》光明行动”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