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层理解到深层建构

2017-02-21 19:01陶年生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年1期
关键词:价值取向文化传承

陶年生

【内容摘要】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清晰定位,这种定位将影响语文教学格局的重大变化。今天我们谈谈诗歌教学的变化。一、在特定的情境中,探求诗歌语言文字的声气、节奏和神韻。二、在特定情境中,开掘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精神母题和文化传承。三、深入咀嚼诗歌语言,研究传播信息的信息的价值。把诗歌教学由表层理解引向更深层的建构。

【关键词】因声求气 多元理解 价值取向 精神母题 文化传承 信息价值

前言:诗歌学习的重要性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是最精致的语言艺术。”人类文明是从诗歌开始的,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如此。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其他文学形式大量兴起;而中国还是沿着诗轨迹继续前行,从青涩到成熟,到辉煌,直到明清我们国家才出现了小说、杂剧等文学艺术。因此,可以说,诗歌是和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围炉诗话》中就有:“意喻之米,饭与酒所同出;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诗酒范文”。现行的我国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大量的诗歌,可见诗歌在语文教学中是被提出要求、有它自己的文学地位的。

请来看看2011版的新课标中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这其中和“诗歌”学习能沾上边的有下面这么多:

直接涉及的有:

6.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12.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跟阅读诗歌所需要的能力有关的有: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10.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1.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

一共10条。

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古训影响,大多数老师要求学生首先要把诗歌背诵熟练,这点对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是有好处的;但是,从上面新课标的要求来看,学生们对诗歌的学习还需要多种语文能力训练的参与。这些能力又由于“诗歌语言”的特殊性,需要语文老师重新调整日常现代文阅读的思维模式,寻找到适合诗歌学习的新的思维方式。

但是,由于高考中考等考试的指挥棒作用,诗歌教学在中小学语文日常课堂训练中没有引起我们教师们的足够重视!考试的诗歌测试部分,只出现简单地背诵默写填空题,所以我们的学生以为只要背出来,字写对就以为把诗歌学好了。在初中,我们的学生学习了三年初中语文课本的诗歌,最多只会背几个名句,对诗歌的内容不甚理解,更别说欣赏和鉴赏了。这种学习诗歌的方法和态度,无法完成诗歌学习的本真作用。

如何来改变我们的学生诗歌学习的现状呢?我以为,日常诗歌教学也有一个由浅入深、有简单到深奥的过程。下面我们具体来谈谈如何教学,才能把学生引导到诗歌学习的路径上来。

一、从读入手,在朗读教学中探求诗歌语言文字的声气、节奏和神韵

荷尔德林说:“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诗歌教学更要有诗意,这种诗意不是凭空来的,是需要教师的教学从最容易入手的地方开始,逐层深入。

诗歌的形式特点告诉我们,诗歌教学适宜从朗读开始。诗歌的朗读更适宜教师教学有关声韵知识,比如停顿、比如押韵、比如格律、比如古典诗歌的平仄应用。即使是新诗教学,其声韵的循环往复、内容上的重章叠句,同样值得朗诵、涵咏。

机械的死记硬背已经被现代语文教学所诟病。因此,我们在诗歌朗诵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具备诗歌朗读、背诵的相关知识。如,你是否带领学生鉴赏诗歌的押韵美?押韵,使涣散的音节形成一个整体;换韵,暗示诗意的变化、诗歌意蕴的起承转合变化。你是否引领学生探究诗歌平仄美?当诗意引领到一发千钧时,我们运用平仄要做到字正腔圆;当诗意引领到娓娓道来时,我们运用声气要做到气息若有若无。你是否引领学生感受诗歌节拍的魅力?气象雄浑时,我们要做到铿锵有力;意兴阑珊时,我们要做到涵咏悠长。

其实,“因声求气”是桐城派文论的重要观点,他们认为:文章当以气为主,以气驭意。我们把它借用来谈诗歌,也是很恰切的。我相信,学生在这样的诗歌教学课中会感慨良多,收获多多,读诗,朗读、涵咏的兴趣正是从这里起航。

二、品味语言,在引导中让学生咀嚼、比较,研究语言文字的信息价值

诗歌既然是凝练的语言精华,诗歌语言更值得让学生去咀嚼。在学生熟读诗歌之后,为了强化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接下来教师就该引导学生反复探求诗歌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词语,即诗歌所涉及的意象及其文学意义;此外,为了表现意象所运用的衬托(烘托)、铺陈性语言也该给予关注。

比如学习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在熟读了全诗之后,教师就可以开展以下活动:让学生谈谈阅读本诗的感受;或者,阅读本诗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后,如不能相互解决困惑,也可向教师提问。这是初步感知和解疑答惑环节。接下来的环节,就该是具体了解本诗的内容了。教师可以由浅入深的设计下列活动:诗中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诗歌的前后两行分别描述了怎样的画面,构成什么样的意境?这个过程,就是要让学生品味语言,扣“意象”“画面”让学生说写结合,理解从意向到画面,到意境,逐步深入,进而理解诗歌寄予的情感。

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中,我们教师主要是扣语言品味,帮助学生理解了这首诗是什么,完成了他們的情感价值观的初步建构。在初中阶段,大多数诗歌的内容教学进行到这一步就算结束了。

如果更进一步学习,教师还可以就诗歌的创作技巧发问。还是就《滁州西涧》这首诗举例,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发现本诗以下创作方法:(1)第一句是静景;第二句是动景。(2)前两句就诗人的感官而言,既有视觉活动,也有听觉活动。(3)就画中的景物而言,既有上下高低之分,又有纵横远近之别。(4)以声衬静的手法。(5)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等等,这些诗歌知识的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品味、欣赏,提升他们的读诗水平,培养其读诗的兴趣。

无论是朗读教学,还是语言品味、技巧分析,都如王荣生教授所说的那样:“知识传授是必要的,甚至是教学之所以是教学的本义。”这里,我不得不强调教师个人的诗歌知识储备。没有良好的知识储备,教师就很难把诗歌讲好。

三、由浅入深,读诗还应该引导学生发掘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精神母题和文化传承

诗歌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这种低层次的理解上,必要的精神碰撞才能激发起学生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才能达到诗歌教学的理想境界。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去发掘语言文字背后的诗歌价值取向、精神母题和文化传承。

需要强调的是:不是所有的诗歌,在初中阶段都要达到这个层次。只有那些学生在学完内容之后还达不到精神上与作者共鸣的作品,才有这种需要。这一点,是初中与高中语文在诗歌教学上的一个分界。在初中,初三阶段的诗歌学习,可以有意识地进行相关知识渗透。

诗歌由于语言的凝练,有些诗歌的意象还不能让学生读懂、读透,教师势必要引导学生更进一步深入学习。如学习李白的《行路难》,其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句,教师就必然会引导学生,也要像诗人那样自信:相信将来的一天我也会大显身手,大展宏图;从此不再消沉,努力进取。这就是一种价值取向教育。学习陆游的《游山西村》,遇到“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就会引导学生:遇到困难,不要轻易低头,因为努力就有转机,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地人生观。

有些诗歌,也可以尝试引领学生对诗歌的主题进行多元性理解,感受作者的情怀。如在教学《滁州西涧》时,可以这样理解:(1)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独怜幽草涧边生啊;(2)诗歌还表达了诗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旷达;(3)诗人看惯激流勇进,激流中的淡定,未尝不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因此,有时候,我们要深层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真正的内涵,就要联系作者的情怀,帮助学生积极地建构;引领学生在诗歌所描述的特定情境中,开掘出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精神母题和文化传承。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教科院)

猜你喜欢
价值取向文化传承
关于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的研究分析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