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刻出像增補搜神記大全》俗神故事探源

2017-02-22 16:35杨玉蝶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期
关键词:探源

杨玉蝶

摘 要:《新刻出像增補搜神記大全》(下文簡稱《增補搜神記》)于明代萬曆二十一年由金陵唐氏富春堂刊刻,共收入了個171神祗。這些神仙的事蹟在民間流傳,難以考據,且散雜於各種小說、史書等文獻之中。其故事來源錯综複雜,且缺乏系统有序的梳理。本文試選取“王侍宸”一則進行探源,望借此窺探其選材特點,從而加深對民間信仰的了解。

關鍵詞:《新刻出像增補搜神記大全》;王侍宸;探源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02-0-02

《增補搜神記》糅合了各種民間神靈,雖圖文並茂,然刊刻因陋就簡,帶有通俗讀物的特性。李豐楙認為《新編連目搜神廣記》(下文簡稱《搜神廣記》)是“民間通行的搜神類書”[1],源於其雜抄各類資料並帶有“儒釋道”的區分,基於《搜神廣記》而成的《增補搜神記》[2]自然有相同特點。《增補搜神記》中的故事都以“神”為主線,可歸為道教仙傳的一種。李豐楙還認為:“道教中人撰述仙真傳記,常有一個共通的情形:就是選用多種材料,卻多不註明其來源,因此探索任何一種雜傳體傳記,首先要辯證資料的襲用關係。”[3]《增補搜神記》中收錄的神仙事蹟一直在民間流傳,且源流難考,誠如葉德輝所說:“或史傳不知其人,或有其人而無其事,大都供文人之藻翰、揮塵之談鋒,前人附會而言之,後人因緣而述之。”[4]故分析其中仙傳故事的來源尤為重要,下文將試以“王侍宸”為例,說明其中的故事情節大約出自哪種文獻的記載,是怎樣由傳世文獻匯集、加工、改編而成。

1、王侍宸

王侍宸就是《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列仙全傳》中的“王文卿”,宋徽宗時的道士,與林靈素齊名。王文卿為宋時人,文中又指明“元時始建祠”,故宋之前的文獻資料無其記載,其事蹟首見於《夷堅志》:

宣和中……葆真宮王文卿法師善符籙。……王師,建昌人 。[5]

建昌王文卿既以道術著名,其徒鄭道士得其五雷法,往來筠、撫諸州,為人請雨治

祟,召呼雷霆,若響若答。[6]

建昌道士王文卿,在政和宣和間,不但以道術顯,其相人亦妙入神。[7]

傅選為江西副總管時,邀臨川王侍晨來豫章,從學雷法。王甚惡其人,然念凶德可畏,不敢不與,但教以大略……(選)憤王傳術不盡,欲募刺客加害。王已先知之,怒曰:“彼為我弟子,而謀射羿,豈宜使滋蔓得志哉!” 於是以法飛檄,悉追其所部靈官將吏。選所行法從此不復神。[8]

王文卿侍晨,已再書於前志。紹興初入閩,不為人所敬。……因府治設醮禱雨,命為高切,……己獨仗劍禹步於下。方宣詞之次,星斗滿天,已而暴風駕雲,亦從西北隅至。燭盡滅,震霆一聲,甘雨傾注。 (福州劉存禮說。) [9]

《夷堅志》中的王文卿普收徒衆,善符籙法術,能呼雷喚雨,驅使鬼神,時人視為神仙。《夷堅支志》已提及其設醮禱雨之事,但具體情節與《增補搜神記》不同。在《夷堅志》中,借黃河水求雨的是林靈素:

京師嘗苦熱,彌月不雨,詔使施法焉。對曰:“天意未欲雨,四海百川水源皆已封錮,非有上帝命,不許取。獨黃河弗禁而不可用也。”……林取水一盆,仗劍禹步,頌呪數通,……有雲如扇大起空中,頃之如蓋,震聲從地起。……雨大至,迅雷奔霆,踰兩時乃至。[10]

王文卿成为借黃河水求雨的主角,则首見于《宣和遺事》:

宣和二年……秋,七月,河南、淮北大旱,詔有道高士王文卿祈雨,不應。文卿奏曰:“九江、四海、五湖龍君,皆奉上帝敕命,且停行雨;獨黃河神未奉睿旨。”……翌日,升壇祝曰:“大宋皇帝借黃河三尺水,以濟焦枯。”不移時,甘雨大作,遍地皆雨黃雨,以應黃河之水。[11]

《賓退錄》中求雨的主角也是王文卿,同時交代出他和林靈素的關係:

京師大旱,命靈素祈雨,未應。……靈素請急召建昌軍南豐道士王文卿,……文卿既至,執簡敕水,果得雨三日。上喜,賜文卿亦充凝神殿侍宸。[12]

如此,借水施法的主角就由林靈素自然地轉換成王文卿。且通過兩者對比,更凸顯出王文卿法術高于林靈素。這跟南宋初林靈素在政治上的失勢不無關係。

《歷世真仙體道通鑒》也提及了此事,雖情節大致相似,但是對王文卿設醮求雨的過程進行了詳盡的描述,“王侍宸”中“仗劍噀水”一詞就由此而來:

先生奏乞劍水盂。奉劫賜水盂並劍,先生嚶水一口,祝云:“大宋皇帝命臣祈雨,雨要霧霜,風要拔樹,揚州千里之內,並要霑足。借黃河三尺。急急如律令。”[13]

本則故事的直接來源應為《大明一統志》卷五三建昌府“王侍宸祠”,記載如下:

王侍宸祠,在府城內玄妙觀。侍宸名文卿,嘗遇異人授以道法,能召風雷。宋徽宗朝號為金門羽客凝神殿侍宸,賜賚一無所受。時揚州大旱,詔求雨,乃仗劔噀水曰:“借黃河水三尺。”後數日揚州奏得雨水皆黃濁。元時始建祠,至今靈應益著。[14]

《增補搜神記》除了“生有相骨,有道者器之。長而游四方,履歷幾遍宇宙”、“執牲帛而乞靈者絡繹於道”等細節有所增補,其他方面的描述與《大明一統志》基本相同。且《宣和遺事》、《歷世真仙體道通鑒》都是先提王文卿求雨一事,後才寫其因此受封,而《大明一統志》與《增補搜神記》均先寫其受冊封,後談其求雨,足以可見後者乃直接摘錄前者並增刪拼接而成。《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七卷“王侍宸”在文字上與《增補搜神記》完全相同,但所配圖像各異,《增補搜神記》中的配圖描繪的是王文卿遇異人得授道法之事,《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的配圖則描繪的是王文卿借黃河水求雨之事。

2、結語

僅“王侍宸”一則故事的文獻來源,就包涵了志怪小說集(《夷堅志》)、筆記小說(《宣和遺事》)、神仙傳記(《曆世真仙體道通鑒》)、地理總志(《大明一統志》)等,可推見《增補搜神記》中故事來源之雜。且其中收錄了許多宋元以後新產生的神,多是由真實人物演化而來。這些神大多流傳民間,古籍文獻對其記載較少且難成系統,故本文試圖大略梳理“王侍宸”故事產生的來龍去脈,希望借此對民間信仰有更為深入的了解。

注釋:

[1]《提要與總目》,《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第一輯)》第—冊,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第1頁。

[2]關於《增補搜神記》與《搜神廣記》之間的關係,已有學者做過相關研究。如賈二強《葉覆明刻〈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探源》一文認為《增補搜神記》“按其體式、諸神次第及文字異同,當源出元本《搜神廣記》。”(《古代文獻研究集林(第二集)》第232頁,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孔麗娜《元刻〈新編連相搜神廣記〉諸神故事來源考》一文將《增補搜神記》與《搜神廣記》進行比勘,發現《搜神廣記》中的57個神全為《增補搜神記》收錄,且其事蹟是在細節上有所增刪,部分增加楹聯、贊詩等,變動很小。所謂《增補搜神記》中的“增補”,無疑就基於《廣記》而來。(陝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侯婧《明萬曆仙傳類文獻研究》一文認為《增補搜神記》在《搜神廣記》的基礎上有所擴展,並摘錄出其獨有的條目。(南京大學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3]李豐楙:《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第10頁。

[4]見葉德輝“重刊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後序”,《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外二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0年,第354頁。

[5](宋)洪邁撰《夷堅志》, 夷堅甲志卷八“京師異婦人”,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一冊第65-66頁。下引版本同。

[6]夷堅丙志卷十四“鄭道士”,《夷堅志》第二冊第487頁。

[7]夷堅丁志卷六“王文卿相”,《夷堅志》第二冊第582頁

[8]夷堅支志乙卷五“傅選學法”,《夷堅志》第二冊第832-833頁。

[9]夷堅支志丁卷十“王侍晨”,《夷堅志》第三冊1049頁。

[10]《夷堅志》丙志卷一八“林靈素”,《夷堅志》第二冊第518頁。

[11]佚名:《新刊大宋宣和遺事》元集,上海: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4年,第16頁。

12](宋)趙與時:《賓退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5頁。

[13]《曆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五三《王文卿》,《道藏》本第五冊第412頁-414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影印本。

[14](明)李賢《大明一統志》,影印明天順五年刻本,三秦出版社1990年,第835頁。

猜你喜欢
探源
我校重大科研成果在《Nature》发表:“从鱼到人”探源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电离与离子反应高考探源
剖析错解 寻根探源
希腊国名汉译探源
对一则经典史料的探源与质疑
凡设青绿 体要严重 气要轻清 青绿山水画法探源
研教结合——以辛亥革命结局表述探源为例
抑郁症病因病机探源
“草马”探源
寻根探源访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