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尝情、理、景的味道
——读李国选散文集《今生偏又遇着他》有感

2017-02-23 07:57陈齐贵
辽海散文 2017年1期
关键词:写景散文

陈齐贵

品尝情、理、景的味道

——读李国选散文集《今生偏又遇着他》有感

陈齐贵

陈齐贵

解放军某部干部,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散文选刊·下半月》签约作家。在军内外报刊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近500篇,有作品在军内、全国征文大赛中获奖,并入选 《中国散文大系》《全国散文作家精品集》《21世纪前十年辽宁散文精品选》。散文随笔集《跋涉心语》获第三届(2001-2011)辽宁省散文创作丰收奖一等奖,《生命根系》获2012年全国散文论坛征文大赛“图书奖”和全军图书印制军优一等奖励。

李国选是位勤奋敬业、成绩斐然的军旅作家。作为文友,我爱咂摸他在军内报刊发表的散文、报告文学、杂文等文学作品,感觉他的内心世界广阔、精神生活充实,尤其细腻的情感、丰富的经验、敏锐的思想支撑着他创作的主体,并得以充分的抒发。

最近,李国选又有了新作——散文集《今生偏又遇着他》。浏览自序,心绪为之一震,发现他入门文学甚早、潜心研究极深,且痴情已溶入血脉、浸入骨髓。

入小学,他爱书、藏书;进中学,他开始在驻地《抚顺日报》发表作品;读高中,受益家乡文学名师刘中书老师的偏爱,更加激发创作热情;入伍后,凭着写作的特长“鹤立鸡群”,翌年就被提升为排长;当干部,从排长,到参谋、科长、旅后勤部部长,笔杆和枪杆始终比翼双飞,所抓工作的成果和经验被介绍到全军,受到原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赵南起上将和原沈阳军区后勤部部长王吉人少将单独接见。

按理儿说,李国选凭着业绩和才气一直往前闯,定会有更大的双丰收。可是,他憧憬当作家梦想的根系扎得太深,且怜惜官场为迎来送往而浪费的大量精力,便毅然选择担当原沈阳军区联勤部专职研究员,直到从军35载退休了,还被部队机关返聘12年才回家休养。

如今,李国选是副师职退休干部,而当年班子内一起共事的成员,有的已升至上将和中将。面对光环的悬殊,他仍素心依旧、陶情适性,继续用作品温暖读者的灵魂。在浮躁的社会心态下,这种修心的境界实在难能可贵。

仔细阅读内容,我更敬佩李国选的文品,112篇涉及乡情往事、家庭幸福、工作警示的散文,散发着“情”“理”“景”特有的味道,让我全方面地感受到他思想的飞跃和艺术的精进。

“情”有趣味,别具匠心。创作主体的积淀与形成,常常开始于童年;好的散文往往有形式方面的、语言方面的、节奏方面的趣味。品读李国选的作品,发现二者兼具,令人心旌摇曳。如今,国家真正富强,百姓生活殷实,改革开放前的苦日子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忘,而作者走出农村已经半个世纪了,还是那样熟悉、热爱和思念养育他的黑土地,从一人一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描写,可以看出他是用心赋予文字以鲜活的灵性和不朽的生命力,那种纯真而热烈、醇美而深厚的情感绝无大胆设想和凭空捏造。且看《野菜香浓》,文中野蒜、大娘袍、猫爪子等7种野菜的描写散发着“泥土”与“草根”的清香,读来就像真正吃到一盘绿色的山野菜;《下雨天,真好》,作者描写童年为满足精神和物质需求而顶盆听雨、春雨挖蛤蟆吃、雨天打麻绳等10个有趣的细节非常细腻、生动、清新,读之实乃亲切感人、养眼润心;诸如“老鸹落在猪身上,笑话人不如人”“装扮老头的张家二叔因事没来扭秧歌,他的对手‘小老妈’成了‘寡妇’”等很多充满幽默、浸染乡土气息的语言描写,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还有 《榛子熟了》《别了,虱子》《棒槌声声》等文章情景交融、此起彼伏,彰显了作者厚实的文字功底和娴熟的写作技巧……总之,这些氤氲着草根馨香的文字,在吃顿饭一掷就千儿八百的时下,极为少见,年青人读之也许没啥感触,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这是一种岁月的见证、一种亲情的反刍、一种人性的归真。此为作品最成功最艳丽最宝贵之处。

“理”有辣味、启人心智。文学创作难在将经历感悟成经验,再将经验艺术地表现出来。李国选潜心研究文字一辈子,可以说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尤其是在军区领导机关工作,阅历了很多大事、难事、愁事、怪事,他能把其中的启示、道理、悬念演绎出来,实乃人生一笔智慧的精神财富。综观全书,运用批评这把“利器”,实事求是,秉笔直书,敢于亮剑,说真话,讲道理,辨是非,在点滴中道尽生活的五光十色,是李国选撰写哲理散文特别擅长的笔墨,这在书中占了很大篇幅,为我们修心、做人、处事,乃至文学创作,都提供了文明、新颖的视野与思路。如,他写《记住父母的生日》《孝而达顺合家欢》《破车莫揽载》《礼多人也怪》《婚姻保鲜十法》等爱情婚姻、家庭生活时,列举的人物有国内外的大科学家,社会名流,也有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干部,用人物的先进言行来教诲、感染读者,使闪光的思想活灵活现;他结合工作写的《“走捷径”与“防陷阱”》《“财路”与“绝路”》《呼唤一种机制》《“隔着锅台上炕”透析》等文章,对国民劣根性,陋习难改,世风污染,是非颠倒的抨击与鞭挞,对贪污、贿赂、欺诈等种种腐败的揭露与批判,观点直指人心,分析有条不紊,措施具体得力;还有《王熙凤的管理之道》《为宋江的人才策略点赞》《以项羽衣锦还乡为戒》等读书偶得,从引经据典和剖析明理可以看出,作者把《诗经》、四大名著等我国古老的经典文学研究得炉火纯青,字里行间表达了他勤奋好学、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志向。可见,李国选是工于思、长于辨的,他的哲理散文始终深含思辨的机锋,议论的对象紧贴生活,具体而细微,语言刚烈悲壮、幽默讽喻,体现了动人心弦、启人深思的艺术效果。

“景”有韵味,引人入胜。写景散文不能为了写景而写景,而要在写景中注入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内心的情愫,微妙地流露作者内在的思绪和生活情趣。当然,这种流露时隐时现,需读者留心关注,从中约略感觉其思想脉搏。品味李国选的写景散文,我最喜欢的是《天下第一奇庙》,作者先从自然、人文、历史景观描写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具有四百年历史的“和寮宫”,接着对比描写紧邻的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庙的“解放军庙”出名的来历,介绍参加解放厦门、金门战役的官兵,为了避免当地人民群众惨遭敌人屠杀,故意端起机枪扫射、吸引敌机的往事。结果,5位战士为救13岁的女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整个战斗共有27位战士为了百姓的安危而壮烈牺牲。小女孩长大后,为报恩组织爱心群体捐款捐物建庙、个人守庙至老的情节波澜起伏、感人肺腑。这篇文章看似写庙,实际是讴歌党的军民鱼水情深好传统。还有游记《滨海大道览胜》,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类似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移步换影的写法,其结构严谨细密,脉格清楚,达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可贵境界。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出,李国选写景文字的隽永、清丽,对美景感悟的深度、新意,已成为他文学创作水平和风格成熟的重要标志,读之能感觉到其分量的贵重。

文贵于心。李国选非常谦谨、低调,与其沟通,他流露出“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的心绪,这让我敬意更浓。虽然他早过花甲,但其心始终萦绕在军营,思始终驰骋在疆场,其作品无论是对问题的辨析,还是对生活的感悟,始终洋溢着逼人的青春活力,这是当前践行强军目标难得的文化底蕴。

责任编辑 孙洪海

猜你喜欢
写景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示范·情境·交流——以“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为例谈默会知识的作文教学启示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不能为写景而写景
写景成语连线
写景作文“三个宝”
条理分明呈现景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