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淮麦35选育及性状分析

2017-02-27 10:47周羊梅顾正中王安邦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农艺性状适应性高产

周羊梅+顾正中+王安邦

摘要:淮麦35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周麦13和新麦9号进行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09—2010年度参加国家预备试验,平均产量7 749.0 kg/hm2,在50个参试品种中名列第2位,增产点率为889%。2010—2012年度进入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年分别为8 820.0、7 621.8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4.54%、4.83%,增产达极显著,增产点率为76.5%~90.0%,变异系数7.38%~9.1%,适应度82.35%~85%。2012—2013年度进入生产试验,产量为7 480.5 kg/hm2,比对照增产6.20%,增产点率为85.71%。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淮麦35产量潜力高,适应性广,田间发病轻,具有一定耐病性,在黄淮南片麦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小麦品种;高产;适应性;农艺性状

中图分类号: S512.10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01-0066-03

近年来,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很快,单产增加显著,其中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在增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2]。淮北地区是江苏省小麦主产区和高产区,近年种植面积130万hm2左右[3-5]。江苏淮北地区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小麦南北方病害在此时有发生,干旱、冻害(倒春寒)等极端天气频繁,对小麦品种的要求近乎苛刻。长期以来,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多为河南、山东品种,如烟农系列、豫麦系列等,这些品种产量潜力高,但在本地区种植普遍表现出抗病性、抗倒春寒较差,小麦产量极不稳定[6]。针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學研究所通过选配杂交组合,经过多年选择和多年多点试验,成功选育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淮麦35。2007—2009年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品系鉴定试验,该品系表现突出,推荐参加2009—2010年国家黄淮南片冬水组预备试验,2010—2012年参加国家区域试验,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淮麦35属半冬性中大穗型中熟品种,产量潜力高,对黄淮麦区小麦主要病害、逆害具有良好的抗(耐)性,在2010年和2012年赤霉病大发生、2013年倒春寒严重发生的情况下,稳产性突出。

笔者通过国家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数据,对淮麦35的产量形成及稳定性进行分析,旨在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淮麦35为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属半冬性中大穗型中熟品种,株高偏高,平均株高87.1 cm,茎秆弹性、抗倒性较好。株型偏松散,旗叶短小上冲,茎、叶蜡质重,穗层厚,结实性较好。产量构成要素协调,丰产性好。根系活力强,具有一定的耐旱性和耐湿性,后期耐热性较好,灌浆快,成熟落黄好。赤霉病发生轻,严重度中等,普遍率低,有一定耐病性。

1.2 试验方法

新品系产量鉴定试验在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采用间比法排列,2次重复,小区面积 9.8 m2,全区收获计产。国家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由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主持,试点分布江苏、安徽、河南、陕西4个省,预备试验设10个试点,小区面积13~16 m2,间比法排列,不设重复;区域试验设21个试点、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3~16 m2;生产试验设15个试点,2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0 m2。

1.3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研制的区域试验统计分析软件“农作物区域试验管理系统”及Excel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选育经过

根据优势互补原则,2000年5月以周麦13、新麦9号进行杂交。母本周麦13为河南省周口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稳产、矮秆抗倒、综合性状较好的小麦新品种,父本新麦9号为河南新乡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F1代即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2001—2002年度F2种植40行(约3 000株),进行单株选择;2002—2003年度,18个单株播36行(约2 500株),继续进行单株选择;2003—2004年度,共选择11个单株;2004—2005年度,选择23个单株;2005—2006年度,选择30个单株,其中混收3个系,经室内选择后2个系进入鉴定圃进行产量鉴定,其中00336-10-7-5系产量为8 430 kg/hm2,较对照淮麦20增产514%,2007年出圃,出圃号命名为淮麦0705。2009—2010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冬水组预备试验,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2.2 产量表现

2.2.1 品系鉴定试验 2007—2009年度,淮麦0705在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品系鉴定试验。从表1可以看出,2007—2008年度淮麦0705鉴定试验产量为 8 430 kg/hm2,比对照淮麦20增产5.14%;2008—2009年度产量为8 785.5 kg/hm2,比对照淮麦20增产 7.31%。

2.2.2 国家黄淮南片预备试验 在品系比较试验中淮麦35比对照增产幅度大,且比对照增产稳定,推荐进入2009—2010年度国家黄淮南片预备试验,参试品种共50个,从表2可以看出,淮麦35在9个汇总试点平均产量为 7 749.0 kg/hm2,比临近对照增产7.39%,居50个参试品种第2位,8个试点增产,1个试点减产,增产点率为88.9%。

2.2.3 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 由于淮麦35在预备试验中表现突出,推荐进入2010—2012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从表3可以看出,2010—2011年度区域试验,淮麦35平均产量为8 820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4.54%,差异极显著,产量居本组参试品种第2位,在江苏、安徽、河南省共17个试点中均增产,在陕西3个试点中,1个点增产,2个点减产,平均增产点率达90%;2011—2012年度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 7 621.8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4.83%,差异极显著,居本组参试品种第4位,在江苏、安徽6个试点中均增产,在河南8个试点中7个增产,1个减产,在陕西3个试点中均减产,平均增产点率为76.5%。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 8 221.5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4.69%,增产点率达 83.3%。

2.2.4 产量稳定性 适应度是各品种超过平均产量的环境数占试验总环境数的百分比,反映品种的广适性[7]。根据2010—2011、2011—2012年度黄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13、14个品种20个试点产量试验数据,对淮麦35进行稳产性分析,适应度为 82.35%~85.00%,分居参试品种第3位、第2位(表3),表明在国家黄淮南片水地条件下,淮麦35具有超过平均生产水平的广泛适应性。变异系数指品种在各环境上均值间的标准差占该品种总均值的百分比,反映了品种静态稳定性,变异系数小同时产量又高的品种较好[8]。2010—2011、2011—2012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产量居参试品种第2位、第4位,变异系数 7.38%~9.10%,分居2个年度最小值的第2、第3位,表明其产量稳定性受环境变化影响较小。

2.2.5 国家黄淮南片生产试验 2012—2013年,淮麦35进入国家黄淮南片生产试验(表4),14个试点汇总,平均产量为 7 480.5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6.20%,居本组参试品种第3位。在参加汇总的14个试点中有12个试点增产,2个试点减产,减产的2个试点为河南的原阳试点和陕西的富平试点,增产点率为85.71%。

2.3 生育特性

为明确淮麦35产量生育特性,对2012—2013年度参加黄淮南片冬小麦生产试验5个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从表5可以看出,该品种全生育期(224.5±3.4) d,成熟期比对照周麦18偏早,属中早熟品种,可有效避免生育后期干热风危害,确保籽粒饱满,为丰产稳产奠定基础。株高为(84.8±4.1) cm,植株偏高,但淮麦35茎秆弹性好,植株抗倒性较好,分蘖力强,最高茎蘖数为(1 608.0±220.5)万/hm2,有效穗(577.5±54.0)万/hm2,成穗率中等,每穗(33.7±4.1)粒,千粒质量(42.8±3.2)g,产量构成因素协调,产量潜力高。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产量多年多点综合分析,淮麦35在3年国家预备试验和区域试验中,产量和增产点率均较高。淮麦35具有抗寒、抗倒、根系活力强、后期耐热性好等特点。2012年是赤霉病严重发生年份,各试点普遍表现赤霉病发生轻,严重度中等,普遍率低,有一定耐病性。鲁大林研究认为,小麦穗层相对湿度过大,往往影响干物质的积累和粒质量增加,有利于赤霉病等病虫害滋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高都极为不利[9]。而淮麦35植株偏高、旗叶短小上冲、穗层厚等特征可以显著降低穗层湿度,是否与淮麦35赤霉病发生轻,具有一定耐病性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小麦产量决定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理论上在保持其他2个因子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其中任何一因子均可实现增产[10]。笔者认为,淮麦35由于穗层厚,可以在每穗粒数、千粒质量不变的情况下获得较多的穗数。因此,在新品种选育过程中不宜对穗层不整齐材料进行一票否决。胡延吉研究认为,高产品种可以有不同的穗层结构。在小麦育种中,不宜对穗层欠整齐的材料一律加以排斥。由于穗层结构各个指标与产量構成因素间无必然的联系,可以选择穗层稍欠整齐、粒数较多、穗层间穗粒数差异较小的类型[11]。

参考文献:

[1]何中虎,夏先春,陈新民,等. 中国小麦育种进展与展望[J]. 作物学报,2011,37(2):202-215.

[2]李振声. 我国小麦育种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12(2):1-4.

[3]王龙俊,陈荣振,朱新开,等. 江苏省小麦品质区划研究初报[J]. 江苏农业科学,2002(2):15-18.

[4]程顺和,张伯桥,高德荣. 小麦育种策略探讨[J]. 作物学报,2005,31(7):932-939.

[5]李 筠,冷苏凤,马继胜,等. 江苏省淮北地区小麦育种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0(6):111-114.

[6]顾正中,周羊梅,夏中华,等. 江苏淮北麦区小麦育种目标的调整[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4):732,734.

[7]苏秋芹. 花生新品种陇花163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4):191-195.

[8]陈集贤,赵绪兰. 高产优质广适小麦育种基础[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9]鲁大林. 小麦植株性状对穗层相对湿度的影响[J]. 麦类作物,1997,17(4):54-55.

[10]金善宝. 中国小麦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11]胡延吉. 冬小麦品种(系)穗层结构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J]. 种子,2001(6):20-21,23.郭丽果,尹宝重,郑佩佩,等. 播前耕作方式对河北平原区节水冬小麦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69-72.

猜你喜欢
农艺性状适应性高产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大葱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