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法制备玉米抗性淀粉的工艺条件

2017-02-27 14:39牛春艳刘阳阳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超声波玉米

牛春艳+刘阳阳

摘要: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制备抗性淀粉,考察不同淀粉乳含量、超声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及回生时间对玉米抗性淀粉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抗性淀粉最佳提取工艺为淀粉乳含量25%,超声时间10 min,超声功率600 W,超声温度45 ℃,回生时间24 h,在此条件下,抗性淀粉得率为25.06%。研究结果可为玉米抗性淀粉在酸奶中的应用提供试验基础。

关键词:玉米;抗性淀粉;超声波;工艺条件

中图分类号: TS2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01-0181-02

玉米中所含的抗性淀粉有助于控制体质量、预防糖尿病等,对便秘、盲肠炎、痔疮等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此外,玉米中的抗性淀粉还可以改善普通膳食纤维在应用中的口感。因此,对抗性淀粉进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1-4]。吉林省作为玉米种植大省,对玉米抗性淀粉的制备及它在食品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既可以增加玉米本身的经济效益,又能使消费者在享受食品原有美味的同时得到健康和营养[5-7]。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玉米淀粉、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草酸、氢氧化钠、乙酸钠缓冲液、碘、碘化钾、硫代硫酸钠、淀粉指示剂、盐酸等材料与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试验设备

SCQ-7201C超声波仪,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TGL-205离心机,郑州沃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MS400搅拌机,杭州汇尔仪器设备有限公司;HH-6恒温水浴锅,苏州威尔实验用品有限公司;FA-2104电子天平,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DGG-9240A电热恒温干燥箱,北京鸿达天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BCD-235YH冰箱,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原理 本试验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制备玉米抗性淀粉,先进行单因素试验:(1)在超声时间为 15 min、超声功率为500 W、超声温度为40 ℃、回生时间为 24 h 的条件下,研究淀粉乳含量(15%、20%、25%、30%、35%)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2)在淀粉乳含量为25%、超声功率为500 W、超声温度为40 ℃、回生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研究超声时间(5、10、15、20、25 min)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3)在淀粉乳含量为25%、超声时间为15 min、超声温度为40 ℃、回生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研究超声功率(300、400、500、600、700 W)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4)在淀粉乳含量为25%、超声时间为15 min、超声功率为500 W、回生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研究超声温度(30、35、40、45、50 ℃)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5)在淀粉乳含量为25%、超声时间为15 min、超声功率为500 W、超声温度为40 ℃的条件下,研究回生时间(20、22、24、26、28 h)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在确定各单因素试验的适宜范围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玉米抗性淀粉的工艺条件。

1.3.2 工艺流程 主要工艺流程:调淀粉乳→加热预糊化→超声波处理→冷却→4 ℃放置得到淀粉凝胶→搅拌剪切→调节pH值为7.0→加入耐高温α-淀粉酶(90 ℃水浴30 min,不断搅拌)→冷却→调节pH值至4.5→加入葡萄糖淀粉酶(60 ℃,24 h)→冷却→反复离心(3 000 r/min,20 min)→弃上清液→放入100 ℃鼓风干燥箱中干燥→研磨→过筛→成品。

1.3.3 抗性淀粉得率计算 总淀粉含量、抗性淀粉得率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总淀粉含量=(葡萄糖的量×0.9)/样品质量×100%;抗性淀粉得率=抗性淀粉样品质量/(样品质量×总淀粉含量)×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及结果分析

2.1.1 玉米淀粉乳含量对玉米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 参照“1.3.2”节的工艺流程,对淀粉含量进行单因素试验,在试验过程中保证其他条件一致。由图1可知,淀粉乳含量为15%~25%时,抗性淀粉得率随着淀粉乳含量的增大而提高;淀粉乳含量为25%~35%时,抗性淀粉得率随着淀粉乳含量增大而降低,在淀粉乳含量为25%时,抗性淀粉的得率达到最大值24.77%。由此可见,淀粉乳含量太高或者太低都不利于抗性淀粉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淀粉乳含量过高,淀粉粒就难以充分吸水膨胀,而且淀粉糊的黏度也会随之增大,不利于淀粉分子相互形成結晶。如果淀粉乳的浓度过低,淀粉分子间形成的结晶密度过大,也不利于抗性淀粉的形成。因此认为,制备抗性淀粉的淀粉乳含量应控制在25%较适宜。

2.1.2 超声时间对玉米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 参照“1.3.2” 节的工艺流程对超声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在试验过程中保证其他条件一致。由图2可知,抗性淀粉得率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先提高后降低,当超声时间为5 min时抗性淀粉得率较低,主要是因为超声时间过短,淀粉分子不能完全游离出来;当超声时间达到15 min时,抗性淀粉的得率达到最大值;超声时间超过15 min,抗性淀粉得率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超声时间过长,部分淀粉分子发生了分解。因此认为,超声时间控制在15 min较适宜。

2.1.3 超声功率对玉米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 参照 “1.3.2” 节的工艺流程,对超声功率进行单因素试验,在试验过程中保证其他条件一致。由图3可知,抗性淀粉得率随超声功率的增大先提高后缓慢降低,主要是因为随着超声功率增大,其温度增高,从而导致淀粉分子降解,淀粉分子质量变小,此外抗性淀粉的形成主要与直链淀粉的结晶有关,超声辐射处理也严重影响着直链淀粉分子的结晶行为,从而导致抗性淀粉得率下降;当超声处理功率为600 W时,玉米抗性淀粉得率最高。

2.1.4 超声温度对玉米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 参照 “1.3.2” 节的工艺流程,对超声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在试验过程中保证其他条件一致。由图4可知,当超声温度在30~40 ℃时,抗性淀粉得率随着超声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40 ℃时达到最大值;当温度继续上升时,抗性淀粉得率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超声温度过高时,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发生分解,从而导致淀粉分子的分子质量变小,同时淀粉的数量随之减少,因此抗性淀粉得率下降。此外,部分淀粉分子中存在由范德华力、氢键等作用形成的稳定双螺旋结构,在低温条件下,淀粉分子不能完全释放出来,从而不利于抗性淀粉的生成。因此认为,超声温度应控制在40 ℃较适宜。

2.1.5 回生时间对玉米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 参照 “1.3.2” 节的工艺流程,对回生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在试验过程中保证其他条件一致。由图5可知,回生时间对抗性淀粉得率有一定影响,但总体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当回生时间为24 h时,抗性淀粉得率最高。因此认为,制备抗性淀粉时控制回生时间为24 h较适宜。

2.2 正交试验及结果分析

2.2.1 正交试验设计 通过单因素试验可知,回生时间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很小,因此,固定回生时间,以玉米抗性淀粉得率为指标,以淀粉乳含量、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超声温度为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研究制备玉米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因素水平设计见表1。

2.2.2 正交试验结果 从表2可见,淀粉乳含量是影响玉米抗性淀粉得率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制备玉米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2B1C2D3,即淀粉乳含量25%,超生时间10 min,超声功率600 W,超声温度45 ℃。在此条件下,玉米抗性淀粉的得率为25.06%。

3 结论

本研究主要采用超声波法制备玉米抗性淀粉,对制备工艺条件中的淀粉乳含量、超声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回生时间5个因素进行了考察,通过试验得到了制备玉米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制备玉米抗性淀粉时,影响抗性淀粉得率的主要因素是淀粉乳含量,其次是超声功率、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 影响最小的是回生时间。制备玉米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淀粉乳含量25%,超声时间10 min,超声功率600 W,超声温度45 ℃,回生时间24 h,此时抗性淀粉得率为25.06%。

参考文献:

[1]张文青,张月明,郑灿龙,等. 抗性淀粉临床降糖降脂效果观察[J].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6(7):732-734.

[2]翟爱华,吕博华,张洪微. 抗性淀粉的研究现状[J]. 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2):22-25.

[3]徐 忠,繆 铭. 功能性变性淀粉[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39-62.

[4]程建军. 淀粉工艺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85-193.

[5]周世成,刘国琴,李 琳. 抗性淀粉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J]. 粮油食品科技,2009,17(2):51-53,56.

[6]翟爱华,张洪微,王宪青. 酶解法制备玉米抗性淀粉的研究[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8,20(6):48-51.

[7]连喜军,罗庆丰,刘学燕,等. 超声波对甘薯回生抗性淀粉生成的作用[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32(1):61-64.郝红英,周 芳,王改利,等. 超声波辅助的乙醇-硫酸铵双水相联合提取鱼腥草总黄酮工艺[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183-185.

猜你喜欢
超声波玉米
收玉米啦!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
基于Niosll高精度超声波流量计的研究
基于手机准超声波控制的智能灯
蝙蝠的超声波
超声波流量计的研究
超声波流量计在兰干渠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