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问题诸

2017-02-27 18:13宁扬丁生喜葛丽亚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青海省

宁扬+丁生喜+葛丽亚

摘要:依据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理论,从人口城镇化、资源城镇化、环境城镇化3个方面构建青海省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状态空间和熵值法對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分析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1)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资源环境领域;(2)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综合承载状况理想值与现实值差距大;(3)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内部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大。因此,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提升的对策有5个:(1)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2)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提升居民收入;(3)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提高污染治理水平,提升环境承载力;(4)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等自然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提升资源承载力;(5)平衡区域差异,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青海省;状态空间法;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新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01-0279-07

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力[1]。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所以新型城镇化是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高效发展的多元演变过程[2],区域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体现新型城镇化的质量。青海省2014年发布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重点开发区域包括东部重点开发区域和柴达木重点开发区域2个部分,其中柴达木重点开发区域的格尔木市已在2015年成功入选国家级新型城镇化城市试点名单,说明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将在未来承担更多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任务,但是从区域承载力角度对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进行新型城镇化的研究鲜见,这不利于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建设。本研究从人类活动影响、资源供给支持、生态环境承载等3个方面构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状态空间法,对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建立立体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为青海省新型城镇化提供参考依据。

1 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现状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2014年青海省常住人口是588.4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90.40万人,占49.78%,比2013年增长 1.27 百分点;全省GDP达2 301.12亿元,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为9.4% ∶53.5% ∶37.1%,农业与非农就业比重是 37% ∶63%。全省森林面积441.23万hm2,森林覆盖率是6.1%,与2013年持平。2014年青海省政府出台了《青海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根据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到2020年重点开发区域要聚集全省约90%的经济总量和80%的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3%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5%左右,人口密度达到68人/km2[3]。本研究探讨了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既包括26个区域的个体新型城镇化水平研究,也包括综合之后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研究。

2 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实证分析

2.1 状态空间法工作原理

目前评价区域综合承载力的方法有多种,如TOPSIS法、系统动力学法、层次分析法、状态空间法(state-space techniques)等。各种方法都各有千秋,而状态空间法可以直观描述区域的承载力状况,简便直接,一目了然,故本研究采用状态空间法。状态空间法是欧氏几何空间用于定量描述系统状态的一种有效方法,通常由表示系统各要素状态向量的三维状态空间轴组成。在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中,三维状态空间轴分别代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毛汉英等将三维轴界定为人类活动轴、资源轴和环境轴[4](图1)。

图1的3个轴中,Z轴(人类活动轴,包括人口及其经济活动等)是受载体,而X轴和Y轴(资源轴和环境轴)是承载体,承载人类活动。图中A、B、C是状态空间法中的承载状态点。而曲面XMAXOYMAX则是由某一时间尺度内,在资源环境满载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类活动能力的满载状态点所构成,如点A,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点C位于曲面XMAXOYMAX之下,表示这一时期的人类活动低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环境处于可载状态。与之相反,点B位于曲面XMAXOYMAX之上,表示这一时期的人类活动高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环境处于超载状态。

依据状态空间法原理,图1模型中曲面XMAXOYMAX上任意一点状态承载点到原点的空间距离(如OA)所构成的矢量模,即为该模型中综合承载力的理想值。曲面XMAXOYMAX外的空间内任意一点状态承载点到原点的距离(如OC)所构成的矢量模,即表示该模型中综合承载力的现实值。

2.3 理想值的确定

理想值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区域综合承载力的最大阈值。理想值的确定方法多种多样,有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文献资料法、参照系法、平均值法、最大(小)值法、目标值法等。本研究的理想值确定方法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及平均值法,通过查阅《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20)》《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国家环保城市标准》等,并结合重点开发区域的实际情况,运用平均值法,确定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综合承载力各个评价指标的阈值(表1)。

2.4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通过对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的综合分析,参照相关文献[5-8],建立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表2)。

2.5 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2014年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结果

通过查阅青海省统计年鉴(2015),整理得到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26个区(县)2014年相关原始数据。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用熵值法对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表3)。

根据计算出的权重与处理过的数据,运用状态空间法公式,分别测算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及各县(市)综合承载力的现实值和理想值,判断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承载力的狀态。其中,承载潜力RCC是理想值与现实值的差值得到,因此,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综合承载状况见表4。

由表4可知,2014年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处于可载状态,说明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仍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这得益于青海省在十二五期间,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并落实,通过制定《青海省城乡体系规划(2014—2030年)》等引导全省新型城镇化健康持续建设和发展。而在具体的三大承载力方面,人口、资源、环境三大承载力的承载潜力都是比较乐观的状态,但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仍不容忽视。

2.4 2014年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26个区(县)承载潜力水平比较

通过查阅《青海省统计年鉴(2015)》,获得26个区(县)的指标原始数据,通过熵值法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状态空间法计算出26个区(县)的现实承载力、理想承载力,从而判断出它们各自的承载潜力。

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26个区(县)的人口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和人口城镇化承载潜力基本一致(表5),说明青海省26个区(县)的经济和人口是影响承载力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3 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资源环境领域

由表3可知,人口城镇化方面,人口密度指标权重较大;资源城镇化方面,行政区域土地面积、研发支出占GDP比重、全年专利申请数等指标权重均>0.05;生态环境城镇化方面,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电耗、单位耕地化肥使用量、环境污染治理本年完成投资额、垃圾处理站数等指标权重值大(以权重>0.05为标准),说明这些指标就是当前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从高权重指标的分布来看,主要在资源和环境领域,说明青海省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资源和生态环境提供重要支撑。

3.2 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综合承载状况理想值与现实值差距大

由表6可知,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承载力的理想值与现实值差异很大,总体承载力水平的理想值/现实值为2.14,人口承载力的理想值/现实值为2.26,资源承载力的理想值/现实值为2.85,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理想值/现实值为1.56。由此可知,由于总体人口规模小,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人口承载空间较大;青海省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对新型城镇化也有较大的承载空间,但是生态环境的承载空间最小,虽然理想值大于现实值,但是一方面青海省要承担保护“中华水塔”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青海省地处高寒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迫切需要保护生态环境。

由表7可知,构成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各指标承载力理想值与现实值状况差异也很大。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非农就业比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森林覆盖率、研发支出占GDP比重、专业技术人员数、地区生产总值电耗等指标的承载潜力为负值,说明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受到这些因素的显著制约。

3.3 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内部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大

根据表5,将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人口资源环境综合承载潜力、人口承载潜力、资源承载潜力、环境承载潜力分别作为变量,以系统聚类中的组件连接为主要方法,以平方欧氏距离为度量标准进行分析,可以将承载潜力分为以下几类。根据图2可以将26个区(县)的人口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划分为2类,一类是城东区,一类是其他区(县),这种分类结果主要是因为城东区是人口资源环境承载潜力为负的唯一地区,而其他区(县)的人口资源环境承载潜力都为正值。根据图3可以将26个区(县)的人口承载潜力划分为3类,一类是城西区和城北区,一类是格尔木市,一类是其他区(县)。这种分类结果说明城西区和城北区以及格尔木市较之其他区域,人类开发活动成熟,经济较为发达,下一步应注重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开发,要与人类活动相匹配。根据图4可以将26个区(县)的资源承载潜力划分为4类,第一类是湟中县,第二类是海晏县,第三类是互助县和循化县,第四类是其他区(县)。

前3类区域都位于东西部重点开发区域之间的过渡地带,这种分类说明这一地带未来的发展仍需加强科技资源的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根据图5可以将26个区(县)的环境承载潜力划分为4类。第一类是城东区,第二类是都兰县,第三类是城西区和格尔木市,第四类是其他区(县)。这些区域都位于人类活动较集中的区域,说明人类在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从环境方面着手,提高承载力。结合图3可见环境是拉低城东区综合承载潜力的主要因素,城东区要提高承载潜力,更应该重视环境的污染和治理。

4 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提升的对策

4.1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研发支出占GDP比重是影响综合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尽管目前政府对科研的投入不断增加,但仍不足以达到青海省的规划水平。加大科研支出不仅能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动力,而且能够吸引更多的外来人才,为青海省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4.2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提升居民收入

青海省因为先天自然条件,农业和畜牧业较为发达。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在必行。根据青海省的自然状况和资源禀赋,构建合适的现代工业化园区和服务业体系,提高非农产业比重,提升居民收入。

4.3 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提高污染治理水平,提升环境承载力

青海省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但生态脆弱。要适应不断提高的人口容量,挖掘承载潜力,就必须在提高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提高相关排污产业的污染治理力度,制定相关政策,使排污治理有法可循,绿色生态空间保持合理规模。

4.4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等自然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提升资源承载力

青海省国土面积大,但地广人稀,而且是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随着青海省经济的发展,交通、水利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原有的一部分耕地和绿色生态空间。这要求规划人员事先做好空间设计,避免资源的粗疏浪费。

4.5 平衡区域差异,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26个县(市)存在人口、经济、技术、资源、环境间的不平衡,这种区域间的不平衡大大延缓了青海省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因此,要根据区域目前现有的承载潜力,通过生态移民,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等方式,既能发挥区域自身资源优势,又能做到区域间互补互助,共同提升自身潜力,最终达到协调发展,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牛文元,康晓光,王 毅. 中国式持续发展战略的初步构想[J]. 管理世界,1994(1):195-203.

[2]吴 江. 重庆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10.

[3]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海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EB/OL]. (2014-05-22)[2016-01-10]. http://www.docin.com/p-817692160.html.

[4]毛汉英,余丹林. 区域承载力定量研究方法探讨[J]. 地理科学进展,2001,16(4):549-555.

[5]甘佩娟,丁生喜,霍海勇,等. 柴達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9-65.

[6]秦 成,王红旗,田雅楠,等.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增刊2):335-338.

[7]王晓鹏,曹广超,魏 岭,等. 基于多元统计的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模型研究与应用[J].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1(1):98-106.

[8]李 通. 地级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承载力研究[D]. 长沙:湖南科技大学,2013.赵 蕾,孙慧武,侯卫东. 渔业龙头企业与养殖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以罗非鱼加工企业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286-289.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青海省
人物志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届青海省质量奖的授奖决定
青海省生态系统定位站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