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败毒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直肠炎42例临床分析

2017-02-28 10:55叶江文
中外医疗 2016年34期
关键词:慢性溃疡性疗效

叶江文

[摘要] 目的 为有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直肠炎,临床探究败毒汤保留灌肠治疗效果。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42例经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直肠炎患者,按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21例、治疗组2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用药同时应用败毒汤保留灌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疾病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同时观察1年后疾病复发情况。 结果 临床两组有效率相比,治疗组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有效率为81.0%,治疗组患者有效率较对照组好,P<0.05;治疗组腹泻、脓血便、腹痛症状改善用时较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用时少,P<0.05。 结论 临床对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直肠炎患者治疗时,采用败毒汤剂保留灌肠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避免疾病再次复发,可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慢性;溃疡性;败毒汤;结直肠炎;保留灌肠;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2(a)-0178-03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直肠炎患者临床多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接反复性腹泻,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以及脓血便,同时还会伴有口腔、关节、肝胆、皮肤异常等,且疾病主要发生部位在人体结肠黏膜层[1-2]。该次该院对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42例经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直肠炎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以及自拟败毒汤保留灌肠治疗,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效果,发现患者溃疡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收治的42例经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直肠炎患者,按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21例、治疗组21例。对照组男性为14例,7例为女性,患病时间9个月~7年,平均时间(4.1±1.8)年,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39.6±6.7)岁;治疗组男性为15例,6例为女性,患病时间8个月~9年,平均时间(4.3±1.9)年,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0.2±6.8)岁。患者临床均出现不同程度腹泻、腹痛、脓血便等症状,经结肠镜检查发现病变部位出现黏膜水肿、充血、肥厚,同时伴有溃疡、糜烂面,两组病患在病程、临床症状、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每晚使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2022058 产品规格:2 mL)8万u,100 mL 0.2%甲硝唑灌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2424 产品规格:10 mL:50 mg),同时3次/d服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0818 产品规格:0.25 g),剂量为4 g,连续用药3周;治疗组每日3次服用柳氮磺胺吡啶片,剂量为4 g,同时将黄连、黄芩、黄柏各10 g,当归、川芎、薄荷脑、冰片及甘草各15 g,清水煎煮取汤汁100 mL,每晚进行保留灌肠。灌肠方法:患者取侧卧位,将西药/中药煎剂倒入灌肠包内,同时排净灌肠包至插管末端的空气,将插管末端涂抹石蜡以便插管插入肛内,调节液体灌入直肠速度以5 mL/min速度灌入,灌肠完成后患者保持膝胸位 2~3 min。同时为使药液充分浸润,患者需按左侧位-平卧位-右侧位的方向变换体位,最后改为舒适体位且药液在患者体内保留时间应超过20 min,以便人体吸收药液,该次治疗时间为1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用药后疾病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对1年后疾病复发情况进行随访调查统计。

1.4 疗效评价

疾病治疗效果根据相关文献自制溃疡性结直肠炎临床恢复评测表,结果分为疾病治愈、病情好转、病情有所恢复、病情无进展。疾病治愈:患者腹泻、疼痛等症状消失,经检查炎症消失。病情好转:用药治疗后患者腹泻、疼痛等症状明显好转,经检查炎症明显恢复。病情有所恢复:疗后病人腹泻、疼痛等症状部分改善、缓解。病情无进展:病人症状均无好转。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用药后临床两组疗效观察

临床两组有效率相比,治疗组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有效率为81.0%,治疗组患者有效率较对照组好,P<0.05。

2.2 用药治疗后两组患者疾病复发情况统计

对照组在一年后回访中有6例出现疾病复發情况,疾病复发率为29.0%,治疗组1年后回访中有2例出现疾病复发情况,疾病复发率为9.5%,治疗组患者1年后疾病复发情况较对照组疾病复发情况少(χ2=9.974,P<0.05)。

2.3 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组腹泻、脓血便、腹痛症状改善用时较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用时少,P<0.05。

3 讨论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直肠炎病发部位多为乙状结肠、直肠,临床检查可见点片状溃疡面、充血、充血斑、黏膜水肿、肥厚等,临床病症典型多表现为腹泻、脓血便、肛门坠涨、腹痛等,此病多造成机体乙状结肠、降结肠受损,病情严重者可对整个结肠以及末端回肠均造成影响,且此病易反复发作,目前无特效药根治此病,多数都使用西药控制疾病急性发作,对症治疗减轻患者症状[3]。甲硝唑、庆大霉素是临床抗炎灭菌常用药,但其只能减轻患者症状无法彻底根治,有学者提出在使用西药治疗同时加以中药进行保留灌肠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症状、降低疾病复发情况[4-5]。

该次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临床两组有效率相比,治疗组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有效率为81.0%,治疗组患者有效率较对照组好,P<0.05,同时我们对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用时情况进行统计,发现治疗组腹泻、脓血便、腹痛症状改善用时较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用时少,P<0.05,1年后回访对照组疾病复发率为29.0%,治疗组为9.5%,治疗组疾病复发情况较对照组少,结果表明败毒汤灌肠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加速患者康复。该次自拟败毒汤以黄柏、当归、川芎、黄连、甘草、薄荷脑、黄芩、冰片等中药配伍而成,其中黄柏味苦性寒,能清热燥湿,黄连味苦微寒,有泻火解毒的作用,以此两种药物配伍能有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厚肠止痢[6]。同时薄荷脑可在人体内产生清凉感,有效减轻药物在体内对粘膜的刺激,冰片有消肿止痛的作用,有效患者腹痛症状,而黄芪能起到抗炎作用,甘草调和诸药,同时药理研究表明黄连、黄芩有抗炎、抗过敏、杀菌抑菌等作用,能有效抑制炎症免疫反应,同时对炎症细胞浸润产生阻碍效果、明显改善肠黏膜水肿,这些中药配伍能有效改善患者腹痛、腹泻症状,同时减慢肠蠕动,从而减少大便次数[7]。丁晓红等[8]研究发现以黄柏、黄连、木香、白芍等自拟中药汤剂联合太宁栓对慢性直肠炎患者进治疗其疗效为97.6%,而仅适用西药治疗的有效率为85.7%,与该次研究结果联合治疗有效率95.2%,单药治疗有效率81.0%比较,所得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临床对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直肠炎患者治疗时,采用败毒汤剂保留灌肠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避免疾病再次复发,可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佟静.慢性肛瘘并发非特异性溃疡性结直肠炎的临床诊治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0):216-217.

[2] 张学清,李雪芹.肠舒组方灌肠联合护理治疗慢性直肠炎40例[J].河北中医,2013,35(10):1571-1572.

[3] 黄仲杰,李宗勇,蒋雪映,等.慢性肛瘘并发非特异性溃疡性结直肠炎的临床诊治[J].华夏医学,2014,27(1):81-83.

[4] 龙庆,李俊,闻永,等.疏肝健脾法联合保留灌肠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直肠炎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6,36(3):493-495.

[5] 庄小燕.不同灌肠药液量对溃疡性直肠炎患者保留灌肠效果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3):3212-3214.

[6] 周瑞群.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直肠炎[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7):90-91.

[7] 沈鲁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直肠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8):85.

[8] 丁晓红,陆杰,赵爱民,等.自拟中药汤剂灌肠联合太宁栓纳肛治疗慢性直肠炎42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4,23(5):58.

(收稿日期:2016-09-06)

猜你喜欢
慢性溃疡性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阴道炎临床疗效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运动养生的现况分析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