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58例观察与护理探析

2017-02-28 08:07沈鸣峰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33期
关键词:观察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

沈鸣峰

【摘要】 目的:明确接种狂犬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相关特征,并探讨有效护理方法。方法:纳入2015年9月-2016年3月在笔者所在疾控中心接种第一针狂犬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接种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一般组,对试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一般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58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后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其次为发热、乏力。实施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狂犬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3.2%,高于一般组患者的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笔者所在疾控中心的护理满意度为93.2%,高于一般组患者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确接种狂犬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相关特征,为患者制定干预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狂犬疫苗全程接种率。

【关键词】 狂犬疫苗; 接种; 不良反应; 观察; 护理干预; 护理满意度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3.04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3-0078-03

狂犬疫苗是我国临床预防犬及其他啮齿类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发生急性病毒传染所使用的一种制剂,使用后能够促使人体产生免疫抗体,对病毒发挥自动免疫作用,在降低狂犬病等由病毒感染所致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然而较长一段时间的临床应用发现,不是所有疫苗接种者均能安全的接种狂犬疫苗,存在一部分疫苗接种者在接种狂犬疫苗后会发生不良反应,甚至不能完成全程接种[2]。因此,现阶段如何能够预防及减少接种狂犬疫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是我国临床需要进行重点研究的课题[3]。近年来,有相关临床研究发现在接种狂犬疫苗发生不良反应后,对患者实施高质量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全程接种率,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4]。基于上述研究现状,笔者所在疾控中心选取接种狂犬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后的护理方法进行了探讨,现整理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纳入2015年9月-2016年3月在笔者所在疾控中心接种第一针狂犬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患者为暴露前预防,26例患者为暴露后预防。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一般组,每组29例。试验组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6~65岁,平均(35.6±1.8)岁,其中包括暴露前预防患者15例,暴露后预防患者14例。一般组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5~68岁,平均(36.1±2.2)岁,其中包括暴露前预防患者17例,暴露后预防患者1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开展本次研究前笔者所在疾控中心已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患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观察58例患者注射狂犬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并做好详细记录,对患者实施常规处理。与此同时给予一般组患者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给予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患者在接种疫苗出现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后,会产生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笔者所在疾控中心护理人员告知患者不良反应经处理后可以痊愈,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并向患者讲解以往发生不良反应,给予处理后完成全程接种患者的案例,帮助患者建立信心,促使患者能够积极的接受后续的疫苗接种。(2)局部不良反应护理: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硬结等不良反应表现多出现在疫苗接种后6~24 h,出现后护理人员不给予特殊处理,而是将新鲜的马铃薯或白萝卜切片,贴服在患者注射部位,2次/d,30 min/次,也可使用50%的硫酸镁进行湿敷,2次/d,30 min/次。(3)全身性不良反应护理:出现发热患者的体温多不超过38.5 ℃,这些患者不给予处理,嘱咐其多饮水、每日用温水洗浴,临床表现在持续1~2 d后会自行消失。若患者体溫超过38.5 ℃,可采取物理降温方法,若使用温水擦洗患者身体,仍不能有效降温的患者送至医院就诊。对于出现恶心、呕吐、眩晕、头痛的患者,嘱咐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饮食,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对于出现全身荨麻疹、丘疹、红斑的患者在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的同时,及时将患者送至医院就诊。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狂犬疫苗全程接种率和对笔者所在疾控中心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笔者所在疾控中心护理满意度这一指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由笔者所在疾控中心人员制定包含十分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四个选项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为两组患者发放,要求患者根据主观感受进行单项选择,填写完成后,由参与本次研究的研究人员回收统计结果。护理满意度的计算公式为: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呈正态分布的研究数据汇总后,交由专业的数据分析处理人员使用SPSS 19.0版本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8例患者接种狂犬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本次研究经观察发现58例患者接种狂犬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等,其次为发热、乏力,具体临床表现见表1。

2.2 两组患者狂犬疫苗全程接种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狂犬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3.2%,一般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狂犬疫苗全程接种率为72.4%,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狂犬疫苗全程接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50,P=0.037),具体见表2。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笔者所在疾控中心为两组患者发放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试验组患者对笔者所在疾控中心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3.2%,一般组患者对笔者所在疾控中心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5.9%,两组患者对笔者所在疾控中心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002,P=0.045),见表3。

3 讨论

较长一段时间的临床研究发现,狂犬疫苗虽然可以有效预防狂犬病等急性传染病的发生,但其对于人体来说毕竟是一种抗原,使用后在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对特定疾病产生免疫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毒性作用[5]。接种者因体质状况、精神因素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对毒性作用的承受能力不同,故有一部分接种者在接种疫苗后会发生不良反应[6]。近年来,有临床研究发现对接种狂犬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实施护理,有利于缩小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与未发生不良反应接种者之间的个体差异[7]。

笔者所在疾控中心为提高接种狂犬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疫苗全程接种率,对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表现进行了观察,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制定了护理干预计划进行实施。在制定该种护理模式前,笔者所在疾控中心研究人员查阅科学的护理理论,将理论与患者的护理诊断有机结合制定护理措施,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护理的有效性。笔者所在疾控中心本次通过对试验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局部不良反应护理和全身不良反应护理后发现,试验组患者的疫苗全程接种率和对笔者所在疾控中心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较一般组患者高。

综合分析上述结果,笔者所在疾控中心认为明确接种狂犬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相关特征,为患者制定干预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狂犬疫苗全程接种率,同时有利于提高疾控中心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永萍.接种狂犬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2(11):166-167.

[2]吳宝莲.狂犬疫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3,9(1):72.

[3]伯妍遐.接种狂犬疫苗后的不良反应护理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509.

[4]胡丽珍,吴丽兰,张少雯,等.狂犬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J].职业与健康,2012,28(6):761-762.

[5]黄庆楣,梁业勤,庞书燕,等.狂犬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68例观察与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9):1399-1401.

[6]梅益萍.对狂犬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4,14(6):74.

[7]王佳莲.狂犬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9):301-302.

猜你喜欢
观察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