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水闸运行管理 提高防汛抗旱能力

2017-03-01 10:10
河北水利 2017年1期
关键词:旱灾水闸闸门

由于防汛抗旱工程的系统相对来讲比较复杂,在施工期间一旦出现差错,就会对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影响。虽然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已经提升了对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视度,但水闸管理作为该项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防汛工作的预期目标无法顺利实现。

1.水闸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汛期,水闸可以起到储蓄水源、拦截洪水的作用。处于上流的河水在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会被水闸拦截;而下游的分洪泄水湍急的水流流速,会导致两岸和水闸基础部分出现渗透,长此以往,就会造成闸基变形受损。如果在分洪泄水的过程中,不同时开启或关闭多孔闸门,就会导致河流下游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刷损害。部分单孔闸门如果水流量过大,同其他闸门水流大小和流速不同,也会对闸门产生严重冲击,导致闸门损坏。目前,我国水利工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年久失修的水闸,这些水闸在工作期间不仅运行不畅,还会为相关操作工作的进行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水利工程的水闸管理水平低,就会对水闸应急处理作用的发挥产生极大的影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严重者甚至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在抗旱时也无法及时补给水源,从而导致闸区附近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为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造成极大的阻碍。

2.提升防汛抗旱能力的具体策略

2.1 构建合理的管理系统

因为近年来我国洪水旱灾等灾害现象频频发生,对社会稳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进行水闸管理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通力合作,通过协调商议快速建立起高效的水闸管理体系,将管理者的权力同其应当承担的工作责任有效连接起来,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责任意识,从而建立起一套合理的水闸应急管理系统。此外,我国水闸管理部门应当调动起各各部门参与到防汛抗旱工作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结合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建立起新型的防汛抗旱策略,科学的设计和策划水闸管理工作内容,建立有效的对应洪灾和旱灾的水闸管理体系,将防洪抗旱体系的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2.2 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伴随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和水平的提升,使得利用先进科技防汛抗旱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先进科技在水闸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还能够对洪水灾情进行预估和分析,及时做出预警,增强水闸的防御能力,减轻自然灾害对水闸的损害程度。当某地区遭遇到了巨大的干旱或者是洪水灾害时,水闸管理人员需要将灾害的实际情况和即将会遇到的困难,逐级汇报给上级部门,及时寻求援助。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当建立起专门对洪水旱情进行统计和研究的工作体系,借助气象卫星的遥感测试技术等其他先进科技,分析灾害分布的实际情况、蔓延速度、覆盖范围等,以此来强化对干旱或者是洪水灾害的预测和预警的准确性,为决策部门快速、准确的制定出有效的灾害处理方案提供资料参考,从而尽量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2.3 加快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

提高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速度,不仅可以提升水闸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工作质量,将水闸与其他水利设备的作用和效能充分发挥出来,还能够有效减少洪水和旱灾的发生频率,帮助相关部门人员了解到更加准确全面的强降雨量、干旱、洪水等灾害信息,及时将相关情况上报。这样不仅可以提升相关信息采集的准确性,还能够提升灾害预警和预测结果的准确度与及时性。

2.4 加强水闸的日常维护管理

加强水闸的日常维护管理,首先,做好土工建筑物的日常维护管理,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如发现有雨淋沟、塌陷、裂缝、导渗及减压设施损坏等现象,要及时修补。其次,做好闸门的日常维护管理,如有涂层剥落、门体变形、行走机构支承失灵,止水装置破坏等现象,要及时进行故障维修。最后,做好机电设备及防雷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定期检查设备、线路是否正常,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准确可靠,绝缘电阻值是否合乎规定,防雷设施是否安全可靠等,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免影响水闸的正常运行。

总之,水闸管理作为水利工程项目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水闸管理水平的好坏,会对工程防汛抗旱能力的高低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当不断探索有效的水闸维护管理方式、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管理经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和管理系统。此外,管理人员还应当借助科学技术的作用,提升工程防汛抗旱的能力,充分发挥水闸在防汛抗旱方面的能力,从而制定出新的管理策略。

猜你喜欢
旱灾水闸闸门
湖南省水闸工程维修养护等级划分分析
板栗“旱灾”后生产管理技术
水利工程闸门的管理及维护措施
水闸翼墙地基处理设计研究
明代江西地区旱灾发生频次分析
2016年河南省已建成水闸数量
把住医保基金水池闸门
找准入口,打开思路的闸门
我国专家发现药物成瘾新机制,找到“闸门”开关
德州市2014年旱灾应对措施与经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