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股權融資平台處境尷尬

2017-03-01 06:54李春水
台商 2017年1期
关键词:行業投資

李春水

自2016年8月份以來,互聯網股權融資額越來越少,甚至有排名前三的平台出現零成交的情況。面對逐漸遇冷的行業環境,有的平台選擇苦練內功,有的平台選擇轉型或是離場,也有些平台則為了資料好看而製造繁榮的假像。

自2016年8月份開始,股權眾籌的融資額出現大幅下跌。據統計,一直在實體眾籌領域穩坐頭把交椅的人人投,10月成功專案融資額也僅為753萬元(人民幣,下同),排名前三的京東東家10月甚至出現成功融資額為零的現象。

另據2016年11月大陸《眾籌行業月報》顯示,大陸各類型正常運營的眾籌平台總計430家,新增平台數量達43家,倒閉眾籌平台34家,轉型眾籌平台3家;其他(提現困難以及眾籌板塊下架等)共有24家。

眾籌家研究員劉鴻斌也有類似的感覺。作為行業研究者,他的感受更為直觀。「8月份的時候,我發現網站和公眾號的流量出現了下滑,等到9月初統計資料出來後,(資料)也不好看。」劉鴻斌表示。曾經火熱一時的互聯網股權融資遭遇「寒冬」,而這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大陸互聯網股權融資歷程

互聯網股權融資最早起源於美國,顧名思義是企業通過互聯網管道出讓一定比例的股份向投資者進行融資,投資者投資入股並以股份轉讓或分紅的形式獲得收益。平台通過互聯網技術廣泛地對接投資和融資需求,在風險投資市場充當中介人的角色,為投融資雙方提供相關的金融服務支援。

互聯網股權融資平台通過資訊撮合降低投融資雙方的搜索成本,既可以幫助企業節省線下尋找投資人的成本和精力,也方便了投資人在更大範圍內更高效地找到感興趣的創業項目。此外,互聯網股權融資平台通過互聯網以及一定的投資結構安排,也為大量的潛在投資人提供了參與早期風險投資的機會。

互聯網股權融資2011年進入中國大陸,隨著天使匯、創投圈、原始會等第一梯隊的互聯網股權融資平台誕生,經過前3年的「不溫不火」,乘著2014年「雙創」的東風,開始出現跳躍性增長。

中國大陸互聯網股權融資行業得以迅速發展,除政策刺激外,也與壓制已久的創業企業融資需求以及日益擴大的中產階級投資需求息息相關。然而伴隨著大陸平台數量和交易規模的不斷擴大,關於互聯網股權融資的各種問題接踵而至。

2014年12月,中國證券業協會首次發佈了《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開始針對行業問題進行規範。

大陸政策收緊

在2015年7月之前,行業中習慣使用「股權眾籌」指代「互聯網股權融資」。

對於「股權眾籌」名稱的濫用引起了監管層的關注,同月,十部委聯合發佈《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規定「股權眾籌融資主要是指通過互聯網形式進行公開小額股權融資的活動」。然而,按照《證券法》,所有公開發行證券的行為,都必須符合法定條件,經過中國證監會核准,未經依法核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公開發行證券。這也就意味著,大陸目前沒有合法的股權眾籌。《指導意見》出台後,不少平台迅速更名,並引發了一輪行業的洗牌。在越來越嚴格的監管政策之下,不少平台變得謹慎起來。自2016年8月開始,股權融資專案逐步走入「寒冬」。9月份,樣本平台的成功專案總融資額約4139.47萬元,環比減少49.77%,投資人群體也處於觀望的狀態。

資產荒蔓延

互聯網金融行業蔓延的「資產荒」,是造成互聯網股權融資遇冷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劉鴻斌認為,現在行業已經進入了「資產荒」的時代,大家都不知道投什麼。「年初直播和VR非常火爆,但現在看來就是一陣風。大資料、大健康、人工智慧會怎樣?也不好說。經濟發輾轉型的方向大家都在摸索,創業的方向同樣非常不確定,在此背景下,投資人還是會謹慎考慮的;目前並不是資本寒冬,而是投資資金相對充裕,但優質項目稀缺。」2016年以來,「項目荒」成為了互聯網金融行業頻繁提及的話題,包括P2P平台、眾籌平台從業者都深受困擾,大多數平台都面臨著「找優質資產難上加難」的情況。

劉鴻斌還指出:「一些發展快的公司已經到了B輪、C輪融資。而互聯網股權融資重點面向天使輪、Pre-A輪、A輪,如果現在一家公司還在這個輪次融資,那麼很可能它已經有三五個對手在前面。後來者能否突圍?其實風險非常大」。

回暖尚需時日

有觀點認為,隨著互聯網金融監管趨嚴,目前整個行業的熱度已經明顯下降,很多人的從業狀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對整個行業的可行性持一種懷疑的態度,信心不足。

面對逐漸遇冷的行業環境,有的平台選擇苦練內功,有的平台選擇轉型或是離場,也有些平台則為了資料好看而製造繁榮的假象。

《2016年10月中國眾籌行業月報》顯示,一家名為「愛就投」的平台成功項目融資額高達7660萬元,其中僅「中盛文化」一個專案就融資7100萬元。但是,上述報告同時指出,「中盛文化」專案的7100萬融資中包含5000萬元的領投方投資。有一些選擇擁抱監管的平台,在合規方面主動做出調整。

相關部門對於向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行為做出了嚴格的規定,明確表態平臺不得擅自公開發行股票,「向不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或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後股東累計超過200人的,為公開發行」。

針對這一點,許多平台在合格投資人身份認定方面都執行了更加嚴格的規定。韓女士表示,在專項整治方案出台後,有些平台在投資人身份認證方面更加細緻。「之前直接填身份證號碼就可以確認,但是現在不僅需要上傳身份證正反面照片,還要本人拿著身份證的照片,感覺更加正規、專業」。

至於互聯網股權融資何時會出現回暖的跡象?劉鴻斌認為行業的寒冬或許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到2017年3月份後或許會有反彈。「目前主要的利好是,各地出台了房地產限購政策,資金大規模流入房地產的趨勢會停下來。但是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工作尚未結束,經濟轉型的方向還需要明確,因此行業還會在底部徘徊一段時間。」endprint

猜你喜欢
行業投資
去年賭業外來投資430億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行业绘本
政府推動 政策便利 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試點簡介
鼓勵發展+負面清單 商務部明確境外投資分類指導
2017年4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