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重镇”里的人们

2017-03-01 12:25王幅明
博览群书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散文诗江苏作家

我曾经主编了《中国散文诗90年(1918-2007)》,让我对全国散文诗的百年历史有了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而对江苏散文诗更有了一种特别好感与准确判断:江苏,中国散文诗无可替代的重镇。

江苏作家诗人对中国散文诗的贡献:排在第一的,非江阴人刘半农莫属。他是中国散文诗的开山人之一,是第一个用白话形式把外国散文诗介绍到中国的译者,并在翻译作品末尾标明“散文诗”,这是首次在中国报刊上出现“散文诗”的名称。五四前后,刘半农共写了20几篇散文诗,后收入诗集《扬鞭集》,其中,《晓》堪称中国早期散文诗的典范。

扬州人朱自清写于1922年的时光咏叹调《匆匆》,是散文诗苑历久弥新的奇葩。常州人瞿秋白是革命家兼文学家,他的散文诗名作《那个城》和《一种云》,运用象征手法,主题宏大,寓意深远,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鲜明的艺术个性,是散文诗苑的瑰宝。

江苏籍前辈作家中有散文诗传世的有韩北屏、屠岸、朔望、耿林莽、丁芒等人。屠岸是诗歌通才,能写各种诗体,且都有佳作传世,散文诗《瞳孔》是其代表作之一,广为传诵。耿林莽被誉为当代散文诗大家,也是至今获得散文诗最高荣誉的一位标志性人物。朔望平生只写过一首散文诗《只因》,可他创造了一个传奇:仅凭一首散文诗让许多人记住了他的大名,众多选本都不约而同地收入。

新中国的前30年,写散文诗的人屈指可数,江苏李华岚的散文诗集《赶海集》写于“文革”结束不久,出版于1978年,是新时期出版的第一部原创散文诗集。新中国的后30年,是散文诗发展的活跃期。江苏本土及江苏籍外地作家对散文诗的复兴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国散文诗大系·江苏卷》(1992),收有75名江苏本土作家的作品,可以看出当时强大的创作阵容。

后30年中的前10年是个高潮,之后有过沉寂,近些年又日渐活跃,涌现了一批后起之秀。而在30年中一直坚持至今的有耿林莽、秦兆基、王志清、王慧骐、箫风、周庆荣等人。秦兆基、王志清、王慧骐等都是创作与理论并重的作家。军旅作家箫风,策划創办文学报“散文诗研究”专刊和湖州师院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对散文诗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周庆荣在北京发起“我们”散文诗群,倡导大诗歌观,发现并推出一批新人,对散文诗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非常庆幸的是,2014年散文诗首次列入“鲁迅文学奖”的文学评奖,而那个唯一进入最后角逐的诗人,就是江苏籍的耿林莽。然散文诗毕竟是一个弱势文体,评选结果令人尴尬。耿林莽是当代散文诗的领军人物,他不仅传承了鲁迅的文学精神,对文学青年的提携亦如鲁迅。耿林莽虽然没有得奖,但是这并不能遏止他散文诗的深远影响。2015年《星星》诗刊将首届“鲁迅散文诗奖”给了耿林莽。《星星》主编梁平的颁奖词说:“他,是灵魂的歌者,是美与真的圣徒。他是耿林莽,名字必将与现当代诗歌史随行。”

江苏作家诗人近百年来对中国散文诗的贡献,令人炫目,也让人不得不顿生由衷的敬意。

(王幅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河南省散文诗学会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7年获“中国散文诗重大贡献奖”。)

猜你喜欢
散文诗江苏作家
作家谈写作
散文诗的时代性、视野与创新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散文诗创作需要突破
散文诗,放逐心灵的天空和旷野
我和我的“作家梦”
提起散文诗,我总难免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