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

2017-03-01 13:06蒋鲜花
未来英才 2016年23期
关键词:困境分析初中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蒋鲜花

摘要:将学生的自主阅读作为基础是新课改中所倡导的,其目的是让学生的多元化思维以及解题模式得到锻炼和培养,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但在实际的情况中所出现的问题是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阅读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因此本文将站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角度对阅读困境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困境分析;对策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并且应该对教学的途径进行探索,让学生的审美观得到提高,陶冶情操。这些要求,很多时候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做到的,前提条件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阅读,如何提炼出阅读中的有效信息。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教学存在的现实困境分析

1、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理解不到位。阅读理解习题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与教材上的课文都是非常相似的,所以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师没有对其进行重视,只是简单的参照参考书进行讲解,使得学生无法在浅薄的讲解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没有深度的知识讲解以及毫无技巧可言的知识输入让学生无法进一步的对所学的知识以及解题技巧进行掌握,所学的知识都是通过简单的记忆得来的,无法在其他时候进行灵活的运用。由此可见,由于教师自身没有对阅读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导致在教学方式中产生了重大的问题,让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2、教学的思想观念跟不上。所有与文字有关的题目,其出题目的永远都离不开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情感。因此在进行阅读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白的是如何与作者在文章当中进行沟通,阅读其实就是一个心灵之间交流的过程,不细心品味,就无法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与灵魂的碰撞,自然也就难以理解作者具体想表达的情感。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应该将自身带入作者创作的背景之中,投入才能够设身处地的进行感受和体会。教师在课堂上拥有绝对的主动权,包括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种主动权的负面影响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在学习上没有自主性,所有的知识以及技巧都是被迫接受的。这样的教学方式长此以往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伤害,阻碍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3、阅读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脱节。由于受到客观的教学条件限制,会让阅读教学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脱节,但是阅读理解的本质是对实际生活的一种以文学形式进行表现的见解。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知道,大部分有思想深度的文学作品的作者,均有着非常丰富的生活阅历,文学作品的基础就是生活。学生是一个特殊性的群体,与社会的接触比较少,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没有适当的对实际生活进行强调,使得阅读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远,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对生活的理解极度缺乏,导致阅读的结果不理想。

4、学生的阅读量不足,文学素养较低。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就无法在阅读中找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可以说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初中生已经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因此在学校里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回到家里也因为学科的增加导致家庭作业的增加。除此之外,许多学生在周末还会去上补习班和各种培优班、提高班,没有多余的时间以及精力进行阅读。同时,大量的灌输式教育僵化了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

(2)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時间里传授更多的知识,往往会压缩学生的思考时间,从而让自己的教学时间得到足够的保证,这就让学生自我思考的时间大大缩短。

(3)大部分人对语文阅读的理解存在着偏见,认为语文仅仅是一门语言的学习,阅读就是句与句的集合,作为国人,不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语文阅读的学习上。所以,不少的学校以及教师都尽可能的增加其他学科的课程安排,学生也因为阅读学习的成果不明显而逐渐将重心转移到其他的学科。

二、针对语文阅读教学现实困境的几点对策

通过对历年的高中语文考试试卷进行分析,我们很容易知道,阅读理解在高中语文试卷中所占的分值比例非常重,所以高中语文分数高低与阅读理解得分的高低是分不开的,拉分的关键也在于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初中阶段就应该打下良好的基础。

1、教师应该对阅读理解的教学中的内涵以及要求进行充分的理解,让阅读教学的内容得到扩充。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先一步进行理解,并且将其与教学的内容进行结合与拓展,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对真理进行领悟,同时也对自我生活进行检讨。

2、抛弃落后的教学观念,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阅读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教师应该通过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不同的教学方式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避免学生对阅读产生抗拒。

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让学生的阅读量得到积累,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提高阅读素养,在进行阅读理解教学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自身在课堂上起的仅仅是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进行阅读。在学生进行阅读的同时加以适当的点播,但记住点到为止,其目的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除了课堂上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课下教师还可以采取减少书面作业的量,并以增加阅读的任务对阅读时间不足的缺陷进行弥补,扩充学生的阅读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困境的存在是双方面的,唯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够有效的打破僵局,走出阅读的困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好的进行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 赵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2] 马力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J].学园,2016,09:90-92.

[3] 彭剑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才智,2016,14:17.

猜你喜欢
困境分析初中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