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起袖子”到农村去!

2017-03-02 12:49
中国科技财富 2017年2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三农农户

文/本刊记者 史 诗

“撸起袖子”到农村去!

文/本刊记者 史 诗

2月5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外发布,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4次聚焦“三农”。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的“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并未再次提及,反而大篇幅提出“农村金融发展”。

与去年相比,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删除了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强调更多地鼓励传统金融机构提供相关农村金融创新服务。共青团陕西省委农村青年工作部部长魏延安告诉记者:“这是一种归纳。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发展依附于农村电商下乡的步伐。强调农村金融创新,核心在‘创新’,从农民角度出发如何适应新动能和供给侧改革,都是创新的一部分。创新金融产品是创新的一部分,关键在‘农’,而不是原有产品在农村的延伸。”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号文件还首次提出要严厉打击农村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立法。“农村金融的小微性、营利性、公益性和特殊性是一般商业金融比较头疼的问题,建立法律制度有利于促进农村金融的规范发展。”魏延安说。

目前,在农村地区出现打着“理财、投资”类幌子,进行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的情况,农民资产受损,也影响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农发贷创始人兼CEO杨世华告诉《中国科技财富》记者,“打击农村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立法”对整个农村金融市场起到基础性作用,净化市场,才能实现长远合规发展。

“农发贷作为国内领先的三农金融服务平台,引导社会理财资金,为农民提供金融借贷服务,为优质农户、农资经销商,提供农资采购、规模扩张提供资金支持,提高了整个产业链条的效率,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杨世华表示,目前,农发贷在一线农村并没有涉及理财、投资类业务。作为较早进入农村金融领域的机构,农发贷非常欢迎金融立法出台,打造有序健康的市场环境,也有利于合规自律的机构的发展。

此外,今年的目标提到“加快农村金融创新确保‘三农’贷款投放持续增长”。以往农村贷款投放比例不高有哪些原因?杨世华认为:首先,目前我国农村征信不全、农民贷款抵押物有限;农村金融的参与方以传统银行业等机构为主,大多需要农户提供房产等资产抵押、相关资质人员担保等条件,较高的贷款门槛造成农户“融资难”的困境。其次,过去银行业等传统机构是主要的金融提供者,下沉到农村要考虑到成本问题,大额企业贷款和小额农户贷款所投入的调研与管理成本相差无几,如无政策支持,对涉农贷款的投入意愿度不足。

无论如何,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让“沉睡”的农村金融迎来政策春风,那些为数不多认真在做农村金融的互金平台,或将顺势走出新的发展路径。

蚂蚁金服

2016年12月20日,蚂蚁金服宣布全面开启农村金融战略:三大业务模式服务“三农”用户全面需求,以三年“谷雨计划”推进普惠金融扎根农村。

所谓的“谷雨计划”,即在未来三年,蚂蚁金服将联合100家龙头企业,为大型种养殖户提供金融服务;与合作伙伴一起,为1000个县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包括支付、信贷、保险等;面向国内“三农”用户,拉动合作伙伴及社会力量提供累计10000亿元信贷。

京东农村金融

京东农村金融负责人洪洁表示,京东农村金融围绕”农产品进城、电商下乡”的两条路子继续坚定的走全产业链全产品链的农村金融战略路线。

在上行通路中,京农贷以无抵押、低利息、放贷快等特点,解决了农户在农资采购、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中的融资难问题,全面服务各类种养殖农户,覆盖了包括黑龙江、新疆、内蒙古、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海南、四川、重庆、天津、湖北、湖南等在内的17个省、市、自治区。

目前,京东金融已经和包括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新希望六和、杜邦先锋、通威等在内的40多家企业达成了深度合作。借助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共同开发的保险+融资+服务的”农贷保”模式,京东农村金融实现了实时数字化的全流程监控,风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截至2016年9月,京东已经在全国1500个县、30万个行政村开展各类农村金融业务,并构建了一个以农民个体、涉农企业、农产品消费者及众多合作伙伴为核心的农村金融生态圈。

什马金融

资料显示,什马金融以农村用户的出行场景为入口,为农村用户提供中短期信贷产品服务,实现了在15-20分钟内为农民用户授信。据悉,什马金融的信贷用户平均年龄36岁,家庭年收入7.3万元(含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颇有意思的是,依托自身在农村电动车市场上的优势,什马金融将遍布农村的电动车购销网点发展成为自己的线下门店,并让电动车的经销商担任金融产品经理。

2017年,什马金融计划在农村出行领域快速拓展的同时,将围绕农民生活场景,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及场景化下的乡镇渠道小老板多元的金融需求,全方位布局农村市场。

翼龙贷

翼龙贷作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依托互联网技术,专注为“三农”领域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016年底已经为其输血超过200亿元,其中95%以上的资金流向了种植业、养殖业的农民。面对农村征信缺失问题,翼龙贷也已开发出我国首款针对农民的线上金融服务APP,在为农民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获取农民的征信信息。通过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依托大数据,建立起业内独特的“大数据反欺诈机制”,希望打造出专属于农民的“三农信贷工厂”。这些举措都是在用具体行动实践“互联网+现代农业”。

据了解,翼龙贷作为联想控股成员企业,是国内首倡“同城O2O”模式的网络借贷平台。目前已在全国200个城市设立运营中心,覆盖超过1300个区县,10000多个乡镇,部分网点已经延伸到村级。2017年,翼龙贷将继续践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不断推进“村村翼龙”,希望实现农民不用走出村口即可享受到便捷的互联网金融服务。

农金圈

农金圈成立于2015年1月,旗下平台包括农发贷、理财农场、农金租赁、农金保理。农金圈董事长陈俊旺此前透露,完成A轮融资后,农金圈将逐步进行战略升级,旗下“理财农场”与“农发贷”二者共同形成投融资线上线下闭环,理财端+资产端将全面发力。此外,未来还将涉及农户理财、农户支付、三农保险等业务。

据了解,目前农发贷的主营业务是农资消费和供应链金融服务,借助上市公司诺普信的资源,农发贷在其分销体系内竞选优质经销商,再由其推荐优质大型农场主作为农发贷的客户。

截至2016年7月15日,“农发贷”业务已覆盖全国27个省和自治区,为5000多家规模种植户,提供超30亿资金借贷服务,覆盖土地面积达到2000多万亩。农金圈旗下线上理财平台“理财农场”,已为33万位理财用户提供理财服务,线上平台累计成交额超过40亿元。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三农农户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福建省农村金融减贫的路径研究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农村金融政策异化:问题、根源与法制化破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