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伊春本地气象影视节目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2017-03-03 02:14王华昕刘晶王婷婷
黑龙江气象 2017年1期
关键词:影视节目伊春防灾

王华昕,刘晶,王婷婷

(1.伊春市气象局,黑龙江伊春153000; 2.黑龙江省气象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浅谈提升伊春本地气象影视节目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王华昕1,刘晶1,王婷婷2

(1.伊春市气象局,黑龙江伊春153000; 2.黑龙江省气象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1 引言

2000年10月,伊春本地气象影视节目开始正式播出,是全省除哈尔滨之外第一家有主持人的地市级气象影视节目,通过近二十年的不断发展,形成行政县、区预报和旅游景区等相对固定的气象影视节目栏目。多年来,伊春气象影视节目充分利用其覆盖面广、播出频次固定、更新快捷的优势,及时为公众传递了各类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和气象科普知识,较好地满足了新时期公众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本文通过总结伊春本地气象影视节目防灾减灾服务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不足,对如何提升伊春本地气象影视节目防灾减灾服务能力进行探讨。

2 伊春气象影视节目为防灾减灾服务现状

伊春市地处中国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腹地,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2495 km。在松花江、黑龙江两大水系之间,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特点使其成为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频发的地市之一。常年遭受暴雨、高温、干旱、大风、洪涝、冰雹、冰雪等灾害天气影响。

灾害涉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尤其是每年春秋森林防火期,气象服务任务十分繁重,伊春市气象局每年多次启动应急响应,向社会公众发布大风、高温、森林火险等级、暴雨、冰雹等灾害预警信号300余次。由此可见,伊春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任务相当艰巨,然而,传统的电视气象节目由于时效性、制作传播机制的特殊性等限制,许多预警预报信息并不能及时、高效地传达给公众,所以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果有待提高。

目前,伊春气象影视中心每天一共制作3套本地气象影视节目,3套节目均有主持人出镜,时长约为3 min,插播时间主要是每天晚上19时35分-21时35分,全天累计播出3次。当遇到重大天气过程,如暴雨、大风等天气发生时,根据伊春市气象台发布的预警信息以及伊春市气象局的应急响应命令,及时插播气象信息节目。

在过去的多年里,只要有预警信号发布,只要处在应急响应命令期间,这些针对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本地气象影视节目就及时呈现在公众面前,配合屏幕下方实时更新的预警信号字幕,进一步增强气象预警预报信息的时效性。伊春市各地的老百姓由于及时获取了最新的气象防灾减灾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气象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对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节目形式过于雷同单一

根据公众气象服务调研评估的数据显示,公众对气象信息的接受方式仍然以电视为主,并占据绝对优势。在各种新闻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气象防灾减灾影视服务依然肩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因此,电视气象节目的形式应尽量做到多样化,以更“活”、更“鲜”、更实用有效的节目形式,把握住公众对气象节目的关注度,最大限度地进行气象信息的传播,实现最有效的防灾减灾服务。目前,从中央台到地方台,晚上18时30分-20时30分之间都是气象节目,主持人播报天气,之后是城市预报,一样的节目形式,一样的手势,表现手法、形式雷同单一,缺乏互动性和丰富性。

3.2 缺乏地域特色

伊春大部分为丘陵山地,森林植被率82.2﹪,拥有亚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红松原始林,极佳的生态环境使伊春的林下经济、生态旅游具有无限潜力,而现有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对于一年四季的林区经济作物,经济药材,旅游特色的预报要素大体一样,没有针对性,急需根据不同时期气候变化,增加相应预报要素。

3.3 灾前、灾后服务工作不够到位

目前,伊春本地气象影视防灾减灾节目往往是在重大天气过程即将发生的1-2 d前进行的,这使防灾减灾节目的临近策划部署较为仓促,不利于对节目资源配备、气象信息传播方式进行周详的考虑,影响服务的效果。因此,灾害之前的长效筹备和策划需进一步重视,通过长效的前期宣传,做到有备无患,为应对各种将会发生的灾害天气做好准备。

3.4 灾害过程的服务不够精细化

气象灾害过程当中,人们对相关电视气象节目的关注度明显比平时提高,所以,这个阶段的服务内容尤为关键和重要。已不再满足于简单了解天气“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和“发生的强度”了,更多的公众对某些特定天气,特别是灾害性天气的成因、发展动态,以及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等方面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目前,伊春本地气象影视防灾减灾预警信息仅仅是通过静态的图片和文字或者是字幕,传播气象灾害应对办法和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缺乏足够的精细化预报服务产品,有待完善。

4 提升本地气象影视节目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思路

结合伊春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提升本地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提高防灾减灾服务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4.1 丰富节目形势和内容,增强服务效果

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天气预报节目制作经验,这些节目相对比较成熟,在防灾减灾服务方面,已经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在节目中及时对台风、暴雨洪涝、雷雨大风、霜冻、高温、地质灾害、森林火险等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直观的画面介绍防灾避险的方法。情况紧急时,与广电部门协商,在各频道及时插播和滚动播出预警信息。派出气象科技服务人员深入灾害现场进行采访,利用摄像机、照相机、手机、互联网和气象部门的可视会商系统等一切可能手段,及时进行报道。

4.2 积极探索气象专家访谈类节目的开发

经过多年的发展,气象影视制作条件大幅提升,气象预报水平也大幅提高,气象专家结合当地国民经济发展重点,在农业、林业、旅游、林下经济等各个关键时期,天气变化关键时刻,与主持人乃至观众直接分析天气,提出服务建议,解答应对异常天气的防灾减灾措施。专家的直接解答,有着无可替代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来自专家最权威的第一手气象信息,将会极大的提升气象重视程度和普及率。

4.3 建立突发性灾害天气事件新闻播报制度

突发性灾害天气事件因其突发性,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政府关注,百姓关心,对观众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对灾害性天气跟踪,分析及时提出防灾减灾建议,让公众在第一时间得到第一手的灾害天气资料,对于规避灾害袭击有时间上的保证,创造条件促进气象与新闻的有机结合,尽量适时制作一些新闻性的气象专题节目,以提升气象工作的公众形象。

4.4 努力做好气象灾害前期的服务工作

要降低气象灾害带来的危害,预防是重中之重,赢得了预报服务的时间,公众就赢得更多防灾避险的时间。循序渐进,在日常节目中适度进行防灾科普知识宣传,根据伊春的气候特点,按照季节、地域的不同,划分和总结气象灾害多发时段及区域,有针对性地在日常节目中适度宣传,努力做到既不会引起公众恐慌,又能让气象防灾科普知识有效传播,真正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对每次重大天气过程,气象台都会提前1-2 d发布预报预警,根据这些信息,防灾减灾节目应及时到位,在“第一时间”处于应急响应状态。根据灾害天气过程中的动态,做好应变准备,对前期策划进行响应调整,确保报道既有“面”上的信息,也要把“点”做出彩,结合直播、互动等有效的电视手段,使节目可视性强、通俗易懂。

4.5 做好灾害过程的精细化预报

灾害天气发生的过程是防灾减灾服务的关键时刻,如何在灾害天气“正在进行时”进行相关实用信息的有效传播,是防灾减灾服务的重点。过于简单的图文、字幕远远达不到公众的需求,科学、详实、细分且全面的预报信息才是观众的主要诉求。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气象部门开发了种类丰富的气象服务产品,如:卫星遥感植被指数监测、气候资源区划等,但是,受节目播出时间等条件限制,无法或很少与观众见面,科研成果未能及时充分应用,非常可惜。本地节目是一个强大的发布渠道,它具有实时、快捷、专业、高效等优点,因此,加强气象服务产品在本地插播节目中的应用力度,可有效提高服务水平。

5 小结

伊春本地插播节目防灾减灾服务能力的提高,要定位在“防灾减灾、服务大众”的基础上,立足于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资源,通过仔细研究,全面筹备、科学策划和统筹安排,形成一套完善、实用且行之有效的节目系列,最大限度地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是今后伊春气象影视中心的业务发展重点。本地气象影视节目具有及时、快捷、高效等传播优势,使天气变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传达给公众,降低气象灾害给人们造成的不利影响,提供优质的防灾减灾服务。

1002-252X(2017)01-0036-02

2017-1-1

王华昕(1990-),女,黑龙江省伊春市人,黑龙江大学伊春分校,本科生,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影视节目伊春防灾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伊春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伊春地区近60年气温与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不同比例尺航磁测量数据的对比分析——以伊春森林覆盖区为例
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浅析中国电视节目创作模式的变化
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高职影视节目制作课程设计研究
黑龙江伊春:守着绿水青山 收获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