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2017-03-03 03:08杨旭峰
物理通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安培磁针关怀

杨旭峰

(浙江省义乌中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情感教育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杨旭峰*

(浙江省义乌中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对于新课程理念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物理课堂而言,如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直是困扰物理教师的问题.对还原“科学精神”、 渲染“物理美”、 体现“人文关怀”、培养“读书意识”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情感教育 科学精神 人文关怀 物理美

作为新课程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得到足够重视.情感教育与物理教学的有机结合,将情感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是物理教学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情感教育”指引和维持着师生的教学行为,是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保证.可以说,“情感”就像物理中的“场”一样存在每一节课的始终,影响着教学认识活动的进行.那么如何在平时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呢?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设计了教学活动进行尝试.

1 尊重物理史实还原“科学精神”

中学物理教材中涉及近百名中外著名物理学家,这些物理学家虽国籍不同、所处年代不同、各人经历不同,但他们都充分体现出为追求科学真理而不懈努力的美德,他们生平大量动人的事迹,尤其是不怕挫折的拼搏精神、爱国奉献的敬业精神和相互协作的精神都是一部绝好的美育教材,能激起学生心灵的震动.然而还原“科学精神”并非一味灌输,我们老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感悟什么是“科学精神”.

教学片断1:“牛顿第一定律”建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科学探索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谁的贡献最大呢?学生回答:牛顿 . 老师接着问:那还有谁有贡献呢?学生回答:伽利略.老师再次追问,亚里士多德有贡献吗?学生回答:有.老师:可他的观点是错的啊?于是此处学生对亚里士多德的贡献展开了一番讨论,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相信同学们就不会再有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都是错的甚至是无用的想法了.

教学片断2: 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消息传出,那些原本坚信电与磁无关的科学家都惊呆了,这其中就包括安培.之前安培还曾经自告奋勇地说过:我乐意去证明电和磁是两种不同的实体,如果你是安培,当你听到这样的消息,你会怎么做? ---事实是安培在重复了奥斯特的实验之后,立即投入到比奥斯特发现更为详细的研究工作中去.7天之后, 安培就向法国科学院报告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提出了圆形电流也有磁效应的观点,并确定了磁针转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服从右手螺旋定则,后人称之为安培定则.通过这一教学片断,同学们相信对“科学精神”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2 利用美育因素渲染“物理美”

物理学察物究理,研究客观世界的秩序,它是真的、善的、美的.物理科学美主要是一种内在的美,理性的美,它具有和谐、奇异、简洁、对称等特点.物理规律美充分体现了多样性的统一.

牛顿运动定律,把力和运动统一起来了;万有引力定律,使天上人间成为一统天下;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纵横于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呈现美丽的七色光带,七色光带再通过三棱镜,又变为白光,真是集和谐、奇异、简洁为一体.我们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必要的时候还需渲染这种“物理美”.

教学片断3:1830年,英国医生、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在百叶窗上开了一个小洞,然后用厚纸片盖住,再在纸片上戳一个很小的洞,让光线透过,并用一面镜子反射透过的光线.然后他再用一个厚约1/30英寸的纸片把这束光从中间分成两束,结果看到在两束光相交的区域中,出现了亮线和阴影,即产生了光的干涉现象.此实验被称为“十大最美物理实验”,所谓的美,就是用最简单的仪器和设备,发现了最根本、最单纯的科学概念,就像是一座座历史丰碑一样,人们长久的困惑和含糊顷刻间一扫而空,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加清晰.

教学片断4:演示小磁针处于钕铁硼产生磁场中的各个点,发现小磁针N极所指的方向各不相同,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此处通过对大量小磁针进行震撼的实物投影来展现物理的“对称美”.

图1 小磁针处于磁场中

3 挖掘教学素材体现“人文关怀”

20世纪,由于物理学的辉煌成就而被称为物理学的世纪.科学已成为近现代文化的主导,甚而以它作为近现代文化的标志.然而,又令人不无遗憾地看到,科学的人文价值问题,或者说科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关注却被人们长期所忽视.构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进而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已成为当前世界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物理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将物理科学服务于人类,这是物理科学的价值和使命. 在新的形势下, 物理教学需要新的视角和更为广阔的物理教学观,所以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去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

教学片断5:对磁现象的认识,早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成书的《管子》中就有“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铜金”的记载,这是关于磁的最早记载.类似的记载,在其后的《吕氏春秋》中也可以找到:“慈石召铁,或引之也”.当然大家可能都发现了.它这里的慈是慈爱的慈,而不是磁铁的磁.在东汉以前的古代书籍当中,都是把磁铁的磁写成慈爱的慈.古人认为,有磁性的石块,它有一颗慈爱之心,能够把周围的碎屑都聚拢在自己的周围.这种思想,也正体现了我们古人的一种人文关怀,也正是这种人文关怀,造就了我们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

4 细化教学过程培养“阅读意识”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哲人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想学有所成,一个重要的法宝就是让读书学习成为习惯.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将使孩子受益终身.可是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喜欢读书,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呢?

片断6: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谈到牛顿把他的观点都写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这是经典力学的第一部著作,也是一本跨时代的巨著,此时在PPT中适时投影书本并在下方附上此书在本校图书馆藏书编号,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别有用心,通过这样的细节,相信比一味说教要好的多.

总而言之,作为物理教师,我们需要把握好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时机,我们需要主动沟通师生感情,运用情感教育敞开学生的心扉,以情感人,以情促人,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使他们的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杨旭峰(1982- ),男,中教高级.主要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及研究.

2016-09-09)

猜你喜欢
安培磁针关怀
磁针磁力研磨工艺对发动机涡轮叶片表面质量的试验研究
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法同时检测饼干中6种游离糖的含量
自制指南针
电学巨人—安培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物理原理+数学图像+等效思想”三管齐下分析电学实验系统误差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由2016年南京市一道关于“小磁针”的物理中考题想起的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