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中国制造2025需求的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2017-03-04 08:38张玲侯炜征
职教论坛 2017年2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高职院校

张玲 侯炜征

摘 要:《中国制造2025》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新要求,重视树立精致的质量意识、卓越的品牌素养、绿色的环保意识、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全程的系统思维。迫切需要高职院校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适应先进制造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其中加强专业文化建设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出具备合格职业素养的制造业人才,有利于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有利于专业建设,这是关乎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更新理念、加强顶层设计,提升素养、建设教学团队,增强联系、促进校企合作,多管齐下、实施课程活动等途径来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2-0048-06

为了应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双向挤压,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并由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了中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三步走”战略。规划提出“人才为本,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1]。在这支人才队伍中,除了本科院校培养的高端科技人才,还有高职院校培养的大量技术技能基础人才,共同构成制造业人才金字塔。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实训体系等等迫切需要根据《中国制造2025》做出一系列及时、迅速的反应与调整。这些变革仅仅依靠专业教学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专业文化建设来配合,通过专业文化的熏陶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师生的思维习惯、教与学的定式,同时可培养出中国先进制造业所需要的大国工匠的匠心精神——虚心、恒心、细心及好奇心等。

一、《中国制造2025》对高职人才的新要求

《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方针是: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报告提出“质量为先”,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在整个规划内容中,引领‘制造的‘创新共出现了100次,修饰‘制造的‘绿色、‘高端、‘品牌分别出现46、24和25次”[2]。此外,在互联网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下,未来制造业必将成为一项综合应用多种学科知识的前沿领域,传统条块分割式的人才培养结构将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而具备系统思维、一专多精、多专多精的复合型人才是未来制造业需求的方向[3]。这些都揭示出我国制造业要培养出精细型、创新型、环保型、卓越型和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精致的质量意识、较强的创新精神、绿色的环保意识、卓越的品牌素养和全程的系统思维。

(一)精致的质量意识——《中国制造2025》技能人才的基本素质

质量是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要努力提高设计人员、生产人员以及服务人员的质量意识。产品零部件的加工精度高低对于产品的最终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而加工精度一方面受生产技术水平影响(零部件的质量高并不意味产品最终质量高),还要受零部件的装配质量影响,装配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配工人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归根结底就是取决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质量意识。“德国制造”具备五个基本特征:耐用、务实、可靠、安全和精密。“德国制造”的世界品牌能够重新屹立不倒,依赖于严苛的行业标准、高效的管理体系以及从业人员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等,还包括一支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并重的高素质人才队伍。2014年6月,李克强总理在接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时也指出“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4]。要想培养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质量意识,首先要使学生对现在学习的专业、将来从事的职业产生高度认同感和热爱感,这就要求学生对专业有个了解—熟悉—认同—热爱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养成教育,从而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所从事的专业和职业中去。因此必须在学校阶段、学生时期开展专业文化教育,使学生提前了解相关职业文化,逐渐产生专业认同感与责任感。

(二)较强的创新精神——《中国制造2025》技能人才的宝贵素质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提倡“草根创业、人人创新”。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是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中非常宝贵的素质。创新型人才强调在具备基本技能操作基础上要拥有创新知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实践,对于制造业来说,创新往往来自于生产第一线,因此,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制造业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基础,所以,关键在于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有创新基因的专业性人才。高职教育要在可能的专业、课程结构中实施项目化教学,摆脱原先传统、简单、重复的技能训练方式,在学生具备基础的专业核心操作技能之后,在教师的带领下与企业合作参与真实的生产项目,使学生了解、掌握企业最新的技术动态与生产体系,在實践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创新能力。

(三)绿色的环保意识——《中国制造2025》技能人才的必备素质

我国制造业资源投入大、消耗高、效益低、污染重导致开采过量、生产过剩、排放超标的粗放式生产方式,严峻的生态环境急需改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本身。发达国家在上世纪后半叶也遇到了后工业时代的环境污染问题,但他们通过对产业结构进行环保升级转型,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环保意识,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要推动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实现绿色发展目标,首先要提高行业内人员的环保意识,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补齐绿色发展的短板,融入全球绿色经济的变革。在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结合不同专业举办各种类型的环保、节能、绿色活动,通过学生专业社团、专业教学、专业实训等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将绿色环保意识内化为未来每个制造业从业人员的自觉意识。

(四)卓越的品牌素养——《中国制造2025》技能人才的高端素质

中国要想真正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不仅要大力发展产业链中的中高端层次,更要打造世界高端品牌,掌握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制造”下的企业要想生产出世界高端品牌产品,必须追求卓越与优秀。需要将自己的产品和世界500强的产品进行比较,坚持把产品做到最好。德国制造业能够屹立世界不倒的秘诀就是他拥有一支坚定追求高质量标准、具有严谨理性锐意臻美精神的高级匠人队伍。我国要想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有重要市场份额,也必须拥有一批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大国工匠”。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培养一批敢于追寻时代潮流、掌握行业顶尖技术、实现高端技术转化的先进制造人才队伍。在专业文化课程体系中,介绍行业、企业精英人物、领军人才相关事迹,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模仿对象与奋斗目标,激发学习积极性、产生奋斗原动力、增强追求卓越的勇气与毅力。

(五)全程的系统思维——《中国制造2025》技能人才的核心素质

制造业从大规模批量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型服务生产意味着制造业成为开放性的体系。生产不再是单一的标准性加工制造,产业链条式制造过程,生产人员还可能参与产品的设计、研发、销售乃至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生产者不仅要了解生产的某一个环节,更要掌握生产的全过程。制造业人才必须具备全产业链的相关知识以及在核心技术上的操作技能。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建构开放的专业设置体系、系统的专业设计布局、与时俱进的专业调整节奏,紧跟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步骤,找准自身的发展热点,及时调整专业布局与发展方向,为现代制造业培养拥有全程系统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二、适应《中国制造2025》需求的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为了满足《中国制造2025》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高职院校要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过程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设置新的专业目标与发展方向,制定新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改革原有的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更新传统的实践训练体系等。但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五种新要求仅仅依靠这些变革是不够的,更需要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对现在学习的专业、未来从事的职业产生认同感和热爱感,在实践中通过感受企业文化了解生产过程,加强与企业合作并参与企业的实践项目逐渐培养出这五种意识。因此,迫切需要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专业文化是在长期专业发展的实践中积淀和提炼的、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具有专业特征和时代精神的一切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5]。其核心是该专业师生同化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体现专业成员共同的追求和理念。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专业教育氛围,能驱使师生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提供原动力和支持力。

(一)有利于培养出具备合格职业素养的现代制造业人才

《中国制造2025》提出质量为先,但有时同样的设计、材料和生产线,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就是不如国外,也许操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职业素养是一个重要原因[6]。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缺乏批判性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勇气;团队合作意识、沟通协调能力、领导力、社会责任感等非技术能力方面有待提高。这些离先进制造业所需人才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要依靠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培养学生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职业态度,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的职业素质等。

(二)有利于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

《中国制造2025》提出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文化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事实证明,硬实力往往容易被复制和替代,而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却很难被复制和替代”[7]。因此,中国迫切需要凝练自己的制造业文化精髓。通过不同专业的文化建设,将文化元素植入、融合、渗透到制造业企业之中,赋予制造业企业文化内核、文化属性、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进而营造有中国特色的制造业文化,构建先进的文化理念和长效机制。这一定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但通过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不失为一个有益的探索途径。

(三)关乎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

在中国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个热词——“机器换人”,目标为在一些简单重复劳动、工作强度大、有一定危险性的行业领域中推动实施“机器换人”,以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对于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具有重要意义。“机器换人”背后实际上是产业转型升级中出现的人力结构与岗位需求之间的矛盾。要求高职院校能够培养出具备“工匠精神”、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如果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只能从事简单的操作能力,不具备处理复杂问题的灵活变通能力,在一些岗位将会被大量的机器人所取代,学生就业势必受到冲击,将会严重影响高职院校赖以发展的生命线——招生与就业。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做出变革,通过专业文化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职业认同感、敬业态度、进取精神、责任信念、服从意识、标准做事习惯、雷厉风行作风、胜任工作能力等等,这些都是机器人所不具备的。只有这样,才能使高职院校积极应对制造业升级转型带来的挑战,适应新形势、新产业和新岗位的需求。

(四)有利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

高职院校要根据“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新兴产业开辟新专业,并调整已有专业的发展方向,专业设置将面临一次革命性的变革。新专业设立之初,专业建设理念与目标、人才培养方向与规格等都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专业文化对专业建设起着决定性的引领作用。专业文化包括师生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专业作风,会对确立专业理念、制定培养目标、实施教育教学以及开展学生管理等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把专业文化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主要工作之一来抓,将会对专业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在互联网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下,未来的制造业必将成为一项综合应用多种学科的前沿领域。传统条块分割式的专业结构已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一专多精、多专多精的复合型人才将是未来制造业人才需求的方向。因此,要构建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专业集群。目前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沟通有一定难度,但专业文化的开放性可以使其在不同专业的文化交流中实现共融共生,以專业文化为交流载体,各个专业之间实现资源要素的流动与思想火花的碰撞,从而实现建设专业集群的目的[8]。

三、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的建设现状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如此重要,那么建设现状如何呢?笔者专门对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开展了调研,因为中国制造主要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因此调研限定在电子信息大类和制造大类的专业教师群体中。为了提高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受访教师涉及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和职务等。调查得出以下四个结果。

(一)学校顶层设计不足

在调查中,电子信息大类教师认为校级层面有对专业文化顶层设计的仅为5.2%,认为二级管理层面有的占16.67%;认为学校领导重视专业文化建设的占8.33%,认为二级院系领导重视的占17.68%;认为学校层面有专业文化相关制度的占1.57%,认为二级院系层面有相关制度的占11.67%。制造大类教师认为学校领导重视专业文化建设的占3.85%,认为二级院系领导重视的占4.75%。可以明显看出,在高职院校中,专业文化建设处于被边缘化和不受重视的地位,学校层面缺少顶层设计与相关制度,并且领导也不重视。在分级管理日益重要的今天,二级院系领导拥有越来越多的权利与责任,但是对于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也差强人意。急需加强学校、院系层面的理念更新与顶层设计。

(二)专业教师未形成一致的专业认同感与责任感

电子信息大类教师认为专业文化重要的占63.33%,制造大类教师的比例为63.46%。电子信息大类教师认为本专业有专业文化的占26.67%,制造大类比例为34.62%。可见,有不少专业教师认为专业文化可有可无,更甚者,绝大多数的专业教师认为本专业没有专业文化,更勿论专业认同感与责任感了。

(三)教师自身专业文化素养不足

在问卷中设计有开放性题目,请教师补充本专业的文化内涵,很少有教师能提炼出本专业的文化精髓,表述多为一般性的文化内涵,例如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教师提出的文化内涵有:精益求精、追求标准、夯实基础、勇于创新、迈向卓越等。制造类专业教师提出的文化内涵有:精准、规范、严谨、创新、严格、安全、有序、耐心、细致、前瞻性等。可以看出,这些专业文化适用于普遍的工科类专业,并没有体现出专业特色。专业文化应是专业建设的引领者,更是专业特色的塑造者,但因为长期以来,专业文化的地位没有得到重视,导致专业建设也缺乏个性与特色。

(四)专业文化建设缺乏行业、企业的参与

高职院校紧随产业、行业发展形势设置专业,一个基本特性就是技术性和职业性。需要将产业文化、行业文化和优秀的企业文化提早引入到校园中来,使学生较早地接触到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领域文化,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尽快适应相关产业、行业和企业发展。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在专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只见学校身影,尤其缺乏企业的主动参与,或者仅仅引入企业文化的部分内容和形式,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校企深度融合的专业文化[9]。

专业文化是专业建设的灵魂,是高校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表现。但是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多数院校领导和教师都没有从专业生存的角度去关注它,认为在专业发展成熟之后才需要考虑文化建设,实际上,专业文化对专业建设起着引导、方向性作用,甚至对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都有决定性意义。因为文化是专业负责人理念和价值观的体现,是“看不见的手”,决定了专业发展方向能否适应中国制造业的现代化和网络化需求。因此,急需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以应对中国制造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四、适应《中国制造2025》需求的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策略

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中国制造2025》需求的现代制造业人才,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更新理念,加强顶层设计——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奠基石”

在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要密切关注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动向及需求,从企业的角度思考高职教育:企业有哪些职业岗位?胜任这些岗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如何培养岗位胜任力?要紧跟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开辟新专业或新方向,及时调整专业布局及人才培养模式,以便更好地适应制造业发展要求。

另一方面,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也要求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求。学校不能仅强调学生的执行操作能力,更要加强面对复杂情境作出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使学生能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否则在工业4.0时代下就会被“机器人”所取代。学生的软技能比硬技能更加重要,设计思维、创新思维、信息素养、技术素养、艺术素养等会是未来职业世界的主要竞争要素。不仅仅把学生培养成职业人,更是具有社会属性的职业人。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指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知识,也不仅是一台在某个密闭空间中精准工作的机器,而是一件复杂的“艺术品”[10]。高职教育培养出的现代制造人,对其未来的工作岗位既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要勇于探其未然、追求超然[11]。而这必然是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过程。

这就要求在专业建设中要转变理念,重视专业文化教育,既关注产业、行业和企业文化,及早将职场规则引入教育领域,同时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使学生对专业、职业产生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逐渐培养出对产品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在新专业建设过程中,校领导、二级院系领导以及专业负责人要把专业文化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主要工作之一来抓,将文化指标体现在专业理念、培养目标、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同时,必须制定配套的考核评价管理办法引导、督促各单位系统开展专业文化建设工作,形成具体、清晰、可执行、可考核的专业文化建设顶层设计思路[12]。

(二)提升素养,打造名师团队——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擎天柱”

在高职教育阶段,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工作态度、操作规则、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等职业精神的传递者,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领会到流淌在教师身上的专业精神,诸如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一丝不苟、专注投入和爱岗敬业等,这正是现代制造业所急需的大国工匠精神。但教师身上蕴含的工匠精神能有多少?很多教師都是从高校到高校的应届毕业生,缺少企业、行业和产业的工作经历,许多方面的专业文化素养都有待加强。

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的质量文化需要得到特别重视。中国制造与德国制造、日本制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差别就在于产品的质量,而归根结底在于企业生产者的质量意识不足。因此,对教师到企业实践必须提出质量文化的要求,在企业中感受质量文化,自觉实践质量文化。教师通过认识、理解现代质量文化,将质量文化中精神、行为与制度层面的要素融于日常专业教学之中,将细致、精准、极致、完美、标准作为自身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13]。使学生在与教师的日常专业教学、实践训练的互动中,感受深刻的质量文化,将精细的质量意识内化为一种专业自觉行为。

除了质量文化,教师队伍还需提升整体的专业文化素养。学校制定配套的激励政策,鼓励专业教师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例如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中主动感受蕴涵于现代制造业文化之中的企业精神,同时吸纳经验丰富的技能名师充实到兼职教师队伍中,与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在互动交融中形成特色的专业文化品格。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各类专业培训,成立特色品牌专业教研室等。努力建成一支专业素养高、质量意识足、工匠精神强的教师队伍,以培养出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品牌特色人才。

(三)增强联系,深化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立交桥”

《中国制造2025》对高职院校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要更加重视学生的软技能(关键能力),培养学生从顺从到质疑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专业布局、人才规格、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等都要作出相应的改变,否则将无法适应制造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与产业、行业和企业的联系,提前做出适当反应。

拓展与企业开展协同育人的深度与广度,完善学校的实践训练体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企业真实的生产项目中,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得到锻练。同时,要加强与企业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将专业文化作为产业文化、行业文化和优秀的企业文化进校园的载体与桥梁,使学生提前了解企业、行业和产业文化,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产业和行业的快速发展。另外,还可与行业、企业合办专业刊物,使学生了解产业、行业最新、最前沿的技术与生产动态,从而发现自己与现状间的差距,增强学习的动力与积极性,并预测自己所在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敢于探求未然、追求超然,树立卓越的品牌意识。

同时在与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合作互动中培养学生全程的系统思维与较强的创新意识。改革传统的实践训练体系,使学生在企业真实的生产项目中参与设计、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的整个制造业全程,并在制造过程中熟悉整个产品流程,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另外在参与项目实践过程中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流程,向企业经营管理者学习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创业不仅仅是简单的摆地摊、做微商、开淘宝,懂得整个创新创业的流程——项目策划、资金筹措、运营管理、生产销售,高端、有水平、上层次的创新创业才是我们所提倡的。

(四)多管齐下,实施课程活动——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高速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加强企业领军人才与精英人物的宣传教育,在学生心中埋下榜样的种子。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发实施具有鲜明行企特色的课程,譬如产业发展重要里程碑、行业发展史、行业标准规范、知名企业与代表人物、职业素养等。邀请行企专家、技能名师来校灵活开设各类讲座和选修课,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史、领域内的精英人物,不断丰富和提升专业文化素养,增强学生对专业和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并愿意为之付出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全身心投入到这一事业中去,才可能产生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以及勇于追求卓越的品牌素养。还需要我们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崇尚技能”的氛围,更需要教师在新生入学就开展专业始学教育,播下兴趣的种子和责任的基因,启发学生的专业与职业自觉。

另一方面利用实验实训和专业社团等载体,培养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例如注重实验实训的设计与规划,在实验实训过程中不产生多余的垃圾与污染,并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实验实训产生的废弃物,在每次使用完实验室后能做到及时清理,从小事做起树立环保意识,践行绿色行为。将学校的实验实训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结合起来,指导学生立足于绿色发展理念开展设计,关注企业利益,促进节能减排[14]。还可举办一些环保低碳教育活动,如绿色产品设计大赛、低碳手工制作、绿色发展从我做起等,通过倡议和承诺等形式,让学生能在自我约束中践行绿色承诺,做到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并开展一些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对绿色生存、绿色生活进行深入思考[15]。

《中国制造2025》所需要的职业素养不仅包含一般意义的职业素养(或称之为共性的关键能力),还应包括具体专业工作领域中应该具有的技術素养,就是专业技术素养。因此在日常的高职教育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一般意义的职业素养,例如工作态度、敬业精神、沟通合作、人际协调等,更要重视专业领域的技术素养,例如电子信息专业内的工程性、社会性、接口性和创新性素养,观察试验能力、综合分析/集成能力、规划设计能力等,这些专业领域内所需的技术素养必须在专业文化背景下才能培养出来。最重要的是高职院校要及时转变观念,加强行动,尽早培养出先进制造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于中国制造2025!

参考文献:

[1]中国制造2025[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9/content_9784.htm.

[2]陈鹏,庞学光.《中国制造2025》与现代职业教育转型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5(17):15.

[3]吴晓蓓.《中国制造2025》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5(8):9-11.

[4]徐涵.在专业建设中培养职业精神[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6(2):1.

[5]章萍.基于校企合作视角的高职专业文化建设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0(4):45-46.

[6]“2016:我的一点希望”专家笔谈会实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14-15.

[7]刘光明,李庆良,金奉强,高静.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工业文化作支撑[J]企业文明,2016(3):19.

[8]李乾坤,邓光.专业文化:支撑高职文化建设的主体与实体[J].职教论坛,2014(6):7.

[9]苏畅.校企合作视角下专业文化建设研究——以计算机专业为例[J].职业教育,2015(2):84-85.

[10]斩希平,吴增定.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札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3-24.

[11]颜彩飞.《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J].河南科技,2016(3):18.

[12]陆勤丰.产业行业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若干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2):4-5.

[13]吴倩,程宜康.技术素养: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思考[J].职教论坛,2016(6):10-14.

[14]赵雷,韦平和.高职院校学生环保素质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6):31.

[15]彭远菊,杨维杰,闫刚.高职院校践行“绿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农业教育研究,2013(2):7.

责任编辑 时红兵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2025高职院校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