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山区茶园茶饼病的发生流行与综合防治

2017-03-06 12:06刘浪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综合防治

刘浪

摘要 介绍了茶树茶饼病的致病原、发病症状、流行主要因素,从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等方面提出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指导农民科学防控茶饼病。

关键词 茶饼病;发生流行;综合防治;安徽霍山

中图分类号 S435.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111-01

茶树茶饼病又名疱状叶枯病、叶肿病,是霍山县山区茶园常发的一种重要病害。根据近几年茶叶主产区茶饼病的发生情况,以及指导茶农开展防治的实践,特归纳如下。

1 致病病原及发病症状

1.1 致病病原

茶饼病是由担子菌亚门外担菌目外担菌属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以菌丝体在茶树活的病叶、病梢中越冬或越夏,在温度、湿度适宜的条件下产生担孢子,随风雨进行传播,侵入新梢嫩叶,出现新病斑。病梢病叶中的担孢子成熟后不断进行再侵染,造成病害的流行。

1.2 发病症状

主要发生在茶树新梢嫩叶上,叶片感病最初为淡黄色或淡红色透明小点,逐渐扩大后呈淡黄褐色或红褐色近圆形病斑,病斑正面凹陷,背面隆起呈饼状,上生灰白色或粉红色粉状物,以后粉末消失,病斑逐渐萎缩呈褐色溃疡状枯斑。嫩梢、叶柄感病后则表现肿胀并扭曲,易折断,叶片脱落,新梢嫩芽枯死。茶树发生茶饼病,造成树冠梢头生长势弱化,病芽制茶易碎,干茶苦涩味重,直接影响到当年夏秋茶的产量和品质。茶饼病重发对茶园下一年春茶产量也有较大影响[1]。

2 发病流行主要因素

2.1 茶树品种抗(耐)病性

霍山县现有茶树品种来源较多,有乌牛早、舒茶早、金鸡早、龙井等品种,近年在茶产区开展茶饼病调查时,发现大叶茶树种在适宜条件下易发茶饼病,发病重,中小叶茶树种较抗(耐)茶饼病,较少发病,发病较轻。

2.2 栽培管理

霍山县主要以采摘春茶为主,进入夏秋茶期,多数茶农因鲜叶收入较低而放弃采摘,茶树新梢、新叶生长旺盛,修剪不及时,造成茶树丛郁蔽。还有部分农户茶园管理粗放,导致园内杂草、灌树丛生,茶树衰枝病叶较多,茶园内通风行道不清理,茶丛长期通风透光不良,密闭高湿。此外,偏施单一氮肥,忽视氮、磷、钾配方施肥,以及不施农家肥、饼肥,导致茶树营养元素供给不均衡,抗(耐)病性弱。由此看来,栽培管理不当营造了有利于茶饼病发生的条件[2]。

2.3 气候因素

霍山县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其特征是气候湿润,年降水量1 500 mm左右,且集中在5—7月,大气相对湿度80%~90%,无霜期230 d左右,年平均气温15 ℃。霍山茶叶产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中山、深山区域,植被丰富,山区小气候特征较明显,降雨时日多,降水量较大,山区多雾、多露水,温度较平畈区低,茶园长期处于低温高湿影响下。茶饼病属低温高湿类型病害,春茶过后,5—7月夏茶期以及9—10月秋茶期,低温高湿条件有利茶饼病担孢子萌发,侵染危害,扩散流行。

3 综合防控

3.1 农业防治

3.1.1 优选无病虫健壮茶种苗。县域内新辟茶园、低改茶园所用茶种苗,在考虑地域适宜性及对茶饼病有较好抗(耐)病性的基础上,选用无病虫害、健壮的无性系良种茶苗,避免病虫源传入。

3.1.2 分批采摘,合理修剪。夏秋茶季及时分批采茶,减少病菌担孢子侵染新梢嫩叶机会。春茶停采后,选择适宜时期修剪或台刈,使茶树新梢抽发时避过茶饼病发病盛期,减少病菌侵染机会[3]。

3.1.3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秋冬季增施、深施有机肥,推广施用氮磷钾多元素配方肥,均衡茶树营养元素供给,培壮树势,提高茶树的抗(耐)病虫害能力[4]。

3.1.4 开沟排渍,降低湿度。在山冲低洼处的密植茶园,茶丛郁蔽度高,土壤含水量高,雾露时间长,要开沟排水降渍,要修剪好通风行道,降低茶园湿度。

3.1.5 清园封园,减少病源。春夏茶季及时中耕除草,清理通风行道,改善茶园的通风透光性。茶季停采或采摘结束期,要将茶丛中下部衰弱枝叶、发生病害的残损枝叶清除,集中销毁,减少茶园病害菌源。茶树进入越冬期,要喷施石硫合剂封园[5]。

3.2 药剂防治

茶树新梢嫩叶初见发病,非采摘期及时喷施杀菌剂保护。可优选多抗霉素、代森锌、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百菌清、氢氧化铜等药剂,所选农药品种必须是审定登记在茶树上使用的,没有登记在茶树上的要慎用,切不可乱用药、滥用药,以确保茶叶农药残留检测达标。

茶饼病发病已较普遍时,先人工摘除重发病葉、病梢或者进行修剪清理后,再喷杀菌剂防治。选用3%多抗霉素水剂2 250 mL/hm2;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200 g/hm2;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或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600 mL/hm2,兑水900 kg/hm2,对准茶丛喷施。或者用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300 mg/kg喷施。1周后视情况再防治1次,注意农药品种轮换使用。

茶树越冬期,茶饼病发生较重的茶园先进行清园,再喷施石硫合剂封园,以有效杀灭越冬病原菌。用45%石硫合剂晶体300~500倍液,药液用量900 kg/hm2,对准茶丛上下喷透。

4 参考文献

[1] 丁丽芬,马巾媛,杜华波.普洱市国家立体生态茶园茶饼病调查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152-153.

[2] 汪荣灶,万玲,程根明.低海拔茶园茶饼病的调查研究[J].蚕桑茶叶通讯,2016(2):34-35.

[3] 金建忠.错那县勒乡茶园严重发生“茶饼病”成因及农业防控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4(23):50.

[4] 汪荣灶,万玲.低海拔茶园茶饼病的调查研究[J].中国茶叶,2015(9):25-26.

[5] 吴全聪,陈方景,雷永宏,等.丽水市茶饼病发生及影响因子分析[J].茶叶科学,2013(2):131-139.

猜你喜欢
综合防治
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推广探讨
浅析大豆食心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
果木沟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