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新品种培育技术

2017-03-06 00:38李艳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21期
关键词:选育牡丹新品种

李艳玲

摘要 根据牡丹品种特性,选择培育出 5 个牡丹春节促成栽培新品种。从父母本选择、杂交方式、杂交工作准备、杂交工作实施、优良单株及初繁后的选择等方面介绍其培育技术,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 牡丹;新品种;选育

中图分类号 F567.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124-02

自2006年起,通过筛选、搜集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单株,以培育优良新品种为目标,在科学的杂交组合的基础上,进行 24个不同组合的人工定向杂交育种,建立牡丹新品种选育材料种质圃。经过人工定向杂交育种,最后筛选5个高抗逆性、特早花牡丹品种,现将其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1 父母本选择

采用人工杂交方式开展育种工作,分别选择藏枝红、观音面、黑海金龙、火炼金丹、金玉交章、乌金耀辉、青龙戏桃花等为母本,大红一品、丹炉焰、曹州红、迎日红、紫蓝魁等为父本。

2 杂交方式的确定

杂交方式选用成对杂交,又称简单杂交,即父本和母本的配对杂交,又分正交和反交。

3 杂交工作准备

父本花粉的采收与贮藏:将选好的父本花序提前进行套袋,以保持其纯度。待花粉即将成熟时,用镊子将花药取下,置于硫酸纸上干燥,花药开裂后收粉,装入事先备好的广口瓶(酒精消毒)中,备用[1]。花粉生活力的测定:若花粉收藏时间超过7 d,使用前要测定其生活力,否则使用了失去生活力的花粉,就不能使母本受精结实,杂交工作将前功尽弃。

4 杂交工作的实施

4.1 母本植株和花朵的挑选

应挑选健壮、无病虫害、枝粗叶茂、花量大的植株上花枝粗壮、花蕾较大的顶生蕾作授粉花朵。如一枝上有2个花蕾,应保留顶蕾而将“二座蕾”摘除,以便养分集中于授粉的花朵。如一株有七八朵花,可授粉3~4朵,而将其余花朵摘除,以免过多消耗养分。

4.2 去雄与套袋

在母本花未开之前,4 月上旬雄蕊未成熟之前进行套袋。为免自花授粉,2~4 d后用镊子或小剪刀去雄,不要损伤雌蕊和花药,然后再套袋隔离。

4.3 授粉

授粉应在每天8:00—10:00进行,最晚不得超过11:00。因这段时间雌蕊的柱头正处于新鲜状态,分泌的黏液较多,易于接受父本的花粉。授粉工作应连续2 d进行3次。授粉时一般由2个人操作,一人取下母本花朵上的纸袋,一人用授粉器蘸小广口瓶内的父本花粉轻轻抹于柱头上,授粉完毕立即重新套上纸袋,标注授粉日期。每种父本花粉最好有一个专用授粉器,如果不能做到一粉一器,每授过一种父本花粉,必須用酒精将授粉器进行消毒,待酒精挥发后再蘸另一种父本花粉进行授粉。在授粉期内,要经常检查所套纸袋,如因风吹雨淋而破损,要及时进行更换,并防止人为损坏。本研究立足于从国内广泛收集的种质资源,以培育优良新品种为目标,在科学的杂交组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杂交试验,母本与父本的组合见表1。

4.4 摘除套袋

一般人工授粉1周后即可摘袋。过晚,会因阴雨造成雌蕊霉烂。写有授粉日期的标牌,要一直保留到果实成熟。

4.5 果实的采收

当果皮内的种子呈黄褐色时,即可进行采收。不要等到种子变黑时采收。种子成熟过甚,不仅会降低发芽率,而且播种后杂种后代变异也小。杂交果实要分别采收,每收一种标明杂交组合,分开晾晒,切忌曝晒。待果实自然开裂时取出种子,分别装入容器并贴上标签。

5 优良单株及初繁后的选择

5.1 建立杂种育苗圃

杂交后所获杂种极其宝贵,要妥善处理。首先要分组合检查种子品质,计算数量并登记。播种前进行催芽。可分别用200 mg/L九二○溶液浸泡一昼夜,然后以种子1份、湿沙(以手握成团而不滴水为度)4份充分混合,分装入瓦盆或窗纱制作的袋内,标明杂交组合,然后放入深约1 m的地窖内进行催芽。当杂种的胚根生长达1.0~1.5 cm时,可采用纸袋播种法进行播种。纸袋可利用旧报纸制作,其规格为:长12~15 cm,直径4~5 cm。制作时可用裁好的旧报纸在木捧上滚动成筒状,用胶水粘合,下面旋扭成封口[2]。

播种前纸袋内可装入预先经过严格消毒的培养土并压实。纸袋育苗每袋只后将同一杂交组合的播种袋集中在一起,播1粒种子,播种深度2.0~2.5 cm。播在地面开挖沟槽或池子紧密排列栽植,并绘制栽植图。栽后要立即浇1次透水,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以减少水分蒸发。冬季可在薄膜上加盖稻草,以保温保湿,使种子安全越冬。经过催芽并袋播的杂种,第2年春季即可发芽(胚芽)。2月中旬可揭去稻草,3月上旬揭去塑料薄膜。揭膜后可视土壤含水量适当浇水,以土壤不过湿过干为宜。为防止幼苗立枯病发生,从2月中旬开始,每15 d在幼苗根部浇灌甲基托布津1 000~1 500倍液1次,直到6月。由于播种袋内的培养土含有一定的养分,不必追肥。但每10~15 d要在幼苗的叶面上喷0.1%磷酸二氢钾溶液1次,共喷6~7次[3]。夏季要注意进行松土、除草、防病、排涝工作。在精心管理下,杂种幼苗可正常生长,2年后即可移植[4-11]。

5.2 建立优良单株选育圃

经过2年培育的杂种苗,在9月按30 cm×40 cm的株行距移植。移植圃预先进行细致整地,夏季提前施入一定量充分腐熟的基肥。杂种苗经培育四五年后,陆续开花,杂种的分离现象也显示出来,这时进行选育,发现好的变异单株,要做好标记,记开花年份、日期及花色、花径、花型、开花量等,并连续观察记载2~3年,检验其各种性状是否稳定、新的变异等。经过初选和复选最后,选育出5个牡丹新品种,分别介绍如下。

5.2.1 菏育1号。其母本为金玉交章。荷花型,花蕾圆形,花粉紫色,花径15 cm×16 cm。外瓣2~3轮,圆整,基部具紫色晕;内瓣稠密,端部色稍浅,瓣端向内弯曲,呈鱼鳞状排列;雌蕊瓣化。花梗硬,花朵侧开,花期10 d。早花品种。株型高,直立。枝粗壮;鳞芽圆尖形。大型圆叶,质地肥厚;叶面深绿色。

优良性状:生长势强,成花率高,抗病性强,不易感染叶斑病。

5.2.2 菏育2号。其母本为火炼金丹。植株较矮,紧凑,新枝粗0.9 cm,直立,节间长7 cm,表皮褐色,叶片稀且较小,长10 cm,质薄,深绿色,叶端钝,叶柄圆、暗红色;蔷薇型,花瓣小、红色,花径13 cm×16 cm,花茎挺直,长25 cm。植株长势、萌蘖力中等,单枝可成花3朵,花朵直上,有香气,花期8 d,为早开种。

优良性状:生长势强,成花率高,萌蘖枝较多,株态匀称端庄,抗病性强。

5.2.3 菏育3号。其母本为观音面。植株高而均匀,枝条直,枝粗、节间长分别为0.8、5.0 cm,皮白褐色,叶片小、稠密,长8.5 cm,质地中等,黄绿色,叶端钝,叶柄微红色。花粉红色,千层台阁型,花瓣较大,花径11 cm×18 cm,花茎长51 cm。植株长势、萌蘖力中等,单枝可成花3朵,花朵不藏叶、直上,微香,为早开品种。

优良性状:抗性强,成花率高,萌蘖力中等。

5.2.4 菏育4号。其母本为藏枝红。该品种植株较矮,较紧凑,株型半张开,中型长叶,墨绿色,茎青绿色,叶柄圆微红。花红色,菊花型,花径13 cm×17 cm,花瓣中大,花瓣基部有紫斑,花朵直上不藏叶,有浓香气,花茎直硬,长22 cm。单枝可成花2朵,为早开品种,花期8 d。

優良性状:植株长势、分蘖能力均强,成花率高。

5.2.5 菏育5号。其母本为黑海金龙。植株中等,株型形长,小窄长叶,深绿色,叶端尖,叶质薄,叶柄青绿色,平展生长,长28 cm;花深紫红色,蔷薇型,花瓣大,基部有紫斑,花径17 cm×18 cm,花茎弯,青绿色,长30 cm;单枝可成花2朵,花朵直上,香气浓,为中开品种。

优良性状:成花率高,萌蘖枝较多,抗病性强。

6 参考文献

[1] 娄渊祥,陈文超.特早花芍药品系育成[J].中国花卉盆景,1992(9):8.

[2] 王莲英,袁涛.中国牡丹与芍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

[3] 金研铭,徐惠风,李亚东,等.牡丹引种及其抗寒性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9,21(2):37-39.

[4] 蒋立昶,赵孝知.菏泽牡丹栽培技术[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5] 吴诗华,江守和.牡丹芍药栽培[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6] 王莲英.中国牡丹品种图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7] 韩建新.菏泽牡丹大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

[8] 纪震.曹州牡丹[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9] 赵孝知.曹州牡丹[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7.

[10] 李保光.新编曹州牡丹谱[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

[11] 刘淑敏.牡丹[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选育牡丹新品种
看禾选种
牡丹
赏牡丹
绿牡丹
吉林省黄秋葵新品种选育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九)
新品种信息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