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经济社会效益评价

2017-03-06 03:50胡乂心陶维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21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效益现状

胡乂心 陶维华

摘要 简述了盐池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分析了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果表明:该县农机化增加产值效益56768.9万元,农机化的替代效益是显著的,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69.32%,接近农机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农业机械化综合保障能力为88.2%,说明农机化抵御自然灾害、抢种抢收等能力较强,为农作物的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技术支撑。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现状;效益;评价;宁夏盐池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149-01

盐池县位于宁夏东部,全境处于中部干旱带。土地总面积8 661.3 km2,耕地面积9.67万hm2(无任何灌溉条件的旱耕地面积7.67万hm2)。总人口170 259人(其中乡村人口134 908人),全社会就业人员78 883人(其中农村劳动力65 307人)。主要农作物为玉米、马铃薯、荞麦、牧草、油料、瓜果蔬菜等,有天原草场面积55.7万hm2,林地面积44.2万hm2(其中柠条面积25.67万hm2),是一个以牧为主,农林牧结合的半农半牧县。

1 盐池县农业机械化现状

截至2015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41.45万kW、大中小型拖拉机6 216台、各种配套农具10 851部、联合收获机142台、小型牧草收获机1 143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460台、畜牧养殖机械8 870台(套)、林果机械299台、农用运输机械6 834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253台,单位播种面积农机动力水平4.29 kW/hm2、平均拥有动力6.35 kW/人,农业人均农业机械原值3 683.3元。有农机作业服务组织19家,其中:拥有农机原值20万~50万元的15个,50万元以上的4个;农机户13 515家(其中农机专业户1 283家),乡村农机从业人员16 712人,农机原值利润率38%。

2 农业机械化的经济效益

2.1 增加产量效益

近年来,盐池县玉米、马铃薯、荞麦三大粮食作物的种植分别推广应用了玉米深松全层施肥免耕精量播种[1]、机械铺膜栽培[2]和免耕施肥播种[3]等关键生产环节的三大主体技术措施,既争抢了农时、增加了积温,又提高了降水利用率、作业质量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因而获取了比人畜力作业更符合生物技术要求的增产量。2015年,全县玉米、马铃薯和荞麦推广上述三大主体技术措施面积分别为0.552万、1.680万、1.870万hm2,分别增产594 170、5 721 660、593 540 t,按市场中准价计算(下同),增加粮食产量效益7 011.85万元;天然草场松土补播改良机械化补播改良面积4万hm2,产草量增加38 940 t/hm2,经济效益1 168.2万元[4];机械平茬复壮更新柠条4万hm2,可获取柠条粗粉、细粉等粗饲料15万t,直接经济效益3 800万元,增加产量效益合计11 980.05万元。

2.2 节约劳动力数

据统计资料显示,2015年全县三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分别为1.20万、2.00万、2.67万hm2,牧草播种面积2万 hm2,油料、瓜果蔬菜等1.80万hm2,天然草场补播改良面积4.00万 hm2,柠条种植面积2.33万hm2。按种植业机械化水平评价二级指标参照值农业人均播种面积1.2 hm2计算[5],需投入劳动力13.333万个,即使乡村从业人员全部投入种植业,尚缺口劳动力 68 026个,可作为机械化投入节约的劳动力数。

2.3 增加产值效益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当地养殖副业等项目,这里只提种植业显然对农机化的应用范围概括不全面,由于参与其他项目的作用难以计算,因此其效益忽略不计。

虽然农业机械化的投入能节约大量劳动力从事第二、三产业和农业内部的养殖和多种经营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但也离不开相关部门的组织与物化劳动的投入、相关的投资等作用。如以20%~40%[6]的下限20%作为机械化投入节约劳动力计算从事其他产业增加的产值,则2015年增加产值效益为:

E=(20%×2015年地方劳均产值)×节约劳动力数+增加的产量效益

=20%×41 725元×68 026个+11 980.05万元

=56 768.9万元

3 农业机械化的社会效益

3.1 主要农作物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A)

主要农作物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A)的计算公式如下:

A=0.4A1+0.3A2+0.3A3

式中,A1—耕整地机械化程度(%);A2—播栽机械化程度(%);A3—收获机械化程度(%)。

经查证,2015年全县主要农作物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69.32%,还处于农机化发展的中级阶段[7]。

3.2 受专业培训农机人员的比重(B3)

受专业培训农机人员的比重(B3)的计算公式如下:

B3(%)=Lpx/Lnj×100

式中,Lpx—乡村农机人员中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数(人);Lnj—乡村农机人员总数(人)。

经计算,B3=95.6%。说明全县乡村农机人员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比重较高,特別是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农机专业户的生产人员受训的频率较高,学习的内容不仅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而且还学习掌握了农机安全操作规程、农机作业技术规范、农机服务产品的营销策略等,并长期坚持“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方式,请专家授课、送技术骨干参加培训,每人至少掌握了2~3门新技术,在农机化生产中按规程或规范进行服务,努力使技术服务不变形、不走样,成为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因而涌现出一批农机化服务产品的经纪人和职业农民,并使自己的服务实现了“服务家门、走出县门、跨出省门”的跨越式发展。

3.3 农业机械化综合保障能力(B)

农业机械化综合保障能力(B)的计算公式如下:

B=0.3×(B1/B1C+B2/B2C)×100+0.4B3

式中,B1—农业劳均农机原值,3 683.3元/人;B2—单位播种面积农机动力,4.29 kW/hm2;B3—受专业培训农机人员的比重,95.6%;B1C—农业劳均原值参照值,3 500元/人;B2C—单位面积农机动力参照值,7 kW/hm2。

经计算,B=0.3×(3 683.3元/3 500元+4.29 kW/hm2/7 kW/hm2)×100+0.4×95.6%=88.2%。这说明现有的农业机械对目前的农业生产有较高的保障能力。

4 结语

农业机械化使经济上实现了56 768.9万元的产值收入,通过加大培训力度使受教育的职业农民不断增加,农业机械化综合保障能力达到88.2%,对现有的农业生产项目具有较高的保障能力。

5 参考文献

[1] 马建军.玉米深松全层施肥免耕精量播种技术的效应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6(15):18.

[2] 刘万锋.马铃薯机械铺膜栽培效益分析及配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4):92-93.

[3] 陶维华.荞麦免耕播种机械化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J].农机科技推广,2014(3):25-26.

[4] 孙磊,陶维华.天然草场松土补播改良机械化作业技术及效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8):309-310.

[5] 胡乂心.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农机具配备方案[J].现代农业科技,2016(15):182.

[6] 余友泰.农业机械化工程[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

[7] 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 第1部分:种植业:NY/T 1408.1-2007[S/OL].(2007-06-14)[2016-08-27].http://www.512bz.com/biaozhun/32757.html.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化效益现状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梨树县发展农业机械化凸显成效
XYZ上市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对策分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