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30日濮阳市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2017-03-06 04:41王聪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21期
关键词:濮阳濮阳市对流

王聪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多普勒雷达、卫星云图等对濮阳市2015年8月30日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30日8:00濮阳站存在超低温,高层西风强、顺滚流明显,湿度趋饱和,积累了不稳定能量,东北风与东南风呈显著汇合之势,14:00的地面温度超过30 ℃,低层暖湿呈现逐渐变强趋势,高层呈现愈加干冷趋势,地面辐合呈增强之势,为濮阳市地区午后发生强对流天气提供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分析;环流形势;河南濮阳;2015年8月30日

中图分类号 P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231-01

作为具有重大杀伤性的灾害性天气,强对流天气指的是发生在对流云系或单体对流云块中,在气象上属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常伴有强烈对流性灾害天气,如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局部强降雨等[1]。强对流天气具有空间尺度小、生命史短、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特点,一般在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强对流天气一旦发生,将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为此,笔者分析了濮阳市2015年8月30日强对流天气过程,旨在为今后对此类天气的预报提供参考。

1 强对流天气概况

2015年8月30日14:00濮阳市各地区遭遇罕见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局部地区还下起了冰雹,市内街道严重积水,濮阳华龙区、经开区、濮阳县部分乡镇降水量均在50 mm以上,对当地人们正常出行、生产生活等造成很大影响。

2 环流形势分析

30日8:00,500 hPa高空,河南省东北方向有冷涡出现,而且低涡呈现稳定维持的状态,后部横槽因为低涡呈现向南延伸的趋势而南下,由于河南省正好处在横槽底部的位置,槽后冷空气强度一度达到-14 ℃;925 hPa的濮阳站为21 ℃,河南省中部及北部地区为暖区;850 hPa濮阳站为14 ℃,同29日8:00相比较,湿度增加。30日14:00河南省处在低压顶部,濮阳站露点温度为21 ℃,同29日14:00 相比湿度略增大;分析地面形势可知,东北风与东南风呈汇合趋势,且表现显著,14:00的地面温度超过30 ℃,低层暖湿呈现逐渐变强趋势,高层呈现愈加干冷趋势,地面辐合呈增强之势,因此表明强对流天气在濮阳市午后发生的条件非常有利[2]。

3 物理量场分析

30日8:00,濮阳站SI指数为-4.14 ℃、K指数为35 ℃、CAPE值为1 663.5 J/kg,呈喇叭口状,且上干下湿。这些数据显示30日濮阳站对流旺盛,有可能会发生雷暴活动。濮阳站200 hPa西北风风速达到20 m/s,对流500 hPa以下假相当位温及饱和位温左倾大于135 ℃。这些说明濮阳地区的热力条件极其不稳定,风的垂直分布为顺滚流的结构,为强对流降水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条件。30日8:00河南省对流层上层以超低温状态维持着,濮阳市超低温比较深厚,对流层的中层具有多层弯折,水汽呈“蜂腰”状,风的垂直分布呈现顺滚流的结构。在14:00—15:00濮阳地区发生雷电大风、强降水及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后,不稳定能量释放,但依然很强。20:00濮阳对流层顶仍有超低温,不稳定结构特征更显著,600 hPa具有暖层云,400 hPa具有2层冷层云,而且冷层云处在暖层云的上部,呈现顺滚流的结构,说明当时存在雷暴天气现象,同时具有不稳定的能量在释放[3]。

4 雷达回波分析

濮阳市8月30日的强对流天气过程是一次显著的飑线弓形回波,由北边逐渐向南转移,由许多雷暴单体构成,同时在向南移动中还存在新的雷暴单体出现,单体最大反射率达65 dBZ,表明短期内强对流天气将会在此区域出现。30日濮阳站有顶高为15 km的最大回波(65 dBZ)在对流单体中显示;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也在逐渐升高,濮阳地区对流单体中达70 kg/m2。30日14:00濮阳上空有中层风速辐合存在,表明濮阳地区会出现雷电、冰雹、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5 卫星云图分析

30日下午中尺度对流云团MCC呈逐渐移动之势,方向为从北向南,移动前侧的温度比较低(216 K),而且温度的梯度大,特别容易出现对流天气。该云团前侧有白亮的泡状结构,濮阳上空最大反照率为59%,运动方向后侧为呈羽状的云砧,前侧边界比较光滑。通过参考卫星云图的特征,并进行综合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即云内对流旺盛、云顶温度高,表明在未来短时间内将会出现雷电、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4]。濮阳站点会出现雷暴大风天气,最大值为26.9 m/s。

6 结论

通过分析可知,濮阳市2015年8月30日强对流天气发生过程中,河南省比较靠近东北冷涡后部横槽加强南下的位置,加上地面暖湿增加、高空愈发干冷,地面汇合线更加明显等現象特点,均可以说明此次对流愈加旺盛。30日8:00濮阳站存在超低温,高层西风强、顺滚流明显,湿度趋饱和,积累了不稳定能量,东北风与东南风呈显著汇合之势,14:00的地面温度超过30 ℃,低层暖湿呈现逐渐变强趋势,高层呈现愈加干冷趋势,地面辐合呈增强之势,因此表明强对流天气在濮阳市午后发生的条件非常有利[5]。飑线雷达回波的弓形回波结构特征非常显著,中气旋、中层径向辐合、风暴顶强辐散,除以上超级单体特征外,还有顶高为15 km的最大回波(65 dBZ)在对流单体中显示。30日14:00濮阳上空有中层风速辐合存在,有利于强降水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卫星云图上显示,大范围中尺度对流云团运动方向前侧边界比较光滑,温度梯度大,运动方向后侧为明显呈羽状的云砧,还可见光云图上暗影纹理明显、对流泡结构突出等特点,这些均表明濮阳市将会出现伴有雷暴和短时强降水、冰雹的大范围强对流天气、飑线[6]。

7 参考文献

[1] 苏爱芳,谷秀杰,吴蓁.河南省风雹类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云型及结构特征[C]//S1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沈阳:中国气象学会,2012.

[2] 周丹丹,魏鸣.2015年8月30日河南省中部地区一次飑线过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0):214-218.

[3] 苏爱芳,孙景兰,谷秀杰,等.河南省对流性暴雨云系特征与概念模型[J].应用气象学报,2013(2):219-229.

[4] 牛淑贞,张一平,梁俊平,等.郑州市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的环境条件和中尺度特征对比[J].暴雨灾害,2016(2):138-147.

[5] 王金兰,陈红霞,段中夏,等.河南省一次致灾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4(3):14-20.

[6] 赵培娟,吴蓁,郑世林,等.河南省强对流天气诊断分析预报系统[J].气象,2010(2):33-38.

猜你喜欢
濮阳濮阳市对流
濮阳市委审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
发现自然之美
JG/T221—2016铜管对流散热器
平板电视电源热设计研究
张姓祖根在濮阳
濮阳市重要历史文化遗迹探析
河南:濮阳市食药局在全省率先启动“明厨亮灶”工程
濮阳市林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濮阳市直单位档案人员情况调查与思考
巧化糖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