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行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优势与预后情况探究

2017-03-07 09:00黄建睿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3期
关键词:引流术血肿微创

黄建睿

(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山东 济南 250031)

高血压性脑出血行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优势与预后情况探究

黄建睿

(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山东 济南 250031)

目的探究微创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 将2014年8月~2017年2月我院经诊断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需外科干预的患者80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为两组,即参照组(行常规治疗)与试验组(行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治疗后统计对比两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参照组75%,预后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不仅能提高疗效,还可改善预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脑出血;高血压;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常规治疗

近些年来,高血压脑出血的患病率逐年递增,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极为必要。现就我院在2014年8月~2017年2月收住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次采取常规治疗、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效果展开探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所选80例患者均明确为高血压脑出血,纳入时间在2014年8月~2017年2月,平均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两组临床基础资料(年龄、性别与出血部位)经统计学分析后差异不明显,满足本次研究要求(P>0.05)。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的开颅手术治疗,治疗内容有:对幕上脑出血治疗时可在显微镜的辅助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避开关键功能区域以及血管区域选取切口,一般选取接近于头皮部位,行马蹄形切口,顺着脑回方将皮质切开,至血肿部位,利用显微镜清除血肿,行有效止血措施,将引流管放置同时将颅腔关闭。对于术后严重脑肿胀患者可实施去骨瓣减压术。

试验组:采取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手术方式为:依照患者血肿的部位选取侧卧位或者仰卧位,局麻穿刺点,在CT扫描的作用下有效定位,明确穿刺方向、平面与穿刺针方向,应用电钻驱动穿刺针将患者颅骨以及硬脑膜后钻穿,选用12号硅胶引流管,逐渐推入到血肿的表层,将导芯拔出,对血肿缓慢抽吸同时应用肝素生理盐水对血肿处行多次冲洗,清除血肿后,将穿刺管拔出,依次缝合并包扎。

1.3 疗效评价

评价指标:参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1]评价患者治疗的效果,其中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00%~91%;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0%~46%;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5%~18%;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低于18%。

观察指标:对两组预后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参照ADL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价患者的预后,完全恢复:1级;可独立生活或部分恢复:2级;需要帮助,在拐杖辅助下可行走:3级;卧床但意识保持:4级;植物生存:5级。预后良好:一级至三级;预后不良:四级至五级。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将整理好的数据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 20.0数据包中展开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通过率(n,%)表示,组间差应用x2检验;计量资料则通过(±s)表示,组间差异经t值检验,各组间数据对比后获得的P<0.05时,表明统计学意义成立;若P≥0.05,则提示本次研究获得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与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情况分析

参照组治愈18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试验组24例治愈,8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7.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745,P=0.0122)。

2.2 两组预后情况分析

参照组预后不良7例(17.5%),预后良好33例(82.5%);试验组1例(2.5%)预后不良,39例(97.5%)预后良好。两组预后不良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000,P=0.0253)。

3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因脑血管破裂促使血液进入至脑实质进而诱发的自发性出血反应。高血压脑出血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长期高血压促使位于基底神经节部位的脑小动脉产生微动脉瘤,在血压升高后,其便会突发破裂进而导致脑出血;其二、脑动脉管壁中层膜与外膜结构过于薄弱[2],易破裂造成脑出血;其三、高血压促使脑部小动脉痉挛,导致原端脑组织因缺氧坏死,形成点状出血与脑水肿。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属于新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式,其可使患者脑血肿得到尽快消除,张国良,赵宝帅,梁春凯等[3]研究指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用时短,术中出血量少,不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此外,还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本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7.5%,预后良好97.5%明显优于参照组的75%、82.5%,P<0.05,提示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

除术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建议大力推广。

[1]杨 军,聂晓枫.早期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4,35(10):1635-1638.

[2]唐海川,徐志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4,23(3):503-505.

[3]张国良,赵宝帅,梁春凯,等.罗格列酮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2016,27(19):3154-3156.

R651.1

B

ISSN.2095-8242.2017.053.10359.02

本文编辑:吴 卫

猜你喜欢
引流术血肿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